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

电动车的销售每年都在增加,到了2025年,已经正式超越了燃油车,整体数量也比对方多出一截。

可这真算赢了吗?

我倒不这么觉得,电车靠的是时代的好机会,油车靠的是扎实的基础。

别被那些数字迷惑,得实打实谈谈用起来的感受、心理上的门槛,以及价格比,老牌的燃油车,依旧是我们大多数人觉得最靠谱的那种选择。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第一,买车得看价格,同级别的燃油车便宜差不多一半,等到真得掏钱的时候,你就会深刻体会到“真香定律”了。

一辆A级电车起步价也得十多万,要想买个靠谱点的,还得看电池容量和品牌溢价,转眼就得迈进20万的大关。

说起燃油车,同样级别的十六七万就搞定了,选个国产或者合资的库存车也没啥问题,品质还行,配置差距也不大。

要折腾一下的话,可以拿副厂的大屏幕、倒车影像、座椅加热啥的全搞到手,花个几百块钱就搞定了。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要是预算有限,直接花个两三万买辆6到7年的二手燃油车也挺合适,开个三五年啥的都没问题。

要说想搞二手电车,倒是有货,但那些车贩子都躲着不谈,啥不是没有车,就是他们心里觉得有疙瘩。

电池的状况成了个谜,续航里程经常缩水,二手市场实在拿不出底牌。

第二呢,那就得看门槛高低,一试就能知道谁更贴心呀,比如说保养花费、保险支出、充电成本,以及软件升级这些事儿……

电车毕竟是新出的一套技术,咱也认,可别忘了,技术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好用。

我有个朋友,开了两年市面价15万的纯电SUV,提起这车,基本就是一堆“麻烦”两个字。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油车一年保养下来也就几百块钱,而电车一换电池维护得起码得花上几千块起步。

同样价位的车,保险费也是扎扎实实的对比,油车大概三千左右就差不多了,而电车至少得四千往上换。这你别不信,数据就是这么“拼”。

更重要的是维修的方便程度,油车到处都是修理厂,遇到小毛病一搞十分钟就搞定。

电动车那些专门的配件、电子系统、主控板,一出问题就得预约专门的维修点,等配件到齐,还可能要返厂,就像你的手机出了毛病,只能去官方售后,私自维修都怕炸机似的。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你能随便修吗?

不少品牌还直接声明:“不允许非授权维修,否则可能会影响保修”,你看着办吧。

再说啦,油车在使用环境上要强点儿,跑得更稳,耐操一些;相比之下,电车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差点儿,没那么“抗造”。

冬天续航缩水、夏天充电快升温、节假日排队拱车,这些都成了人们聊到都倒嗓子的“电车通病”;反观油车,四季都能开,油满就能上路,啥也不用操心。

就说底盘吧,电车底下压块电池,磕磕碰碰的,确实挺心疼的,有可能伤到电芯,抬头一看,维修费都得上万。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油车顶多就伤伤排气管或油底壳,修修补补,边修边抽烟喝茶,想想都觉得挺悠哉的。

要是真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托底一次,担心的不是修不了,而是修不起。

特别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充电桩少得可怜,售后服务的空档期也让人头疼,某些地方根本搞不定电车的基本使用环境。不是制造担忧,而是真实生活中遇到的踩雷常事。

在体验方面,油车显得更贴心、更“有人情味”。

你知道晕车那回事啊?

电车的加速挺线性的,动能回收制动也挺明显,但很多人觉得这简直就是折磨,起步太猛,刹车又太突然,推背感忽然袭来,反倒让乘客觉得头晕目眩、适应不过来。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尤其是老人,一坐上车就容易晕,哪怕配置再高级、自动驾驶再厉害,也挡不住家里人不想让他们上车的现实。

传统的油车在加速感、声音反馈,还有人与车之间的互动方面,这套体系显得更加成熟可靠。

乘客觉得车子更平稳,这不就是我们从小坐公交、打车累积起来的身体记忆吗?

你说电车更尖端,确实没错,但尖端不一定就代表舒服,那两者之间的差别,还得时间慢慢调整、适应。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第五点,技术的靠谱程度,油车在心理战上占了优势。

别轻视家里长辈的态度,在咱们中国买车这个事儿,“谁出钱谁说了算”可是硬道理。

你嘴里还抓着预算,手里还拿着KPI,想着换电车,结果爸妈一句“你确定安全吗?”就把你问倒了,弄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少老人对电车的看法总是变来变去,原因其实也就两个:一个是不太了解,另一个就是负面报道多了,嘿,这就搞得他们心里没底。

信息茧房加上短视频推送机制,把那无数“电车起火、电池爆炸”的新闻不停推到他们眼前,一天看看三次,早就觉得电车不靠谱。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你跟他们讲不过去,不是你逻辑不行,而是他们心里的那份“油车安全感”,十年如一日,早就扎根在心里头了。

提起电车这档事,说难吧也不那么难,说简单吧也挺不容易,得看看清楚现实。你会发现,中、美、欧三方的电车补贴都在收紧,系统比拼的大战,一眼就能看出来,明晃晃地摆在了台面上。

电车那高能耗是不是能一直保持下去不好说,但油车以用户为中心的“实用性”还是挺稳的,维持得很好。

得说电车确实是大势所趋,是未来的代表,可咱们也得明白,未来不等于现在。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看未来十年,咱们中国还不能说全都放弃油车,原因有三点撑腰。

第一,新能源产业目前还主要依靠政策的扶持,真正的盈利能力还没有完全成型。

二是普通老百姓的钱袋子承受不了,每年得花钱换电池、更新智能系统,所有这些维护费都由消费者来埋单。

第三,油车的配套设施相当完善,尤其是二手市场的流通体系、下沉区域的售后服务网络,以及应急救援体系,都让油车在成本控制和持续性服务方面占了优势。

因此,我的结论已经很明了,未来市面会体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油车依旧占着一定的份额,混动则成为核心力量,而纯电则逐渐占领城市的主要阵地。

电动车销量已超燃油车,油车仍存哪些优势?老司机揭秘真相-有驾

在中国的视角里,我们的主场到底在哪呢?

油电大战的背后,其实是中国车企全面提升的成果。比亚迪、小鹏、理想都折腾了十年,才把纯电市场真正打稳了脚跟。

这成绩不用否认,但也得留意,像吉利、长安、奇瑞这些国内老牌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打磨混动和传统车型,筑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咱们不能盲目只推纯电动,政策支持得拿捏得刚刚好,油车、混合动力和电动化这三条腿站稳脚跟,才是真正让产业稳扎稳打。

这局刚刚起步,头一回合的胜败,也许只是制造气势而已,真正赢得比赛,还得看整体体系和渗透能力的比拼。

电动汽车确实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燃油车的价值还没有那么快会消退。它更像是现实主义者的选择,是五环外地区的靠山,也是中国家庭的稳妥打算。

所以别急着说“淘汰”啊,你脚下那两万公里的老轩逸,说不定比楼下充电两小时刚装好的新电动车还更靠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