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国内车圈闹得挺欢,感觉像是进入了大乱斗。
其实啊,国内的车战已经基本结束了,谁输谁赢,大局已定。
日本车已经败下阵来,未来三年,就要看真正的胜负了。
中国车商们,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
心里应该都有数了吧。
中国的车战已经持续了几年,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
看看份的销售排名,咱们可以说国内的车战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了。
淘汰赛意味着有人要出局,也意味着会有收购兼并。
中国市场挤了那么多汽车品牌,看似正常其实也不正常。
去年一年,表面上看是价格战,其实是技术升级战。
华为赋能车商,比亚迪技术大爆发,再加上小米跨界搅局,一年的时间就把局面给定了。
今年上半年再看看销量榜单,如果半年都卖不到十万辆,那基本上机会就不大了。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大概还有十家左右的车商能留下来。
有人可能觉得还是多了点,但实际上并不多。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强调两个观点一是如果在中国市场胜出,那全球就是你的;二是中国汽车随便拿出一个品牌,在全球都有竞争力。
世界那么大,完全能容得下十家中国汽车品牌共同繁荣。
幸运的是,现在大部分车商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幸的是,还有那么几家完全没有出海的打算。
那就等着前五名越来越强大吧,把后面的市场份额一点点蚕食掉。
过去几十年我们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规律。
所以出海是必须的,应该成为每家中国车商的使命和行动目标。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五月出口总量近二百万辆汽车,同比增长百分之七点多。
前五个月每个月平均出口近四十万辆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出口最猛的还是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售近五十万辆汽车,同比增长百分之一百多啊。
预计将来海外销售将超过八十万辆。
以比亚迪为例来看中国汽车如何布局海外市场呢?
比亚迪最近在巴西举行了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啊朋友们这就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啊现在比亚迪在东南亚欧洲和南美都建厂了这就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主要市场为什么选这几个地方呢除了市场因素以外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紧跟国家大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汽车品牌出海首站就是东盟化语言都相通对中国制造接受程度也高所以在东南亚我们几乎已经把日韩汽车打败了比亚迪去年就拿了好几个国家的销量冠军欧洲市场大购买力强但是欧洲有强大的传统汽车品牌再加上欧盟强势设置了不少障碍所以欧洲打的是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时间南美是另一块热土市场大而且还没有当地强势品牌过去美国和日韩品牌在这里混战了好多年这几年随着国家战略推进南美成了我们的大市场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将覆盖整个南美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本地化生产能解决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面临很多挑战与困难比如前段时间在巴西的乌龙事件但来说中国汽车必须坚决出海全球市场才是我们的星辰大海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