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直播首测!全新高山凭何成顶流家庭出行新标杆
当车企大佬坐进第三排会发生什么?
5月4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带着一场「不务正业」的直播冲上热搜。没有西装革履的产品宣讲,没有精心编排的营销话术,这位车企掌门人钻进自家新车第三排,在保定郊外的盘山公路上实测座椅舒适度。这场看似随性的露营直播,却让魏牌全新高山硬核出圈——原来家庭出行还能这么玩!
一、安全执念:把试验场当游乐场的底气
直播开场的高环赛道测试直接把氛围拉满:全新高山以150km/h疾驰,车身稳得像磁铁吸在路面上。这不是炫技,而是魏建军对安全的「死磕」哲学。
在长城徐水试验场,藏着价值1亿元的「神秘天团」——碰撞假人团队。最贵的假人身价超千万,内置200多个传感器,连肋骨断裂都能精准监测。这些「金贵」的试验员每天要经历上百次碰撞,只为验证一个细节:当真实事故发生时,三排座椅的儿童会不会比前排更安全?
这种较真精神直接体现在产品上:全新高山车身高强钢占比超81%,A柱强度堪比潜艇耐压壳体;3387mm超长侧气帘能在6秒内维持保压,比普通气帘多守护家人2秒逃生时间。魏建军在直播中撂下狠话:「安全不是顶配专属,是造车的道德底线。」
二、智能驾驶:老司机藏在算法里的温柔
从保定城区到太行山,魏建军选的自驾路线堪称「地狱难度」:厂区无图道路像迷宫,乡村小道随时窜出家禽,盘山公路的胳膊肘弯让人手心冒汗。但全新高山的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愣是把惊险之旅变成「自动驾驶教学局」。
27个高精度传感器组成「电子保镖团」,能同时追踪32个移动目标。最让人惊艳的是跟车逻辑:前车急刹时系统不是机械制动,而是像老司机般预判性降速,避免后排孩子碰洒饮料。这种「防晕车算法」,藏着工程师对家庭场景的深度洞察。
截至4月,长城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超1.3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25圈。98.1%的行车辅助渗透率背后,是每年10亿真金白银的技术投入。当同行都在狂卷无人驾驶时,长城选择更务实的路线——不做替代人类的方向盘,只做守护家庭的隐形安全员。
三、空间革命:第三排不再是「惩罚席」
直播中最具冲击力的画面,是身高1米8的魏建军蜷在第三排淡定喝咖啡。传统MPV的「小板凳诅咒」被彻底打破:二三排座椅能在1.8米轨道上自由组合,妈妈陪娃坐后排也能伸直大长腿。
设计师的巧思藏在细节里:
双层踏板+长扶手:老人上下车像走自家楼梯
零重力座椅实体键上移:孕妇无需弯腰就能调节靠背
紫外线杀菌系统:宝宝打翻牛奶也能秒变「无菌舱」
当7.1.4全景声音响播放动画片主题曲时,第三排瞬间化身移动影院。魏建军现场演示「空间魔法」:放倒座椅秒变2米大床,12.5L车载冰箱装满水果酸奶,全家人的露营装备通通塞进后备箱。这不是车,简直是装着轮胎的智能家居。
四、混动较真:打死不做「电动刺客」
盘山公路上的性能秀,让直播间瞬间沸腾。全新高山搭载的Hi4性能版混动,用644Nm扭矩征服45度陡坡,加速表现堪比性能车。但真正让技术控嗨爆的,是长城对增程路线的公开diss。
「别被续航焦虑PUA了!」魏建军在直播中算起明白账:高速场景比增程车省油1L/百公里,五年能省出三亚全家游。混联四驱+4挡变速的黑科技,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区间。用他的话说:「把内燃机逼到墙角发电?这是对机械美学的侮辱!」
五、重新定义:家庭出行不该是「将就艺术」
预售32.98万起的定价策略,藏着长城对中产家庭的深刻理解——不要伪豪华的镀铬装饰,不要华而不实的航空座椅,真正的好车应该像智能手机般「无感融入生活」。
从紫外线杀菌到离车保温,从零甲醛认证到碰撞预警,每个功能都在回答现代家庭的灵魂拷问:
孩子过敏体质能不能坐新车?
老人晕车怎么办?
长途自驾如何保持生活品质?
这场直播最颠覆认知的,不是某个具体配置,而是一种产品思维的重构。当车企不再堆砌参数,转而关注「妈妈会不会腰痛」「孩子能不能安睡」,家庭出行才能真正告别将就,进化成充满温度的生活方式。
结语:
看着魏建军在第三排和孩子击掌的画面,突然读懂了这个47年老牌车企的转型逻辑——比造车更重要的是造「安全感」,比智能更重要的是「人性温度」。5月13日上市的全新高山,或许正在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家庭用车从「功能满足」跃升为「情感容器」。你说这样的车,值不值得成为顶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