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三菱汽车要彻底离开咱们中国市场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很多人觉得挺突然的,也挺感慨。
毕竟,三菱这个牌子,对很多上了点年纪的,或者喜欢车的朋友来说,那可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当年,它也算是响当当的一号角色,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这事儿背后,其实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个挺值得咱们聊聊的大变化。
咱们得先说说三菱以前在咱们这儿有多厉害。
时间往前倒个二三十年,那时候咱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工业才刚刚起步,最缺的是什么?
就是核心技术,尤其是发动机。
车子好不好,跑得快不快,省不省油,发动机是关键,那可是汽车的“心脏”。
就在那个时候,三菱带着它成熟的发动机技术来了。
当时,咱们国内好多汽车品牌,像长城、吉利、比亚迪、华晨等等,在它们最早期的产品里,打开引擎盖一看,很多都装着一颗三菱的发动机。
那时候,如果一款国产车宣传说自己用的是三菱发动机,那绝对是一个特别大的卖点,老百姓一听就觉得这车质量靠谱,心里踏实。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菱的发动机养活了咱们自主品牌的半壁江山,扮演了一个“技术老师”的角色。
这就是它最早在中国市场立足的根本,靠着过硬的发动机技术,赢得了市场和口碑。
光卖发动机,三菱肯定不满足,毕竟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谁都想进来自己造车卖。
于是,在2012年,广汽集团和三菱一合计,成立了广汽三菱合资公司,正式开始在中国生产和销售三菱品牌的整车。
这本来是个好事,三菱也确实抓住了机会,火了一把。
他们推出了一款叫“欧蓝德”的SUV,这款车当时的市场定位非常准。
它主打一个概念,叫“20万以内四驱七座SUV”。
你想想,在那个时候,很多家庭条件好了,开始追求更大的车,周末能带上一家老小出去玩,七座车就特别受欢迎。
而欧蓝德在二十万不到的价格里,既给了你七个座位,还给了你四驱系统,能应付一些烂路,性价比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靠着欧蓝德这款车,广汽三菱在2018年迎来了最高光的时刻,一年卖了14.4万辆车,这个成绩在当时相当不错了。
这里面,光欧蓝德一款车就卖了超过10万辆,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公司的销量。
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广汽三菱的成功,太依赖欧蓝德这一款车了,成了一个严重的“偏科生”。
当别的汽车厂家都在不断推出新款式、新设计、新技术的时候,广汽三菱的产品线却几乎没什么变化。
几年过去了,你去店里看,还是那几款老面孔,内饰设计、车机系统都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这就好比一个饭馆,就靠一道招牌菜火了,但老板却懒得开发新菜,时间长了,客人自然就吃腻了。
市场的变化可不会等人。
从2018年的巅峰过后,广汽三菱的销量就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2019年还有13.3万辆,到了2020年就直接腰斩,只剩下7.5万辆,再到2022年,全年销量只有可怜的3.36万辆。
这个数字,连最高峰时期的零头都不到。
车卖不出去,工厂的生产线就得闲着,工人和经销商的压力都非常大。
所以,走到2023年整车停产这一步,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
如果说产品更新太慢是三菱自己的问题,那么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发生的一场巨大变革,就是给了它最致命的一击。
这个变革,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这几年,你走在路上,是不是感觉绿牌子的车越来越多了?
像比亚迪、蔚来、理想这些国产品牌,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把汽油换成了电,而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用车体验。
你想想,现在的新能源车,一坐进去,就是一个超大的屏幕,想干什么动动嘴就行,车子开起来又安静又平顺,提速还特别快。
这种感觉,跟传统的燃油车是完全不一样的。
咱们老百姓买车,图的不就是个舒服、方便、新潮嘛。
当大家习惯了新能源车的这些优点后,再回过头去看三菱那些车,就会觉得内饰老气、功能简单,连个大点的屏幕都没有,开起来噪音还大,自然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三菱最引以为傲的发动机技术,在这个新能源时代,突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好像,当所有人都开始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你还在炫耀自己做的功能机有多耐用,那肯定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这场新能源浪潮,对所有传统燃油车企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而三菱恰恰是那个转身最慢、最不情愿的一个。
当别的品牌都在拼命研发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时候,三菱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产品。
它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别人一块块抢走,最后连自己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最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它连最根本的发动机业务也做不下去了。
前面咱们说了,三菱是靠给咱们自主品牌供应发动机起家的。
但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那些当年的“学生”,比如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早就已经“学成毕业”了。
它们不仅都研发出了自己的高性能发动机,还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像比亚迪的DM-i混动,比传统的燃油车省油多了,性能还好。
这些自主品牌现在自己都成了技术大牛,哪里还需要再去买三菱的老发动机呢?
所以,当三菱发现,自己的整车卖不动,想回头继续靠卖发动机过日子,却发现连这个老本也吃不上了。
它曾经的客户,现在都成了比它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当它在中国市场最后一个存在的价值也消失的时候,选择彻底退出,也就是一个体面的告别方式了。
总的来说,三菱汽车退出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失败,它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它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不管你过去有多辉煌,只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固步自封,就一定会被淘汰。
这也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强大的一个缩影,我们从过去的技术引进者,变成了如今引领技术潮流的创新者。
三菱的离开让人感到惋惜,但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以及我们自身进步的强大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