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销量上领跑中国汽车市场18年的上汽集团来说,“懂车”似已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懂你”,懂得消费者,说实话却并不容易。作为以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为首的上汽新任领导班子的首次车展亮相,2025上海车展,上汽不仅把“懂车更懂你”的标语贴满了整个上汽展馆,更提出了 “平权驱动进阶 共创美好出行”发展理念,推出 了“Glocal全球视野 本土匠心”的海外战略,主动变革的决心可谓相当的坚决。
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亮相3号馆,重磅展出了包括智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六家整车企业十个品牌的上百辆新车,总展示面积近2万平方米。
具体车型方面,包括“瞬感智能天幕轿车”全新智己L6,荣威明珠概念车, “国民电动家轿”荣威D6,MG Cyberster 2026款, MG首款方盒子车型Cyber X,上汽大众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等十余款新车、概念车精彩亮相,涵盖上汽自主品牌和上汽合资品牌,阵容非常强大。
从自主到合资 上汽集团全面实施品牌焕新战略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如何调整自身的定位,协调和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上汽面前的首要问题。
以荣威和名爵为例,荣威定位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国民车,偏家用,名爵则主打运动时尚,走年轻人路线。智己基于“混改”概念成立定位高端。这么多品牌,如何发展,如何定位,都是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是智己品牌,智己品牌无疑将会成为上汽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官方透露的信息,智己品牌将是上汽向上的践行者,各种创新科技、前沿黑科技,智己品牌都会先行尝试。
本届上海车展,智己汽车正式发布 了“线控数字底盘技术”,这一技术以整车X、Y、Z三向六自由度数字化融合控制为核心,突破传统机械底盘的束缚,带来车辆运动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让近5米长的车身可实现4.69米的极致转弯半径,低速时方向盘小幅转角就能实现大转向,让转弯与泊车更省力;高速时自适应降低转向灵敏度,即便是新手司机,在高速路上开车也不用惊慌。并且,线控底盘技术是向L3、L4高阶智驾进阶的重要技术底座。
据透露,2025年第四季度,搭载前后纯线控转向的第三代技术将在智己全新旗舰车型上首发。届时,智己将成为今年下半年率先实现纯线控转向技术量产上车的品牌。
荣威品牌在新的时代如何发展同样值得关注。本届上海车展,上汽对荣威进行了品牌焕新,叫做“in China for China”,意味着这个品牌将更多的聚焦本土市场。
本届车展上,荣威发布了一款叫做“明珠”的概念车,展现了"自信・优雅" 为核,融入 "大方、进取、从容" 的设计语言。同时,“国民电动家轿”荣威D6 9.98万元上市,搭载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一体式热管理系统零自燃电池,意图以长续航、低能耗、大空间、安全可靠四大特点,成为新时代之下十万元级别国民家轿的新选择。让消费者选购10万元级别家轿时,转向电车。
上汽集团旗下另一个重大品牌MG也确立了China for Globe的战略,定位为年轻人打造的dream car。数据显示,2024年,MG品牌在欧洲销售了24.34万辆,进入了欧洲汽车品牌的前20名。未来,MG品牌将利用先发技术优势,划分全球N个区域,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本届车展上,MG首款方盒子Cyber X全球首发亮相,代表了MG对于新时代的无界探索。
此外,上汽旗下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也进行了品牌焕新的行动。上汽大众确立了技术共创,美美与共的战略。上汽奥迪新品牌 AUDI 首款量产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开启车展首秀,上汽大众则带来了大众品牌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
上汽通用则确立了品牌焕新,技术迭代的理念。在本届车展,上汽通用别克正式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全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新架构具备超强拓展能力,可实现MPV/SUV/轿车3种全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全新能源技术,以及前驱/后驱/四驱3种全驱动方式研发生产。
全球品牌 上汽国际化的进击之路
作为中国汽车出海先行者,上汽早在2001年就实现了乘用车产品出口,是为上汽海外战略1.0阶段;2013年上汽泰国工厂建立,上汽海外战略2.0阶段正式开启,在海外新增了本地化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上汽在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过550万辆,成为“出海最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另外,上汽的出海体系也非常全面,是中国首家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走出去”的汽车企业。
如今,随着上汽海外战略3.0时代的到来,上汽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积极打造本地化体系生态和全球汽车品牌。
从“懂车”到“懂你”,从“平权”到“进阶”,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每一个时代上汽都在不断进化,每一个时代的上汽都在主动变革寻求进步和突破。而一直不变的,是对9400万全球用户的承诺,是作为一个大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