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正在汽车圈里发生,尤其是在那些喜欢自驾远行、探索未知的朋友们中间。
大家在讨论一台硬派越野车的时候,嘴里念叨的词儿变了。
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听起来特别硬核的机械参数,比如悬架行程有多长、有没有“三把锁”、分动箱的扭矩能放大多少倍。
仿佛一辆车要是不能在极限的越野场地里把车轮拧到天上,就称不上一台合格的越野车。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把车开上川藏线、新藏线,跑过几百上千公里的非铺装路面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漫长的旅途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现实的考验远比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要来得朴素和直接。
在广袤的西部高原,你很少会遇到需要车辆做出极限扭曲姿态的交叉轴,取而代之的是望不到头的搓板路、砂石路和连续起伏的土路。
这时候,你最担心的不再是车子的脱困能力够不够强,而是另外一些更实际的问题:这车的底盘能不能扛住长时间的高强度颠簸?
发动机到了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会不会没劲儿,也就是俗称的“高反”?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下一个加油站到底还有多远?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连续开上几个小时,自己的身体会不会先被颠散架了?
这种观念的转变,让很多人在选车时开始重新思考。
就像一些曾经被奉为“神车”的进口品牌,比如路虎卫士,虽然它动力强劲,外观也足够吸引人,但它在可靠性方面的口碑却让许多打算长途穿越的人望而却步。
大家渐渐明白,一台只能在城市里作为漂亮装饰品,或者偶尔去越野公园里“撒欢”的车,并不能算是一台合格的“远征”伙伴。
真正的远征伙伴,需要的是像老黄牛一样的可靠耐用,要有足够长的续航来消除焦虑,还要有充沛的动力来应对高原稀薄的空气,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提供一个舒适的驾乘环境,那简直就是完美的选择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自主品牌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这一变化,纷纷发力,推出了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
它们不再盲目地堆砌那些极限参数,而是开始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用全新的技术思路来解决长途穿越的痛点。
奇瑞集团旗下的全新序列推出的纵横G700,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台车最核心、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套被称为“CDM-O”的混合动力系统。
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好理解。
简单来说,这台车的前后轮动力是分开的,车头部分有发动机和主驱动电机,负责驱动前轮;车尾则由一个大功率电机直接驱动后轮。
你会发现,传统越野车那根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又粗又重的传动轴不见了。
前后轮之间没有硬性的机械连接,而是通过电信号来协同工作,这就形成了一套“电四驱”系统。
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首先,驾驶感受完全不同了。
由于没有了传统的变速箱,它的动力输出非常平顺、直接,开起来的感觉更像一台高性能的电动车。
尤其是在需要持续攀爬大长坡的时候,这种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驾驶者不再需要担心挡位是否合适,也不用忍受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的嘶吼,只需要控制好右脚的力度,动力就会像流水一样绵密而持续地输出,整个过程安静又从容。
即便是在陡坡上停下再起步,也和在平地上一样轻松自如,这大大降低了在复杂路况下的驾驶难度。
其次,也是对长途穿越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取消了传动轴,为车辆底盘中部腾出了宝贵的空间,这里可以布置一块容量非常大的电池。
这块大电池就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级能量库”。
在高原地区,它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我们知道,普通的燃油发动机在海拔高、空气稀薄的地方,动力会明显下降。
但是,电动机完全不受海拔影响,动力表现始终如一。
有了大电池,发动机在大部分时间里就可以扮演一个“发电机”的角色,在一个最高效的转速区间内安稳地工作,为电池充电,而不是费力地直接驱动车轮。
这样做不仅让动力系统运行得更轻松、更可靠,也极大地提升了燃油效率,从而带来了超长的续航里程。
根据推测,纵横G700的综合续航能力很可能轻松超过1000公里,这足以让驾驶者在西部大部分地区都能从容地规划路线,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当然,肯定会有人对这种“电四驱”提出疑问:前后轮没有机械连接,完全靠电来控制,它的四驱能力到底可不可靠?
理论上,它的前后轴动力确实是无法进行扭矩分配的,后轮的动力上限就是后电机的功率,前轴即便有再大的富余功率也传递不过去。
不过,在实际的体验中,这种理论上的局限几乎感觉不到。
在一段布满了深坑和交叉轴的极限路况测试中,纵横G700即便在不开启前后差速锁的情况下,依靠精准的电子限滑系统,依然能够顺利通过。
而一旦锁上差速锁,通过这些高难度障碍更是轻而易举。
这说明,对于绝大多数越野场景而言,这套系统的能力是绰绰有余的。
很多时候,车辆的极限远比驾驶者的技术极限要高。
除了强大的动力和续航,纵横G700在舒适性上的表现同样令人惊喜。
它配备了空气弹簧和CDC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并且针对中国的非铺装路面进行了专门的优化调校。
当车辆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在砂石路上飞驰时,车内乘客感受到的颠簸被过滤得非常彻底,感觉就像行驶在平整的公路上一样。
对于长途穿越来说,这种舒适性至关重要。
毕竟,如果一段几百公里的烂路就把人颠得筋疲力尽,那再美的风景也无心欣赏了。
更让人觉得贴心的是,这台车还集成了一些看似小众但却极其有用的功能。
比如,它原厂就配备了卫星电话,这在进入手机信号盲区的无人地带,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还内置了一套专业的车载供氧系统。
这套系统能够为车内成员提供医用级别的氧气,有效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这些配置说明,厂家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深入思考了在极限环境下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前给出了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纵横G700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越野车制造理念。
它不再执着于纯粹的机械性能比拼,而是通过先进的混动技术,巧妙地解决了长途穿越中可靠性、动力、续航和舒适性这四大核心痛点。
它的预售价格区间在三十多万到四十多万,直接对标市场上最热门的同类车型,比如坦克500的混动版和方程豹豹8。
这预示着,国内高端硬派越野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而这种竞争的最终受益者,无疑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能看到自主品牌造出这样一台真正懂得中国用户需求的远征座驾,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