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道,北方初夏的傍晚,路还湿着。昨天群里疯传的小米“轮轴比”那视频,我家邻居老许还特意拿手机给我看,说这汽车行业净演段子。说起来,他前两年买了辆比亚迪,开到现在,对所谓“新概念”早就有点嗤之以鼻。
我在汽修厂修车十来年,见过师傅嘴里的“鬼门关参数”、“光脚摩擦值”,真没听说啥“轮轴比”。前阵子有人还拿着小米那张表来问,轮轴比到底怎么用,我也只能摇头:“兄弟,这词儿,估计雷总自己都没整明白。”师傅刘大嘴凑过来说:“新词儿没用,咱还是看轴承有没漏油,轮胎耐不耐磨!”他一向不待见这些花哨理论。有辆吉利帝豪上个月进来大修,轴承咔咔响——轮不轮轴比,那都和老王家擀饼似的,百八十块搞掂。
上月家门口的销售小孙吹牛,说现在主流电车都标轮轴比三倍好,后来朋友圈就晒数据,比谁写得美。这事本地车友群讨论得欢,群友阿冬还自测过新入的广汽Aion LX,那轮轴比算下来怎么都过了四,和小米那标准根本不是一回事。阿冬还在群里发照片,说车企这些新词,说得天花乱坠,轮子踩下去泥多了啥标准都没用。
插个素材。丰田的老爹级技师曾跟我说过一段行业八卦,早些年国内厂家喜欢把国外的参数名字直接翻译过来,没点科学依据,反倒车主以为自家“高配”。所以本地有几个老品牌喜欢宣传“动态稳定距离”,到底和刹车距离有啥关系,没人能说清楚。其实买车真关心参数的少,大多听销售一忽悠就下单。
说到维修,去年有个小伙,刚入手小米Yu7,按官方说的那套轮轴比去换了胎,结果磨合期就出了爆胎事故。后来看了半天,师傅老张才发现其实轮轴比这玩意,根本和爆胎关系不大。修车圈流行一句话:“配置啥都能吹,出事才见真章。”这事后来在汽修群里又翻出来说了一遍,大家一致认定,吹嘘新名词没什么实用意义。
南方同事讲他们那的路况,“轮轴比”被当成聊天梗用来形容人走路姿势滑稽,说啥“你这步伐,轮轴比快赶上小米了”。唠嗑归唠嗑,有时汽车专业术语这么一变,生活里倒有点乐子。就算有车企跟风喊口号,真查参数吧,还是老牌子的靠谱。真有人信了宣传,市场就多了点笑料。
前两天卖二手车的黑子告诉我,现今买家上门问的嘛,七八成是看品牌和口碑。轮轴比?没听说过。小米Yu7拿来当例子,问的人都只关心后座空间和电池换不换的方便。老黑还感叹了一句:“只要电池耐用,比啥轮轴不轮轴强。”
说到底业界乱象总有点像小卖部里那张永远凑不齐的“权威榜”。谁嘴大谁说了算,四年前有个外来品牌标新参数,后来连车型都没续上——车主转手一卖,轮轴比几个数字,毛用没有,不如油耗来得实在。最近微信群里还在传,某品牌出新车号称传动比、悬挂角、轮轴比三合一,有人吐槽这玩意,“行业专家自己都分不清吧!”
最后一段写点生活琐事。昨晚邻居老许喝了点酒,楼下喊我下棋,边掷子边感叹:“你说咱小时候骑二八大杠,脚蹬就走,哪管什么轴比轮比。汽车这新鲜玩意就跟麻花配料,瞎搅和。下周我还准备拿这新名词,忽悠一下隔壁小苏,他正打算换车。”棋局未分胜负,楼道灯早熄了,远远地小区外面偶尔能听到有人谈论新车。轮轴比能不能流行?估计下回再有人提起,大家又换了新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