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

重庆、北京,南北遥相呼应,长安汽车(000625.SZ)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重组消息早有传闻,但这一次,终于实锤了——公告上白纸黑字,关于兵器装备集团的分立、关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诞生、关于重组协议的签订,每一步都清晰得扎眼,也复杂得让人愣住。

工商登记手续已在7月底完成,这意味着兵器装备集团分成了两块——一边是存续下来的兵器装备集团,另一边是新设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个老牌央企的“二次创业”,一场看似顺理成章,其实暗藏博弈的分家。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这场分立,采用的是存续分立的方式,兵器装备集团不死不灭,主体资格依然保留,同时新生的中国长安也有了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两个“巨无霸”从此各走各的路,背后操盘手还是国务院国资委。

分立前兵器装备集团的注册资本高达365.65亿元,分立之后,原集团缩水成165.65亿元,而新成立的中国长安则拥有200亿元的注册资本,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更像一场力量的再分配,谁多谁少,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这次分立没有涉及价款支付,也就是说,纯“内部操作”,没有明面上的金钱交易,只有资产和股权的重新划分,兵器装备集团、中国长安共同对原集团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除非债权人另有约定,这种处理方式,既防止了利益纠纷,也保证了债务不悬空,稳住了局面。

这事儿的关键还在长安汽车的股权变化,分立前,兵器装备集团一口气拿着将近40亿股长安汽车股份,占了总股本的39.69%,另有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也被分到了中国长安名下,这一步,直接改变了长安汽车的控制权结构。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中国长安被赋予的新身份很明确,就是要成为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这不仅仅是一次公司架构的调整,更是中国央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又一记重拳,长安汽车被寄予厚望,要做强做优做大,哪怕是逆风,也要冲在前列。

这一切的推进节奏相当快,回溯时间线,其实早在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就收到了兵器装备集团的通知,说集团正在和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之后的每一步都踩得很准,没有拖泥带水——6月4日,兵器装备集团又收到了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正式通知,明确要对集团实施分立,汽车业务单独成立一家中央企业,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这场分立还不算完美收官,目前还需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这笔交易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批准,辰致汽车科技集团的股权变更登记和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过户登记也都还在路上,手续齐备之前,一切都还有变数。

有人说这是央企之间的“自家人过年分灶吃饭”,也有人觉得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制造业整体战略调整的一个缩影,谁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已经不是靠老路子能混下去的,必须要有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更灵活的运作机制。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中国长安的成立,其实也是一次产业链重塑,国资委在背后控场,兵器装备集团做减法,中国长安做加法,长安汽车要往国际市场冲,走出去的路子就得更干脆、更有决断力,这场调兵遣将,既是主动应变,也是被动求生。

有人担心,央企分立会不会让资源分散、效率降低,也有人期待,这样的调整能让企业更加灵活、高效,毕竟市场变化太快,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未来中国长安会不会真如设想那样,成为世界一流,还得等时间来检验。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每一次大调整,都是一次风险和机遇并存的考验,长安汽车和中国长安的命运,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表面平静,内里波涛汹涌,2025年7月的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凡。

央企分立,权力重组:2025长安汽车股权大变局现场-有驾

市场的目光都在看,监管的手还没有松,长安汽车能不能借这次结构重组真正完成蜕变,能不能带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走上全球舞台的C位,答案还得等下一次公告揭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