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修理厂的朋友说,有个车主开着 CR-V 去商场,地下车库坡道找车位时,临时停在坡道上,就挂了 P 挡没拉手刹,结果后车没刹住轻轻撞了一下,车主以为没啥事,结果开起来变速箱有异响,去检查发现 P 挡锁止爪断了,光维修就花了 1.8 万。
可能有人觉得,P 挡不就是停车用的吗?
哪需要多此一举拉手刹。
但说实话,P 挡的原理是靠一个 “锁止爪” 卡进变速箱的齿轮里,平地停车时受力小,问题不大,可坡道上不一样,整车重量都压在那小爪子上,受力是平地的 3 倍还多。
朋友说,他们厂每年修的变速箱里,因为坡道只挂 P 挡导致故障的,能占 25%,大多都是图省事的车主。
与此同时,就算没被追尾,长期在坡道只挂 P 挡,锁止爪也会慢慢变形,等你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磨出毛刺,换挡都会有顿挫,到时候修起来还是得花钱。
坡道停车别嫌麻烦,挂 P 挡后顺手拉个手刹,也就一秒钟的事,总比花几万修车强。
我身边有个朋友,开的是 轩逸 CVT,冬天早上上班赶时间,一上车就打火猛踩油门,觉得这样能快点热车。
结果开了 3 年,变速箱油封开始漏油,去 4S 店检查,师傅说就是 冷车猛踩导致的,修了 6000 多块才好。
可能有人不明白,冷车猛踩为啥伤变速箱?
其实不管是 AT 还是 CVT,冷启动时机油都很黏稠,循环速度慢。
就拿 AT 变速箱来说,启动后至少要 30 秒,机油才能把变速箱里的齿轮都润滑到;
CVT 更娇气,循环时间还要长点。
这时候油温大概就 40℃,润滑效率只有正常工作时的 50%,猛踩油门的话,齿轮相当于 “干磨”,时间长了油封、齿轮都容易坏。
小风认为,冬天上车真别急,打火后等半分钟,整理下安全带、调调空调,让机油慢慢循环开,油温上来了再正常开。
别觉得省那几十秒有用,真把变速箱搞坏了,耽误的时间和花的钱,可比那几十秒多得多。
去年夏天,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找我吐槽,他的 凯美瑞混动,有次堵在高架上,D 挡怠速开空调 1 个多小时,后来变速箱突然报警,去检查发现 离合器片磨损严重,换了一套花了 8000 块。
他说平时跑车忙,没在意这些,以为 D 挡怠速没事,结果栽了跟头。
可能有人会问,怠速开空调为啥会伤变速箱?
其实夏季气温高,变速箱本身就容易升温,D 挡怠速时,变速箱处于半联动状态,离合器片一直在摩擦生热,油温会升得更快。
有实测数据显示,夏季 D 挡怠速 1 小时,变速箱油温能从正常的 90℃升到 120℃,这个温度下,油液老化速度会翻倍,长期这样,离合器片、密封圈都容易坏。
引用一份行业报告里的数据,夏季因为怠速导致的变速箱故障,比春秋冬三个季节加起来还高 40%,大多都是像王师傅这样的网约车或出租车,天天在城里堵着。
说实话,堵车时挂 N 挡拉手刹,空调照样能制冷,别让变速箱一直憋着,温度高了就容易出问题,普通车主虽然不像网约车开得多,但也得注意,别长时间 D 挡怠速。
邻居家的 哈弗 H6,是 AT 变速箱,去年他图便宜,在路边店换变速箱油,老板给加了 CVT 的油,结果开了 200 多公里,变速箱开始异响,去 4S 店拆解,发现 齿轮都磨出划痕了,光维修就花了 2.2 万,比换正品油贵了 10 倍还多。
可能有人觉得,变速箱油都差不多,只要加上就行,还能省点钱。
但重点是,不同变速箱的油根本不能混用,AT 油和 CVT 油的黏度、添加剂都不一样,AT 油里有抗磨剂,CVT 油里有保护钢带的成分,混加了就会破坏变速箱内部结构。
而且就算不混用,超期不换也不行,AT 变速箱油一般 8 万公里一换,CVT 6 万公里就得换,超期后油液里的杂质会变多,润滑效果下降,齿轮磨损会加快。
我问过修理厂的师傅,他们统计过,因为超期换油或者用假油、混加油导致的变速箱故障,能占总故障的 30%。
说实话,变速箱油不是越便宜越好,也不能瞎换,每个车型的说明书上都写着指定的油型号,照着换就行,别图那几百块的便宜,最后花几万修车,真的亏大了。
最后总结
以上这四个动作,看着都是平时开车的小习惯,实则每个都在悄悄伤变速箱,修一次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真不划算。
自动挡车是省心,但也得好好爱护,坡道停车拉手刹、冷车别急踩油门、夏季怠速挂 N 挡、按时换对变速箱油,这些都是小事,却能让变速箱用得更久。
你平时开车有没有不小心做过这些操作?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
本文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我们尽量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