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很多司机朋友的聊天群里和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听起来特别诱人的说法:“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只要车速不超过143公里每小时,就不会被摄像头拍,也不会收到罚单。”这个说法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都信以为真,觉得是找到了交通法规里的一个“隐藏福利”。
抱着这种想法,一些司机在限速120公里的高速路上,开始大胆地把车速踩到140公里以上,心想着只要不超过143这个“神奇数字”就万事大吉。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没过多久,这些司机就陆陆续续收到了交管部门寄来的罚单,每一次超速都被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案,罚款和扣分一个都不少。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所谓的“143公里安全时速”,根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
那么,这个听起来有鼻子有眼的谣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这事儿还得从2022年开始实施的新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说起。
这个新规里有一条人性化的调整,规定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车辆行驶速度超过了规定的最高时速,但没有超过20%,那么这次违法行为将不被记分。
就是这条规定,被一些人给“创造性”地解读了。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以最常见的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时为例,这个限速值的20%就是24公里/小时(计算公式是120乘以20%)。
然后,他们把基础限速120和这个20%的“缓冲值”24加在一起,得出了144公里/小时这个数字。
于是,一个结论就诞生了:只要车速低于144公里/小时,比如开到143,就正好卡在不扣分的范围里,所以也就不会被处罚。
这个说法听起来逻辑很通顺,导致很多人深信不疑。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把“不扣分”和“不处罚”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给混淆了。
交通法规里说不扣分,是一种宽容和教育的体现,考虑到司机可能因为路况不熟或者一时分心,出现了轻微的超速行为,所以免除了记分的处罚。
但这绝对不等于说这种行为是合法的,更不代表不会有其他形式的处罚。
根据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形式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拘留等等。
不扣分,只是免除了其中一项,罚款的处罚依然是存在的。
我们来仔细看看在限速120公里的高速路上,超速处罚的具体标准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的车速超过了120,但在132公里/小时以下,也就是超速幅度不足10%,这种情况通常只会被处以警告,虽然不罚款不扣分,但你的这次轻微违法行为已经被交通管理系统记录下来了。
如果你在短期内频繁出现这种行为,就可能会被要求参加交通安全学习。
如果你的车速超过了132公里/小时,但又没达到144公里/小时,也就是超速在10%以上、20%以下,这就正好落入了谣言所说的那个区间。
根据规定,这种情况确实不扣分,但是,将面临50元到200元不等的罚款。
所以,那些相信了谣言的司机收到的罚单,就是根据这一条开出的。
而一旦你的车速达到了144公里/小时或者更高,也就是超速达到了20%,那就属于比较严重的交通违法了,处罚会立刻升级为罚款200元,并且驾驶证直接记6分。
所以,央视新闻都紧急出来辟谣,强调“时速不超过143公里不处罚”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超速本身就是一种极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危险行为。
除了要正确理解法规之外,关于车速,还有一些知识是每个司机都应该了解的。
比如,你车里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其实并不完全等于车辆的真实行驶速度。
出于安全考虑,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时,通常会把仪表盘显示的车速设置得比实际车速稍微高一点,这个差值大概在每小时2到5公里左右。
这是厂家为了给驾驶员预留出的一个安全冗余,提醒你不要开得太快。
所以,当你看着仪表盘显示130公里/小时的时候,你的实际车速可能只有125公里/小时左右。
但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当你试图卡着143公里/小时这个所谓的“安全线”行驶时,你的真实车速可能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超过了144公里/小时的处罚临界点,再加上现在高速公路上测速设备的精度非常高,误差极小,被抓拍处罚的概率非常大。
有快就有慢,在关注超速问题的同时,新的交通法规也开始向高速公路上的另一种顽疾“龟速行驶”开刀了。
过去,很多人都抱怨,在高速公路最左侧的快车道上,总有一些车开得很慢,严重影响了后方车辆的通行效率,还容易造成追尾事故。
现在,新规明确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将被一次性记3分。
要知道,高速公路的不同车道是有不同速度限制的,通常最左侧车道是小型车快车道,限速在110到120公里/小时;中间车道的限速一般是90到110公里/小时;最右侧车道的限速则更低,在60到90公里/小时。
如果你开着一辆车,在限速120公里的快车道上只开100公里甚至更慢,长期占用车道,不仅是违法行为,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
我们还需要明白,高速公路的限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遇到隧道、桥梁、急转弯、长下坡等特殊路段时,限速值通常会降低。
同样,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为了安全,限速也会动态调整。
比如,当能见度小于200米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限速降至40公里;如果能见度小于50米,那车速就不能超过20公里,并且应该尽快从最近的出口驶离高速公路。
所以,开车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路旁的限速标志牌,那才是你当前应该遵守的最高速度。
总而言之,那些在网络上流传的所谓“开车秘籍”,试图在法律的边缘试探,最终都会在严格的执法和可能发生的惨痛事故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限速标志不是为了罚款而设置的冰冷数字,它是用无数次交通事故的数据和血的教训划定出的生命安全线。
当仪表盘上的速度数字不断攀升时,发生事故的风险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
有研究表明,车辆在时速160公里时发生事故的死亡率,几乎是时速120公里时的四倍。
安全驾驶的核心,从来都不在于如何去钻法规的空子,而在于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规则的遵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