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再发力,北汽享界或成第三家一线豪车品牌

最近车市里有个话题特别热,就是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是不是真有能耐去挑战那些在中国卖了几十年的德国豪华车了。

一说起豪华轿车,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L,这三款车被大家合称为“56E”,可以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也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

它们在中国市场上,那地位稳固得就像是焊在排行榜上了一样,几十年雷打不动。

鸿蒙智行再发力,北汽享界或成第三家一线豪车品牌-有驾

但是现在,一个叫“享界”的新品牌,背后有北汽和华为撑腰,站出来说要跟这三位老大哥掰掰手腕。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去挑战行业里的大老板,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能行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里面的门道,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们得明白享界要挑战的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对手。

宝马、奔驰、奥迪这三家,在中国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上世纪末奥迪A6开始在中国生产,它们就深深地扎下了根。

这么多年下来,它们卖出去的车有多少呢?

根据一些行业数据和历史销量推算,这三款车在中国的总保有量,加起来恐怕已经超过了400万辆,甚至可能接近450万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现在每天在咱们国家的大街小巷跑着的“56E”,比很多欧洲小国家全国的汽车都多。

它们不仅仅是车,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

奥迪A6L,早年间是“官车”的代表,显得沉稳大气;宝马5系,主打驾驶乐趣,是很多年轻精英的选择;奔驰E级,那就更不用说了,豪华舒适的代名词。

就在去年,也就是2023年,这三家加起来一年还能卖掉将近48万辆车,可见其市场号召力有多强。

所以说,享界S9要面对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三款产品,而是一个由几百万用户口碑、密集的销售网络和几十年品牌光环共同构筑起来的坚固堡垒。

那么,面对这么强大的对手,享界S9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它的底气又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一组可能发生在2025年6月份的销售数据。

那个月,奥迪A6L卖了大概一万五千辆,宝马5系和奔驰E级也各自卖了一万两三千辆,都是响当当的万辆俱乐部成员。

鸿蒙智行再发力,北汽享界或成第三家一线豪车品牌-有驾

而享界S9呢,卖了四千一百多辆。

这么一看,好像差距还挺大的。

但关键要看细节。

享界S9的这个销量,让它成了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里的第一名,并且是连续好几个月霸占着40万级别纯电动轿车冠军的宝座。

这就说明问题了,买享界S9的人,不是图便宜,它的平均售价在35万左右,跟宝马5系、奥迪A6L的主力车型在一个价位上,甚至比宝马的平均成交价还要高。

这证明了,在消费者心里,享界S9的产品价值是能够和这些老牌豪强平起平坐的。

再看看个头,享界S9的车长超过了5米1,宽度接近2米,比加长后的“56E”还要大上一圈。

在中国这个“以大为美”的汽车消费市场,更大的尺寸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优势。

所以,虽然总销量暂时落后,但享界S9已经像一把尖刀,成功地插进了德系三强最核心的阵地。

如果说产品本身的尺寸和价格是享界S9的硬实力,那么华为给它带来的智能化体验,就是它真正的“杀手锏”。

这就是华为常说的,要用新的玩法去打败老的玩法。

这背后,有几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是国家大环境,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这就像一阵顺风,推着咱们的自主品牌往前跑。

以前,大家觉得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东西,咱们比不过德国人。

但现在赛道变了,变成了比电池、比电机、比智能系统,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之前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SUV,已经证明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它硬生生地从宝马X5、奔驰GLE这些车型的嘴里抢下了一大块市场。

现在,这个成功的经验要被复制到轿车上。

鸿蒙智行再发力,北汽享界或成第三家一线豪车品牌-有驾

其次,是咱们国家制造业的进步。

生产享界S9的北京密云工厂,是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超级工厂”,用的都是最新的工业4.0技术。

这和德国那几家几十年前建成的老工厂比起来,无论是在生产效率还是在质量控制的精度上,都有了代差优势。

我们现在不仅能造出好车,还能造得比别人更先进、更有效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和团队的决心。

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华为把一位“王牌干将”派到了享界项目。

这个人叫彭磊,之前问界M7、M9这些卖得特别火的爆款车型,都是他一手负责打造的。

把他调过来,就等于给享界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合作方北汽看到了华为的决心和诚意。

据说,因为享界S9增程版的初步成功,北汽内部的士气也大受鼓舞,团队拧成了一股绳,正所谓“打胜仗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办法”。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具体的打法也规划好了。

华为和北汽并不打算只用享界S9一款车去单打独斗,而是准备了一套组合拳。

未来,我们不仅会看到现在的享界S9,还会有享界S9的旅行版,甚至可能还有一款定位更高的享界S9L。

这个策略很聪明,它不是硬碰硬,而是打一个差异化。

比如,最高端的享界S9L,就用顶级的智能驾驶、更豪华的配置,去直接对标宝马5系和奔驰E级的顶配车型,先把品牌形象立起来。

而主力的享界S9,就用它超越同级的尺寸和科技感,去吸引那些原本预算可能只够买宝马3系、奥迪A4L的消费者,让他们觉得,花差不多的钱,能买到一辆更大、更智能、高一个级别的车,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战术的最终目的,就是撬动那400多万“56E”的庞大用户群体。

这个群体每年换车的需求量非常大,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被吸引过来,对于享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可以想象,一旦享界S9在路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口碑慢慢发酵,就会形成“人传人”的效应。

到那个时候,每年那几十万准备掏钱买“56E”的消费者,在做决定之前,可能都会习惯性地走进华为或者享界的门店去试驾一下,对比一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他们亲身体验到新一代智能电动车在驾驶辅助、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上的巨大优势后,很多人心里的那杆秤,可能就要发生倾斜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