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销量惨淡只卖23辆,曾经的“省油神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日系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利润暴跌迎来生死考验

感觉这几年日系车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飞度的销量惨淡到令人难以置信,几乎可以说是死鸟的故事了——上个月居然只卖了23辆?这数字,一看就特别扎心。曾经飞度可是省油神车,年销能到12万多辆,那才是真正的全民神车。现在呢?慢慢被抛弃。

我记得2018年那会儿,飞度月销轻松破万。你看,那个时候,飞度不仅便宜,配置还不错,买发动机几乎是送车——年轻人都争着买。一个住在我隔壁的大学好友,春节前还在谈:买飞度就图个省油省心,挺划算。他还说,飞度的保值率在二手市场上也挺强的,75%的三年保值率,能省不少钱。

飞度销量惨淡只卖23辆,曾经的“省油神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日系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利润暴跌迎来生死考验-有驾

时间一摆——突然发现,这两个三年过去了,飞度还在原地打转?销量掉到快看不见了。去年一年,飞度连5千辆都不到,7、8月总共就98辆——我都还以为是统计错了。尤其是去年,神车一度月销过万,现在插一句,都快成为稀有动物了。

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小型燃油车市场的困境。你会发现,同价位的车型,比如日产轩逸,销量还能稳定在几万一月,最低也得8万开走。而飞度?估计是因为价格变高,配置跟不上新能源车的诱惑。新能源那股便利+智能的潮流,直接把省油变成了过去式。听说,最火的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还不止九万的价码——它们搭载的智能化配置大大提升了吸引力。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细节还挺好笑——去年,飞度的销量最高的时候,每个月还能卖上1万台,像个打了鸡血似的。转眼几年,现在手机爆炸性的智能来了,飞度的日子还在原地等死。

飞度销量惨淡只卖23辆,曾经的“省油神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日系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利润暴跌迎来生死考验-有驾

也不能全怪产品。你知道吗?我曾经问过一位修理工,他笑着说:飞度那台1.5L的发动机,不坏都不正常。这其实也是它的一大优势,耐用、省油,也因此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好用车。但一方面新能源车降价了,配置更智能,另一方面,飞度的价格也不便宜了。九万不到就能买到新能源车,居然还能带AI辅助大屏幕,这在以前想都没想过。

若比对同价位的排量车(比如部分合资小车),飞度的乘坐舒适性其实不错,比某些国产车还要好点。可市场趋势,大家都喜欢大块头,SUV更受欢迎。毕竟,小车买的人少,尤其是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才刚刚2.1%。好在,市场的低谷让人觉得可能会再回暖。像去年5月份,小车份额曾经涨到13.43%,或许只是一个暗示,但总归是好消息。

而且,新款飞度即将亮相,关于它的消息满天飞——外形变化不大,但内饰更加年轻化,配置也升级,比如加入了混动技术。听说,未来这个版本的利润可能会比以前还要滑坡,因为传统动力+混动的组合,成本明显提高,暴跌可能是必然的。

飞度销量惨淡只卖23辆,曾经的“省油神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日系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利润暴跌迎来生死考验-有驾

说到利润暴跌,本田那边的情况更令人担忧——财报显示,净利润暴跌近一半,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销售数字都在下降。这年头,没人卖车不难,难的是卖出利润。今年前8个月,销量总共才228万辆,同比竟然还是下降。

而更令人担心的,或者说似乎没办法忽略的是,许多传统日系车企都在困境中挣扎。你猜,为什么?我觉得一大因素还是美国关税。早在去年,本田就虧损了大概60亿人民币的出口利润。一个打击。你说,难不难过?不止是本田,日产更惨——亏损超过6700亿日元,几乎是卖一辆亏一辆。

飞度销量惨淡只卖23辆,曾经的“省油神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日系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利润暴跌迎来生死考验-有驾

原本以为丰田还能撑住,因为它在燃油车时代的领导地位,但你知道吗?去年它的利润也比过去少了相当多。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丰田分析师说:要赢中国人,就得真懂中国。于是,丰田开始组建本土的研发团队,今年春天推出的铂智3X,销量就火爆起来,单月破7000+。

从这个角度讲,日本车企的策略似乎有点慢了——他们的新势力起步比本土企业慢,充电桩还在拼命建设,而市场是快跑者的天下。比亚迪、特斯拉都在电动化的赛道上奔驰,日系车在转型上略显迟缓。

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未来的省油神车,可能就是那种能续航和智能兼得的?这一切都要看车企们转型的速度是否够快。飞度虽走下神坛,但我对它仍有点期待,毕竟,它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而未来会不会出现飞度的转型版本呢?我的猜测是:很有可能。

飞度销量惨淡只卖23辆,曾经的“省油神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日系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利润暴跌迎来生死考验-有驾

也许,正是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才让人觉得:这世界没有永远的神车。你怎么看?下一辆神车会在哪个角落?或者,它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换了个模样罢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