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战略入股千里科技
最近,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了个公告,说股东力帆控股要把自己手里的1.3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以每股9.87元的价格,总共大概13.4亿元,协议转让给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上海数字技术公司。这样一来,奔驰数字技术就变成了千里科技的第五大股东,而且他们还承诺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不会减持这些股份。
这次转让其实不只是简单的股权转让,更像是“债务重组+战略投资”——因为力帆控股之前因为股票质押回购出了问题,按重整计划得把股份卖出去。奔驰这边用自有资金一次性买下,既帮原来的股东还了债,也顺便在中国智能驾驶这块儿拿到了一张入场券。
有意思的是,这个转让价格比9月25日的开盘价低了大约24%,业内不少人觉得这是在“抄底”,趁低价拿下中国智能化领域的资产。
千里科技转型历程
千里科技以前叫力帆科技,2020年破产重组之后,被吉利控股了。到了2024年,他们又请来了旷视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印奇当董事长,然后在2025年2月正式改名,全面转向“汽车AI化”发展。
现在公司分两块业务:一个是终端产品,比如摩托车和整车;另一个是科技板块,主要是智能驾驶和AI解决方案。其中科技部分负责的是“千里浩瀚”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对外供货了。
今年3月,他们跟吉利、旷视还有路特斯一起成立了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整合了极氪、吉利研究院,还有旷视迈驰智行那边超过3000人的团队,成了吉利系智能驾驶的核心“大脑”。
6月份,千里科技发布了“千里智驾1.0”,支持L2+级别的全栈方案;到了9月份,领克10 EM-P、极氪9X这些新车已经装上了“千里浩瀚”的方案。这次奔驰入股,其实就是直接搭上了中国一个成熟而且能大规模落地的智能驾驶平台。
奔驰数字技术:中国研发中心
奔驰数字技术是2023年6月才成立的,注册资本只有100万人民币,但却是奔驰在海外最大的数字化研发中心,落户在上海金桥。他们的业务范围很广,包括高级设计、智能互联、电动出行、自动驾驶、整车测试这些核心领域。
金桥管委会还特别提到,这个中心在测试方面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且在全球研发网络里增长速度最快。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城区和高速领航辅助系统,会率先搭载在2025年秋季上市的全新纯电CLA车型上。
不过,虽然到2025年上半年,这家公司的营收只有1.6亿元,净利润还亏损了725万元,整体规模有点收缩,但他们承担的自主研发任务反而更重了。比如跟Momenta合作的高阶智能驾驶项目、跟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结合的智能座舱,还有MB.OS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都是中国团队在主导。
另外,他们还入股了千里科技,这样一来,金桥的研发中心又多了一个“外部智驾供应商”,能快速补足从L2+到L4的全栈能力,避免再被说“智能化落后于中国”。
吉利与奔驰深度合作
奔驰和吉利之间的关系可真不一般。2018年的时候,吉利用90亿美元买下了戴姆勒(也就是现在的奔驰集团)9.69%的股份,成了最大的股东。从此以后,两家公司就开始深度合作,一起经营smart这个品牌,而且smart的车型全都用的是吉利的SEA浩瀚架构。
这次吉利能入股奔驰,其实背后是吉利自己主导推动的,而背后的控股公司是重庆满江红基金,这个基金的大部分股份(50.94%)都是浙江吉利产投持有的。这样一来,吉利不仅通过基金控制了千里科技,还能在奔驰的股东会上有话语权,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持股局面。
不只是股权上的合作,业务上也更有想象空间。吉利旗下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可以和SEA架构无缝对接,如果奔驰以后想在中国市场快速推广智能驾驶技术,只需要直接采用“浩瀚+浩瀚智驾”的整套方案,就能省去很多供应商选择和适配的时间,直接享受吉利已经验证过的成熟技术和成本优势。
对吉利来说,奔驰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和海外销售网络,也是他们智能驾驶技术“走出去”的绝佳跳板。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奔驰押注智驾双路线
在中国智能驾驶这条赛道上,奔驰算是最早布局的外资品牌之一。早在2017年,他们就投资了Momenta,而到了2025年,双方的合作成果也正式落地在纯电版CLA上。这次再投千里科技,说明奔驰是想同时押注“视觉+AI大模型”和“车规级全栈智驾”这两条技术路线,形成Momenta加千里科技的“双保险”,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不过现在情况有点紧张,华为的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已经在各个价格段快速铺开,BBA(宝马、奔驰、奥迪)在华的智能化形象越来越弱。奔驰2024年中国销量已经下滑了7%,到了2025年上半年,又跌了14%。这说明智能化已经成为他们必须补上的短板。
这次花13亿买下千里科技,不只是为了拿技术,更是为了抢时间——把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方案,比如城区NOA、舱驾一体、数据闭环等,尽快用到奔驰下一代车型上,争取在2026年城市NOA全面普及之前,完成一次“本土逆袭”。
外资品牌智驾布局加速
奔驰可不是唯一一个在中国抢着上“智能驾驶”这班车的豪华品牌。宝马和华为合作搞高阶智驾,奥迪也已经用上了华为的ADS系统,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大众更是直接投了地平线和小鹏,计划到2026年推出基于中国方案的L4级自动驾驶车型。这些跨国巨头现在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咱们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没有本土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就等于没拿到入场券。
现在,外资品牌们纷纷开始“补票”,入股、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成了主流操作。比如奔驰花13亿人民币拿下了千里科技3%的股份,表面上看只是个小股东,但实际上拿到了一套从L2+到L4的完整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还有可能通过浩瀚架构接入更多资源。这比单纯当供应商更深入,也比自己从头建团队更快。
下一次广州车展,奔驰的展台可能不再只吹嘘“德系豪华”,而是把“中国智驾”放在C位展示。这场智能化的军备竞赛,才刚刚开始升温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