天神之眼再升级,首批开通ETC通行,比亚迪稳居第一梯队!

最近刷短视频,刷到比亚迪发的「ETC通行」功能演示,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三遍——这可不是啥噱头,天神之眼B的智驾能力真又往上蹦了一截。以前总觉得高速过ETC是智驾的「老大难」,现在看比亚迪把这坎儿给迈过去了。

高速口过ETC这事儿,看着简单,实际难着呢。你想啊,收费站前后那段路没划线,车跟蚂蚁似的挤一块儿,系统得自己找ETC车道,还得跟前前后后的车「斗智斗勇」,别跟人蹭了,最后还得卡准抬杆时机过去——这哪是机器干的事儿?我上周刚碰到一次,导航喊着「前方ETC请通行」,结果车到了跟前,系统跟卡壳似的,非让我手动接管。我左手握方向盘,右手捏着档把,后车还按喇叭催,那叫一个尴尬。

现在天神之眼B能搞定这事儿了。视频里演的那场景特实在:车开到收费站前,系统自己减速,左右瞅瞅旁边车道有没有加塞的,挑了个空当儿钻进去,到了ETC闸机前,识别杆「唰」地就抬起来了,全程不用我这种老司机动手。就跟我去年跑长途,遇到个特别顺的司机,过收费站跟玩似的,车都没顿,比我开得还溜。

天神之眼再升级,首批开通ETC通行,比亚迪稳居第一梯队!-有驾

这一弄,从城里开高速,智驾全程不断档,跟老司机开车似的,顺溜得很。为啥这功能这么关键?就说智驾最让人头疼的是啥?断档啊!以前过收费站,系统「啪」一下把控制权塞你手里,你正听着导航说「前方ETC请通行」呢,突然得自己打方向、踩刹车,体验直接掉一半。现在好了,ETC能自动过,从家到公司,从高速口到地库,智驾跟接力赛似的,一棒接一棒,中间没停顿,这才叫真正的智能驾驶嘛。

比亚迪能整出这功能,不是靠吹的,人家有三板斧。第一,数据多得离谱。现在天神之眼装车的都超百万辆了,路上跑的这些车,天天上传数据,就跟给系统请了个超级家教,啥路况没教过?早高峰的堵车、高速口的急刹、雨天路滑的打滑,这些情况全喂给系统,它越学越精。我有个在比亚迪工作的同学说,他们后台每天要处理的数据能装满几个硬盘,系统就像天天在「刷题」,题刷多了自然就会了。

天神之眼再升级,首批开通ETC通行,比亚迪稳居第一梯队!-有驾

第二,研发团队实在给力。光智驾工程师就有五千多号人,硬件软件自己都能搞,不像有些厂家,核心部件得靠别人,卡脖子风险大。就说这ETC识别,得靠摄像头和算法配合,比亚迪自己能调参数、改硬件,优化起来比外包快多了。我朋友是做汽车电子的,他说:「比亚迪这产业链整合能力,能把芯片、摄像头、算法全攥在自己手里,迭代速度能不快吗?」

第三,生产制造体系硬核。比亚迪自己能造电池、电机、电控,上下游全串起来了,新技术落地快,别人学都学不来。上次听业内人说,比亚迪的智驾系统更新,从研发到上车最快俩月,别的厂没个半年下不来,这就是产业链的优势。就像盖房子,自己有砖厂、水泥厂、装修队,盖楼能不快吗?

天神之眼再升级,首批开通ETC通行,比亚迪稳居第一梯队!-有驾

这功能7月初就能通过OTA先上腾势Z9GT和Z9,之后慢慢覆盖更多车型。我那朋友刚订了Z9GT,听说这事儿直拍大腿:「哎,早知道等这功能了,以后跑长途过收费站不用再提心吊胆。」估计以后还能全国大部分收费站的ETC都搞定,到时候开车更省心——高速跑长途,再也不用为过收费站提心吊胆,困了累了还能眯一会儿(当然安全第一,咱可别真眯)。

说实在的,智能驾驶这事儿,现在好多厂家都在喊,但真能把细节做扎实的不多。有的车宣传「高速NOA」,结果一到收费站就罢工;有的车说「自动变道」,结果变一半儿又得司机接手。比亚迪这次ETC通行,算是给行业做了个榜样——不是光吹能跑多快、多智能,而是把用户日常用的痛点一个个解决掉。从城里的堵车路段,到高速的收费站,再到地库的窄车位,这些「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了,智驾才算真正能用、好用。

天神之眼再升级,首批开通ETC通行,比亚迪稳居第一梯队!-有驾

我之前还担心,智能驾驶会不会一直停在「实验室阶段」,现在看比亚迪这节奏,真是「迭代比翻书还快」。数据越攒越多,工程师越调越精,产业链越协同越顺,以后的智驾说不定比咱们自己开车还靠谱。就像我爸说的:「看事儿得看实在的,能把眼前问题一个个解决,才是真本事。」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