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克萨斯LX“公主版”的消息一出,整个车圈都被“炸”了。如果你问我怎么看待这台粉色芭比涂装的大家伙,我真得反问一句,车子到底图的是啥?型男、女王,甚至公主,这都成了汽车个性化的标签了吗?
先来说说这事儿本身,有多少人第一反应是“智商税加新门路”?有多少人在感叹雷克萨斯也能玩出这么少女心的花样?可等你仔细瞧瞧,官方根本就没参与,是个海外改装作坊给人鼓捣出来的“限定款”。于是,问题来了,这玩意儿到底是谁的需求,是消费者真心喜欢,还是改装商惯着市场的癖好?又或者,真正的“公主们”日常出行真需要一车粉,还带衣柜和镜子?
粉红涂装、星钻LOGO、bulingbuling,这些都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如果你能承受路人100%的回头率。再看那什么“衣柜式尾门”,镜子、抽屉、鞋柜一条龙,恨不能直接在尾箱里摆个妆台。想象一下,路边停了这台车,后备箱一掀,姑娘直接在车里补妆换鞋,对面来人还以为移动房车出门营业了。这种设计真的实用?我有点怀疑。城市里会这么用的人,该不会比所谓“公主”还稀有吧。
外观这一块都承认个性张扬是有市场,谁还没年轻过,谁不爱点与众不同?但承认一件事,个性化一定要靠刷存在感、放大性别特征吗?是不是女生就只能粉色、blingbling,男生就只能暗黑金属拉筋?难怪总有人说,现在消费越来越看重“态度”,但方式方法未免太脸谱化。车企和改装商,是不是应该花点心思看看我们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自嗨一波就拉到?
我就问一句:衣柜式尾门这种设计,除了短暂的新鲜感,你真能天天都用吗?搬家、露营、搬装备,实用性呢?还是说这些创意本来就只卖那种“我有钱、我能任性”的小众土豪,拍拍照、发发朋友圈,满足虚荣心就得了?消费行为到这步,技术革新和趣味之间的平衡,味道总觉得有点偏了。
再说内饰,粉的加白的,还细致到缝线的颜色,四座布局,还专门定制各种置物空间和手提箱。是挺精致,也挺“预算充足”。这就是典型的“做给你看的美”,可真要落地,实际开,真舒服吗?家用场景、商务接待、长途自驾,每一条都塌塌实实,还是停留在高档化妆间的氛围里?要是我是公主,大概率也就是约上闺蜜出去蹦个迪、聚个餐过戏瘾,不可能天天坐着这玩意儿满城晃。
说到动力,大家就不能装不懂了。3.5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电机混动系统,341千瓦最大功率、790牛·米最大扭矩、再配10速自动,全时四驱还带分动箱低速挡,配置这块,典型的“武装到牙齿”。对比外表的粉嫩,其实车底子还是纯爷们儿。真要想撒野越野、翻山越岭,谁还会在乎粉色油漆不油腻脱落,闪钻子会不会路上震碎?你说这是不是一种错位矛盾?外壳和内在,活生生两个自我——有钱有力的猛兽偏生要穿个蓬蓬裙。
我还记得小时候骑自行车,给车把上拴根小辫子,到底有多少人真觉得自己帅了?更多是图个痛快,或者说句好玩儿。而眼下车圈的这些“个性化”,更多是噱头,是资本造梦。名贵、奢华、独特全副武装到牙齿,最后车开出来,就是个社区网红的流动打卡点。到底是车本身的价值,还是消费社会的一次集体表演?车主买单,改装商收钱,外人围观,谁都赚到了热闹。可事后问问自己,这些车是不是真正满足了需求,还是我们被消费主义洗了脑?
我总觉得,汽车本来应该是承载想法的、不张扬也能有力量的,不必非得装满“性别标签”才算潮流。粉色本无罪,blingbling也不是问题,可是给所有女生“只爱粉红”的定律,是多少巧言令色商人的托词。同样,豪车一定跟炫耀捆绑,这更是消费时代的偏执。哪怕是公主,也不见得都要把自个儿家移到后备箱里呀。
那到底,什么才是好的个性化?车子与人的关系,不就是互相成就。你是谁,你开出来的车才是什么样。你追求安全,追求实用,那是一种满足自我;你喜欢大胆、喜欢张扬,那也无妨,就是别让外界的审美、消费的灾风,把你拉得离自己本来太远。我们花钱买的是陪伴我们的交通工具,不是临时舞台秀,更不是别人编好的剧本。
再看这些所谓的公主版,全世界都在玩“定制化”这把刀,从跑车到皮卡,从越野到商务,甚至还有高级老头乐。这就像是给人定做衣服,你要高腰他给你吊带,你要休闲他就非得来套西装。可说到底,需求分两种,一种是真需要,一种是被“营销模板”洗脑需要。公主版是不是后者?至少大多数人看乐呵乐呵就行,真往家里整一台,大概率还是图一时的新鲜和晒朋友圈的虚荣。
说到底,车的归宿,还是落在实用和自我表达之间。你可以喜欢新鲜玩意儿,但最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市场留给个性化的空间很大,但别忘了,不是谁都适合穿裙子,也不是所有梦都非得长满闪钻。我们一起憧憬个性,但别把个性当成唯一标准,更别让“公主”这个词绑架所有女生的想象。
汽修老孟常说:“车好不好,还是看开着舒不舒服,用着顺不顺。”我倒觉得这话特别有道理。生活不就是这样,能陪着你风里雨里的才是真家伙。你要图一乐儿,粉色的没问题,但别让它喧宾夺主,成天拿虚荣戏耍你。
总之嘛,公主版LX出来,我不反感,但我不太会推崇。就像美食那么多,糖葫芦再甜,也管不住一顿正餐。见识一下,是新鲜,天天看天天开,恐怕多数人会觉得腻。我还是喜欢那些看着普普通通,用起来脚踏实地的车。你呢?打开车门想看到装满自己的那一面,还是社会给你的模板?别忘了,有时候能选择平凡,也是自由的一种。
最后送给所有爱车和买车的朋友一句话:别让消费主义替你“化妆”,也别让个性标签替你生活。车再不一样,终归送你前往同一个现实生活。你是你,车只是在路上陪你罢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