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一台深圳牌的二手奔驰C级,十年车龄卖十一万多,这个事儿就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很多人一聊到二手豪华车,眼睛里就冒光,觉得是抄底捡漏的天赐良机,好像当年四千点冲进股市的自己,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尤其是奔驰C级,这玩意儿在二手车市场,简直就是个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泡了水,特别吸金,也特别吸睛。为啥?牌子硬啊,三叉星辉,自带一层玄学光环,开出去好像人生的BGM都变得高级了。
但你冷静下来想一想,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花十一万,买一个十年前的技术,一个仅仅1.6T、动力跟老头乐差不多的发动机,以及一个你永远不知道上一任车主在里面干过啥的移动包厢。这不叫买车,这叫请了个祖宗回家供着。这已经不是消费了,这是行为艺术。是新时代的一种赛博修行,修的就是一个“我乐意”。
这台2018款的C180L,新车当年三十二万多,现在十一万。价格直接膝盖斩。听起来是不是血赚?二手车气氛组的人会告诉你,这就是奔驰的魅力,品牌价值高,所以保值。我一听这话就想笑,什么保值?这叫“价值回归”,回归到它作为一个“带标的铁壳子”的本来面貌。那消失的二十万去哪了?变成了第一任车主脸上洋溢的自信,变成了他参加同学会时别人羡慕的眼神,变成了他在地下车库里偶尔瞥见车标时的一丝满足。这些东西,都是品牌溢价,都是精神消费,现在轮到你了,你想花十一万,把这些别人消费过的“精神残留物”再体验一遍。
这是一种信仰的传递,跟传火差不多。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台车。1.6T发动机配9AT变速箱。讲真,这个组合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能动”。你别跟它谈什么推背感,它能给你的只有一种中年人式的稳重,一脚油门下去,它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社会新闻,然后慢悠悠地把速度提起来,突出一个“情绪稳定”。操控?是是是,有电动助力,方向盘轻巧,开起来舒服。但舒服不等于操控好。这就好像说喝粥养胃,但你不能指望喝粥能打泰森。它的所有设定,都是为了让你体面地、平顺地、不带任何激情地从A点移动到B点,然后让路人看到,“哦,那是一台奔驰”。任务完成。
后排空间小?油耗不算省?这些根本不是缺点,朋友,这是筛选机制。它用狭小的后排告诉你,这车主要服务的是驾驶者本人,后排的家人朋友,你们忍一忍,谁让咱开的是奔驰呢。油耗高?你都开上奔驰了,还在乎这点油钱?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的信仰还不够坚定,需要充值。这都是品牌玄学的一部分,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种爱很特别,特别到可以无视产品力本身。
最恐怖的不是车本身,而是养车。十一万只是入门的门票,真正的游戏现在才开始。一年两万多的用车成本,这还是在它不发脾气的情况下。只要这坨铁的脾气一上来,随便一个零件坏了,那个报价单打出来,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那不是维修,那是对你钱包的闪电战。你以为你买的是德系工业的结晶,其实你买的是一个VIP席位,通往汽修厂老板财富自由之路的VIP席位。妈的,这不就是花钱买罪受吗!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也开过一些所谓的豪华品牌。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买二手豪华车,尤其还是这种入门级的,你得到的面子,和你付出的里子,完全不成正比。这车后排空间小,真的小,小到我上次带我家的猫去看病,它那个航空箱都得斜着放。猫当时看我的眼神,就跟看一个骗子一样。你以为你能在朋友面前装逼,结果发现,懂车的朋友在心里笑你傻,不懂车的朋友压根不关心你开的是C180还是C300。最后,你感动的只有你自己。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奔驰C级说得这么不堪,估计奔驰的公关想顺着网线过来给我一拳。但实话嘛,就是这么个东西。
那这车到底能不能买?你看,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田忌赛马了,是黑暗森林。友商之间不是竞争,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新势力们直接把桌子都掀了,用全新的智能化和服务维度,对这些传统豪华品牌进行降维打击。当隔壁的国产车已经快实现任意门的时候,你花十一万,买了一个连CarPlay都可能没有的“经典”。这本身就很魔幻。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奔驰的人,也一样。他们根本不关心什么1.6T,不关心什么维修成本,更不关心什么智能化。他们只是在某一个瞬间,需要一个三叉星辉的标志,来完成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或者说,一个欺骗。他们需要一个理由去下单。而这个理由,就是那个标。
它从来就不是一个理性的问题,它是一个信仰问题。
所以,别问值不值。就问你,信不信。
但能过,就是能过。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