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

辰女士在国庆假期自驾回湖北,车开到湖南官庄服务区电量见底,准备充个电,结果现场一排人等着,每人轮到她已经是49号。算下来,一辆车要充四十分钟左右,她硬是在现场等了三小时才充上电。这情景,别说她,估计也没人愿意节假日在高速服务区原地蹲着看天发呆。叫号排队成了新常态,秩序是有了,但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充电桩不够用,这年头自驾出门像玩一场耐力赛,充电成了最花时间的环节。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其实,国庆期间像辰女士这样排队充电的车主,比比皆是。高速服务区里的充电桩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只能上阵维持秩序,给每位车主叫号登记,顺着号来一辆一辆上。叫号机制的确有点用,至少没人抢充电枪打起来了,比过去集体冲刺抢位置要文明得多。据说今年国庆实施叫号的服务区,充电纠纷比去年少了不少,大家虽然心里都急,也只好认了按号等。

说句公道话,这叫号说白了是“治标不治本”。就像饭店搞个瓜子茶水让你排队,也改变不了你还得等俩小时才能吃上一口的窘境。现在高速上新能源车一天能有一千两百多万辆,五分之一车都是电车。充电桩就那么十来台,一个桩一小时顶多充几辆车,队越排越长,谁都不想变高速上的“候机厅”VIP。

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充电桩却没跟上是大家公认的老难题。论起为啥桩不能多搞点,其实症结还真不少。先是充电效率问题,大部分快充充电也得三四十分钟。一个服务区桩再多也架不住节假日糊了眼的车流。一桩一天能服务的车有限,桩再多,遇上用电高峰,排队还是免不了。

再说建桩也不是光砸钱能解决。你要扩建服务区,充电桩要批地、电网要升级,手续流程一堆不说,技术还在蹭蹭往前跑。刚把几十台桩建好,过两年新技术一出,旧的说不定就成“上古遗物”了。钱花下去,升级还是要升级,还真让人头疼。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有人说,那假期人多,平时不多建不浪费吗?这就像春运,大部分时间充电桩基本没人光顾,只有逢年过节排成长龙。为了那几天把设施堆到天花板,剩下时间空着吃灰,不仅浪费还占地。怎么平衡“假期爆满、平时闲置”,谁都难拿准主意。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其实解决办法慢慢也在往前推。技术上,有的品牌已经把充电速度拉起来了,有些十五分钟就能充到八成电,比原先快了一大截。还有的搞了换电站,一辆车停三分钟,电池直接换个新的,尤其适合那些时刻赶路的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等这些普及开来,高速充电估计不再让人“闻充而色变”。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有些省份试点立体充电楼层,一个服务区能塞进五十台充电桩。以前装十个,感觉像小卖部,现在五十个往上一排,像个大型停车场,容量蹭蹭往上涨。国家方面也有规划,到2025年之前,所有主要高速服务区都得配套充电设施。虽说还有时间,但至少给了车主一个盼头。

服务上也有升级,现在地图App能实时显示充电桩空闲状况,还能预估排队时长。有些地方能提前预约充电,跟ETC联动,司机提前在路上就能选好充电点,不用到了服务区才一头扎进人堆。社会资本也被鼓励参与,建快充桩给补贴,企业自然愿意多砸点钱,桩一多,大家充电就不至于抢得跟春运似的。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当然,堵点还是得慢慢捅。充电桩建起来不只是设备事,背后还牵扯电力配套、市政规划、技术更新,好事都是慢工出细活。新能源车的发展就像刚入学的新生,先有点成长烦恼是正常的,毕竟车多了配套才慢慢齐全。

有车主说,以后跑高速肯定跟加油一样,不用排半天队。这个讲法也不算错,只是现在还得多等一会儿,路上别光盼着一路畅行,遇见犄角旮旯的堵点,也只能“逆来顺受”。要说什么时候摆脱等充电的烦恼,还得等技术和基建一起发力。

回到辰女士的那三小时,谁也不想在路上多磨蹭,可眼下高速充电排队成了硬伤,只能靠叫号凑合着过。大家嘴上调侃,心里都清楚,新车上路得慢慢等充电桩追上来。现在能做的,无非是摸清各省服务区的充电桩分布,路上提前查查哪儿能充、哪儿有空位,走一步算一步。

其实这不仅是国庆才能见到的问题,只要节假日车流一猛,新能源就得挤一挤。等桩、排队、叫号,成了自驾出行的新标配。要是大家都咬牙坚持几年,说不定哪天排队就成历史。现在要想跑得爽,只能多做功课,路上多长心眼。

每年聚在一起讨论高速充电难,大家心态也慢慢变了。过去骂一骂服务区,现在都懂这也是政策、技术慢慢磨合的事。问啥不多建桩,现实里还是“慢工出细活”这套路子。节假日高峰一到,谁都不能例外。既然看清了难处,也只能多点耐心,趟过这段坎。

其实光靠硬扩建也不是长远之计。小车一多,每年还得升级扩容,设备刚完工,下个技术又更新,永远是“今天赶不上明天”。与其堆数量,不如多搞点换电、超级快充,把用电效率提上去。换电三分钟搞定,快充十五分钟上路,节假日才不怕一窝蜂排队。

车企们现在也明白这个道理,纷纷上市充电新技术。有人调侃:再慢摩擦几年,说不定以后充电就像进自助餐厅,排队那回事儿不再存在。就是眼下,谁跑高速都只盼着别成“叫号大师”、“候场冠军”。

说到服务区现场,职工也不容易,三四个人管全场,要指挥队伍,还得时刻盯着谁轮到谁。叫号机一响,大家还得扯着嗓门喊下一个号,像银行窗口迎客。偶尔排起长队,车主也能在旁边搭个友谊小群,聊聊各地充电桩的分布、吐槽下哪个品牌充电快。有时候也能打发时间,毕竟等着充电没别的办法。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其实,叫号制度火速推广之后,现场混乱少了不少,现在大家都靠“号”吃饭,不抢不闹。但队伍再有序,也挡不住后面一串长队。说到底,还是充电桩跟不上,用电需求越来越高,只能先凑合着慢慢熬。

对新能源车主来说,这就是“成长的烦恼”。谁都知道以后新能源是大势所趋,等政策、技术一起抬升以后,出行才不用受排队之苦。现阶段嘛,谁都清楚自己扛着那点电量熬过服务区长龙才能继续赶路。每次出行,加电加油都得步步谨慎,路上提前计算好电池还能跑多远,心里才安稳些。

国庆高速充电桩排长队,自驾车主叫号等三小时,服务区秩序有所改善-有驾

说到以后的解决方案,无非是技术快快上马,基建稳步跟进,社会资本多发力,把充电桩建到用得上的地方才是良策。桩建多了,快充技术到了,车主才能在路上畅通无阻。现在虽说还得多等一阵,但谁都知道,这只是发展中的插曲。

最后,只能说一句:路上遇见叫号排队别发愁,熬得住三小时,迟早能变十五分钟。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