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江湖里,又有新玩家火力全开了!东营领吉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走上台前,亮出的底牌可不简单——朱其谦作为法定代表人,注册高达1000万人民币,背后靠山更是响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乍一看,这场“大手笔”让人不禁要问这是吉利的一步新棋局,还是新能源赛道上新的底气?
先说说新能源这局棋。近年来,新能源领域说是战火纷飞绝不夸张,各大品牌纷纷入局,打得难分难解。从早期的特斯拉独霸天下,到比亚迪一骑绝尘,再到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竞相登场,可以说新能源市场从“一马当先”到如今的“群雄逐鹿”,热闹得很。长远来看,谁能抓住消费者痛点,就能在这场争夺赛中分得一杯羹。领吉鑫这次出手,显然不是站出来打酱油的——注册1000万人民币,把自己的地盘设在高利率的东营,背靠吉利汽车这棵大树,怎么看都是信心满满的模样。
说到吉利,咱就不得不佩服这一老牌汽车企业的精细布局。近日,吉利敢于“出手”领吉鑫这颗新旗,不仅让车友们眼睛一亮,还让投资者觉得这个老东家玩得更有章法了。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大潮,吉利已然悄悄完成角色切换,直接跳到风口浪尖。近年来,它是不断地跨界、联谊,从收购沃尔沃,到Xilinx芯片的研发合作,再到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打造,一路科技范儿十足,也确实收获了不俗的成绩单。现在又在东营“安营扎寨”,显然吉利不是想简单赚新能源车的差价,一定有更深远的考虑。
但说到这,问题也来了。新能源车企已经眼花缭乱,市面上大大小小的玩家已经多到堵得民众心慌慌,车展变成了营销大战,广告费和研发投入轮番登场,似乎努力拼命的不少,真正赚钱的却没几家。就拿拼对手那些技术应用来说,电池能耗、续航里程仍然是压在消费者心里的两块大石头,谁能真的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笑到最后。领吉鑫汽车作为公司的核心布局,如何在这场技术比拼中对抗行业巨头?汽车零配件零售、批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分领域,又会不会是它的独家杀手锏?
当然,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只是企业的战略,还有这种沸水般腾涌的全国性新能源热情。从政策补贴到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新能源车从一个“科技人玩物”变成现在人人都想尝试的“交通神器”,表面上看挺好,但也需要注意市场别出现“一窝蜂式”盲目发展。近年来,有些小公司靠着PPT骗补贴、虚假宣传拉投资,害了股民的钱包也让行业蒙了污点。领吉鑫背后的吉利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用户心里头固然添了几分信任,但市场的饱和压力也真实存在。当大家都想分这块新能源蛋糕时,企业的优势还得靠硬实力说话。
这事给普通消费者带来的启示也很有深度。与其盲目追风买新品,不如踏实看车企的技术储备和底子,这是一场比拼“硬核内力”的战役,而不是光拼外表的流量游戏。领吉鑫能不能给我们看到一份真正打破现有格局的成绩单,就看他们能否兑现一堆美好想象背后的实际行动。
话说回来,吉利这一出,看似是给新能源加码,实则也是对市场的信心下注。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来自后援与政策红利的新能源故事,是真正驱动行业前行,还是让投资泡沫越鼓越饱?东营的这颗棋子究竟能否翻盘结局,最终还是要消费者和市场两方面共同检验。
这么大的手笔,这么多的口号,领吉鑫的野心固然值得期待,但也让人忍不住问一句这场游戏,没有王者,也没有平民玩家,不是更精彩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