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智己汽车甩出一张王炸。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亲自站台的超级骁遥MAX电池,用三组数据彻底改写增程游戏规则:66kWh行业最大增程专用电池、450km+ CLTC纯电续航、15分钟充电310公里。
传统增程车40度电、200公里续航、1小时快充的“铁三角”被轰得粉碎。
一、痛点爆破:增程车的“三大耻辱柱”被连根拔起
纯电续航短? 智己直接塞进66度电池。
这个容量什么概念? 比理想L7的40.9kWh大了61%,甚至逼近特斯拉Model 3基础版的60kWh。 CLTC纯电续航冲到450公里以上,北京国贸到天津滨海新区能跑个往返还有余电。
90%用户一周通勤被包圆,加油站员工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些车主。
低电量变“病猫”? 纳米级黑科技出手了。
当电量只剩16%传统增程车早就动力腰斩的临界点,这套电池还能爆发出275.5kW功率。 相当于3台2.0T燃油发动机同时满负荷输出,爬坡超车时再也听不到增程器的嘶吼。
“有电龙没电虫”的段子,终于能放进历史博物馆。
充电慢如蜗牛? 800V高压平台+4C超充上场。
268kW峰值功率是传统增程车的3.6倍,200kW起始功率更让充电曲线不再“高开低走”。 实测15分钟补能310公里,比某些竞品快充30分钟充的还多。
用户现在关心的是:楼下咖啡店15分钟够不够喝完一杯拿铁?
二、安全与寿命:把电池做成“传家宝”
正极裹上快离子导体,负极包覆纳米材料,电芯缺陷率压到十亿分之一。
这是什么安全等级? 航天级七重防护:超隔热陶瓷气凝胶像防火毯包裹电芯,双防爆阀随时泄压,热失控预警速度以毫秒计。
宁德时代实验室做过极端测试:钢针贯穿电芯后24小时无明火。
单晶三元材料成为寿命密钥。
普通三元锂循环500次容量衰减20%,这款电池循环后颗粒完整性保持超90%,寿命延长50%以上。 配合66kWh大容量,月均充电次数从12次锐减到4次。
车主省下的不仅是时间按每次充电30元计算,十年能省近3万元。
三、宁德时代两次注资背后的阳谋
2024年Q1宁德时代首次入股智己,Q3又追加投资。
电池巨头为何如此急切? 看看研发模式就懂了:这不是简单的甲方乙方买卖,宁德出最新电芯技术,上汽贡献独家电池包结构,双方工程师在同一个实验室调了18个月参数。
当别家还在为电池规格吵架时,他们已共享专利池。
四、增程车摘下“过渡技术”的帽子
450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什么?
长三角用户每周往返沪杭不用一滴油,珠三角广深通勤者彻底告别加油站。 增程器沦为“应急设备”,纯电使用比例从30%飙升至90%。
用户用脚投票:预售24小时的智己LS6订单里,76%选了超级增程版。
800V超充正在改写补能逻辑。
传统增程车快充功率卡在80kW,骁遥MAX的268kW让特斯拉V3超充(250kW)都相形见绌。 200kW起始功率当别人充电功率越充越慢时,它从10%到80%全程维持超高速。
充电APP显示:同样充50度电,它比某增程标杆车型少花38分钟。
五、战场已转移到用户体验层
宁德时代给智己LS6的电池包开了“小灶”。
通过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CTC 2.0),省去传统模组空间,66度电池比同级薄了15%。 后排乘客突然发现:脚下凸起消失了。
某竞品工程师拆解后苦笑:“为了塞40度电,我们连备胎坑都占了。 ”
8月15日上市的智己LS6将成试金石。
其纯电版去年曾创下单月万台销量,如今增程版直接把起售价拉低到23万。 更让对手窒息的是配置:全系激光雷达+Orin X芯片,却比理想L6便宜4万元。
销售培训手册上印着醒目提示:“客户问续航时,直接打开充电地图展示3公里内超充站。 ”
六、行业洗牌从参数表开始
某新势力连夜召开产品会。
原计划2026年量产的80kWh增程电池,被要求提前到明年Q1;另一家则把800V平台优先级提到最高。
供应链传来消息:宁德时代4C电芯订单暴涨300%,某二线电池厂被迫降价30%抢单。
充电运营商最先嗅到商机。
特来电宣布年内新建500座800V超充站,蔚来能源向第三方开放超充桩。 最焦虑的是加油站如果增程车每月只加一次油,他们的便利店生意怎么办?
二手车市场已现连锁反应。
某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搭载40kWh电池的增程车型,挂牌价一周内下跌5%。 车商在直播间反复强调:“别看电池小,城市代步绝对够用! ”弹幕飘过一行字:“450公里出来之后,谁还买200公里的?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