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车市中,沃尔沃汽车好像是少有的比较活跃的合资品牌,尤其是在一众传统豪华品牌长期静默的情况下,沃尔沃接连推出全新XC90、全新S90、全新S60以及XC70,这一系列动作,为沃尔沃带来了久违的关注。而这其中,沃尔沃XC70作为一款几乎全新的车型,同时又是沃尔沃首款纯电续航超过200km(CLTC)的插混车型,自然获得了最多的关注。
前段时间,沃尔沃XC70开启预售,竟然在平台接连拿下多个热榜,热度似有比肩新势力新车动作的趋势。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营销费用”开路的功劳。但不管怎么说,如此的热度在当下的传统豪华品牌中确实难得。
不过对于沃尔沃XC70的讨论并非净是溢美之词,质疑、抨击也肉眼可见,这其中,关于沃尔沃XC70是否为领克08换壳车的讨论不在少数。
网上已经有不少博主,抽丝剥茧地去试图证实XC70就是2025款领克08的换壳,我们在这里可以再给大家梳理一下,二者之间到底都有哪些共性。
XC70所使用的发动机型号为BHE15-BFZ,与2025款领克08 EM-P为同一型号,功率、扭矩数据完全一致;
XC70采用的是3档DHT变速箱,2025款领克08也是采用了3DHT,但是否为同一款并无确切信息;
电池方面,XC70采用的分别是39.6度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21.2度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单纯地从电池容量、电池供应商和电芯三个方面来看,都与领克08高度重合;
XC70与领克08的仪表、中控屏尺寸完全相同;
XC70的音响没有采用自家标志性的宝华韦健,而是采用了和领克08一样的哈曼卡顿,扬声器数量均为23个。
上述几点中,二者除了发动机型号完全一致外,其他我们仅从型号之外的数据、类型方面做出比较。除此之外,一些媒体还从底盘、车机系统等多个维度来佐证关于“换壳”的猜测。
不过仅凭借上述这些共性就直接判断XC70为领克08的换壳车,其实也有些武断。因为从其他一些点上,我们或许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二者的轴距相差了47mm,这其实是最有力的一个回击,因为换壳车通常只会改变车身尺寸,但轴距保持不变。还有二者来自不同的架构平台,XC70诞生于SMA架构,领克08诞生于CMA架构,两个架构存在显著技术差异。此外还有比如被动安全方面的设计差异等等。
所以,在我看来,沃尔沃XC70应该是使用了部分领克08的技术,但并非简单的换壳。不过就上述的那些共性,也足以给大众留下口舌,认为沃尔沃丧失了原本的豪华调性。既然如此,那你沃尔沃又凭什么将预售价门槛定在29.99万,比领克08的18.58万入门价高了十万左右。现在的中国市场,消费者早已不是十几二十年前小白,车企的任何小动作都逃不过消费者的火眼金睛。
或许有人会说,凭的是沃尔沃的豪华品牌溢价,凭沃尔沃的安全,凭XC70更好的用料、工艺。
但仔细想想,现在的宝马X3都跌到了20多万,那沃尔沃还敢谈溢价吗?再说安全,沃尔沃的安全一直都是其金字招牌,但沃尔沃的安全其实更多体现在被动安全方面,而随着当下中国新能源车在主被动安全方面的双路发力,沃尔沃的“金字招牌”正在面临极大的挑战。至于最后一点,怎样的用料、工艺才能带来十万的差价呢?
所以归根结底,沃尔沃等传统豪华品牌的“豪华”光环正逐渐消失,在此背景下,大家只会看到你采用了国产的技术,却依旧维持着合资的价格,用户的情绪会被瞬间点燃。
其实沃尔沃如今面临的问题,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传统油车时代,传统豪华品牌靠着发动机、变速箱方面的技术壁垒、领先的工艺、成熟的产业链,定义了市场标准。而新能源时代,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油车时代的技术优势被直接抹平,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超乎所有人想象,甚至于像传统豪华品牌对于豪华的定义,都被国产车用“智能”二字轻松化解。
在我看来,类似沃尔沃采用领克技术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毕竟国产品牌的新能源技术如今在全球都可以称得上是遥遥领先,对于合资/外资品牌来说,想要加入新能源的竞争,要么自己干,要么寻求与国产品牌的合作。而沃尔沃与吉利之间的关系大家心知肚明,想要在新能源领域快速破局,其实引入吉利的技术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只是当这些曾经的豪华品牌用上咱们国产技术之后,如何保证品牌自身的高价值锚定?在品牌溢价能力必然下滑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价值体系的全面崩塌?而就算是某些豪华品牌坚持自力更生,那么在已经落后于国产新能源的前提下,如何在新能源时代重新找回自身的价值,这些都将是传统豪华品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