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

今日重要消息!

新能源车“内卷”到家了,我只想安安静静买辆车!

各位老铁,今天用车社又来给大家“爆料”了!

今天咱们聊的,不是什么新车发布,也不是谁家又降价了十块钱。

这事儿,是实实在在的,能让咱们钱包里的钱,还有心里那点儿买车的小念头,都跟着“烤”得滋滋冒烟!

你说这新能源车,是不是跟打了鸡血似的?

一年到头,新车发布会比咱们家门口小卖部进货的频率还高!

这不,最近又一波“内卷”大戏,直接上演到咱们家门口了,我这儿刚看完,脑瓜子嗡嗡的,得赶紧跟你们唠唠。

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有驾

先不说具体是哪个品牌,哪个车型,先说说这“内卷”的劲儿有多大。

以前吧,你说个续航,大家还能比比谁更长,谁更“实在”。

现在呢?

续航?

那都是基本操作了,谁还拿这个说事儿?

就像你买个手机,人家问你“你这手机能打电话吧?”

这不废话嘛!

现在的续航,动不动就给你来个“破千”,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人家还能说“这是CLTC标准下的破千”,再来个“WLTP标准下也妥妥的”,听得我一愣一愣的,好像这车能飞到外太空去似的。

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有驾

这还不是最绝的。

最绝的是什么?

是价格!

以前买个新能源车,心里想着“哎呀,省油钱,长远来看划算”。

现在呢?

我跟你说,你现在买个新能源车,可能比同级别的燃油车,价格还要“香”!

这可不是我瞎说,我这两天翻了翻各个平台的行情,那真是“卷”出了新高度。

什么“限时优惠”、“补贴到顶”、“官降XX万”,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寻思着,这厂家是不是把“不赚钱”当成了一种“追求”?

这不,我身边有个朋友,本来想等个一年半载的,看看行情再说。

结果呢?

一看这价格,再看看那配置,他跟我说:“哥,我感觉我再等下去,这车我都买不起了!”

你看,这“卷”得,都把消费者给“卷”迷糊了。

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有驾

配置“军备竞赛”,你有的我必须有,我有的你还得加点猛料!

说到配置,那更是“神仙打架”了。

以前你买个车,有个大屏幕,有个倒车影像,就觉得挺“高配”了。

现在呢?

你敢没有个“鸿蒙座舱”?

你敢没有个“AI语音助手”?

你敢没有个“L2+级别的自动驾驶”?

说出去都觉得有点“拿不出手”。

我最近看一款车,人家宣传的是“同级唯一的X功能”。

我一看,嚯,还真挺牛。

结果没过两天,另一款车就出来,“我们不仅有X功能,我们还有“X+1”功能,而且是“独家专利”!”

这节奏,跟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那会儿似的,你出个双摄,我出个三摄,你出个广角,我出个长焦,你出个夜景模式,我出个“AI场景识别”。

现在这汽车界,也玩起了这套“军备竞赛”。

而且,这配置的“内卷”,可不光是堆砌那么简单。

人家还要讲究“体验”。

比如说,这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那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现在人家给你来个“腰部支撑自动调节”,听着就很高大上。

还有这音响系统,以前听个响就行,现在人家给你来个“XX品牌殿堂级音响”,那声场,那细节,简直能让你在车里开一场个人演唱会。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汽车爱好者,平时就爱琢磨这些。

他跟我说,他最近试驾了一款车,人家宣传的那个“空气悬挂”,他研究了半天,发现这套系统,不光是能调节高低,还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甚至还能“预判”颠簸,提前做好准备。

他说:“这简直就是把‘舒适’这两个字,给玩明白了!”

但是,你想想,这么多的配置,这么高的技术,这成本谁来承担?

最后,还是得从咱们消费者身上“卷”回来。

所以说白了,这“内卷”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你感觉“不买就亏了”,让你觉得“这车性价比太高了”,然后你就稀里糊涂地,把车给订了。

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有驾

技术“卷”出新高度,这车,越来越不像“车”了?

除了外观内饰配置,“技术”这块儿,更是“卷”出了新高度。

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说是有个车企,把“固态电池”都给搬出来了,虽然还没量产,但就这“预告”一出来,整个行业都跟着“抖三抖”。

你说,这电池技术,是不是比我当年高考数学题还难懂?

以前我们聊车,就聊发动机、变速器,聊操控、动力。

现在呢?

聊的是“三电系统”,聊的是“电子电气架构”,聊的是“域控制器”。

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听着就跟科幻电影里的东西似的。

就拿这“自动驾驶”来说吧,以前我们觉得能有个定速巡航就不错了。

现在呢?

L2、L2+、L3,甚至L4的宣传都满天飞。

我有时候坐车里,看着这车自己打灯、变道、超车,心里也挺佩服的。

但同时,我也会有点儿小忐忑,万一这车“犯迷糊”了呢?

这责任,又该怎么算?

我有个老朋友,他是个老司机,开了三十多年的燃油车。

他跟我说,他最近试驾了一款新能源车,那加速感,让他觉得“有点吓人”。

他说:“这车,轻踩一下就窜出去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有点适应不过来。”

我问他,那你觉得这车怎么样?

他说:“车是好车,就是感觉,这车太‘聪明’了,聪明得我都有点儿‘多余’了。”

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有驾

你看,这技术“卷”得,有时候也让人有点儿“焦虑”。

我们买车,是为了出行方便,是为了享受驾驶的乐趣,是为了带着家人去看看远方的风景。

但是,当车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独立”,我们是不是也该思考一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消费者“被卷”入局,我的钱包,我的选择,真的还属于我吗?

这轮“内卷”,最直接的感受者,当然是我们消费者。

一方面,我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低价高配”。

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高科技,现在可能花个十几二十万就能体验到。

这简直是“薅羊毛”的好时机,对不对?

我身边有个小姑娘,她之前一直开着一辆老款的小车,空间小,配置低。

最近她看上了一款新款新能源SUV,价格比她之前想象的还要低,配置更是“高到离谱”。

她跟我说:“我感觉我买的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我买的是一个‘智能生活空间’!”

你看,这“卷”出来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了出行需求,更是满足了我们对于“新生活方式”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听到不少声音。

有人说,“这车价格降得太快了,我刚买没多久,就又降了,感觉自己成了‘韭菜’。”

有人说,“这配置更新得太快了,我这车还没开两年,就感觉‘落伍’了。”

还有人说,“这车太‘卷’了,我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到底哪款车才适合我,我都快‘选择困难症’了。”

惊呆!新能源车价格配置技术全面内卷,你还敢轻易出手吗?-有驾

确实,这“内卷”就像一场“价格战”,短期内消费者是受益者,但长期来看,当利润被压到最低,甚至出现亏损,这个行业还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吗?

当技术更新太快,我们手中的车,是不是很快就会贬值?

当汽车越来越智能,我们作为驾驶者的“掌控感”,是不是在渐渐消失?

这事儿,你说有意思吧?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买车这事儿,得看自己。

别管外面怎么“卷”,自己心里那杆秤,才是最重要的。

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