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系大降价,多款车降幅达五六万,燃油车还怎么活?

“疯了,比亚迪连自己都捅!”!

2025年的汽车市场,比亚迪用一场“618降价风暴”再次刷新了行业认知,全系车型直降3万,叠加国补、置换补贴后,综合优惠高达5-8万。尤其是比亚迪海鸥这样的A00级纯电车,起售价直接杀到5.68万(限时一口价活动),而2025款智驾版车型也以6.98万起的价格横扫市场。这种“掀桌子”式的降价,让合资燃油车和新能源竞品集体沉默:“这价格,连成本都覆盖不了吧?”。

但比亚迪敢这么玩,靠的是“规模化+垂直整合”的绝对成本优势。

从电池、电机到智驾系统,比亚迪几乎掌控了全产业链,甚至要求供应商降价10%以压缩成本。这种“成本控制内功”,让比亚迪能在价格战中游刃有余。

而降价的核心目的,正是加速淘汰非智驾车型,推动智能化技术下沉。

在比亚迪的降价矩阵中,海鸥堪称现象级产品。

比亚迪全系大降价,多款车降幅达五六万,燃油车还怎么活?-有驾

这款A00级小车上市仅16个月,销量突破50万辆,而2025款升级后更是“加量还降价”——标配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手机NFC钥匙、前排60W快充接口,自由版以上车型还新增座椅加热和主驾电动调节。

更关键的是,e平台3.0技术+刀片电池的组合,让海鸥的续航达成率远超同级,城市工况续航甚至能超官方标称的109.3%。

降价后的海鸥有多狠?

非智驾版限时一口价5.68万起,比2024款直降1.3万;智驾版仅需6.98万,价格比五菱宏光MINI EV高配版还低,却多出智能驾驶、快充、长续航等“降维打击”配置。

难怪网友调侃:“以前买老头乐是为了省钱,现在买海鸥是为了享受科技平权。”

当然,这次降价绝非“清库存”的短期行为,而是比亚迪“电比油低”战略的延续。

比亚迪全系大降价,多款车降幅达五六万,燃油车还怎么活?-有驾

从2025年初的秦PLUS EV直降1万,到618全系车型“无差别攻击”,比亚迪的目标很明确:用插混和纯电车型的价格优势,彻底终结燃油车时代。

以宋Pro DM-i为例,降价后9.98万起的插混SUV,油耗仅3.9L/100km,续航超1500km,直接让同价位的哈弗H6、长安CS75等燃油车失去竞争力。

更可怕的是,比亚迪的降价同步拉高了行业门槛。长安深蓝、吉利银河等品牌被迫跟进,而合资车企的燃油车若维持12万以上的定价,只会被消费者贴上“智商税”标签。

然而比亚迪亮牌了,消费者却产生焦虑:现在不买,明年更亏?

面对比亚迪的“疯狂让利”,消费者一边狂喜,一边纠结:“现在抄底,还是等下一波降价?”。

比亚迪全系大降价,多款车降幅达五六万,燃油车还怎么活?-有驾

从历史数据看,比亚迪的降价往往伴随技术迭代,例如2025款海鸥智驾版普及天神之眼C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和智能泊车,而老款车型则通过降价加速退出。这意味着,当前的超低价可能是“末班车”。

但另一方面,汽车作为消费品,“早买早享受”的定律依然成立。

以海鸥为例,降价后每月用车成本仅百元,而同级燃油车每月油费至少500元。按5年使用周期计算,差价足以覆盖购车成本。

比亚迪全系大降价,多款车降幅达五六万,燃油车还怎么活?-有驾

这场618降价风暴,本质是比亚迪对燃油车体系的“最后一击”。当海鸥这样的智能纯电车杀入5万区间,当插混SUV的油耗降至3L时代,燃油车的“性价比护城河”已彻底崩塌。而消费者将成为最大赢家——用买菜车的预算,开上带智驾的科技产品。

如果你还在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不妨记住九边的一句话:“时代的红利,从来只属于敢吃螃蟹的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