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过日子,很多人都离不开电动车,方便、省钱,穿街走巷特别灵活。
但是,说到给电动车充电,估计不少朋友心里都有一本算不清的糊涂账。
最常见的一个疑问就是,我这车子在小区楼下的充电桩上插了整整一个晚上,差不多八九个小时,怎么第二天骑起来感觉电还是虚的,跑不了多远就亮红灯了?
按理说,睡一觉的时间,怎么也该把电喂饱了吧?
这事儿琢磨起来确实让人有点窝火,感觉自己要么是被车子给“骗”了,要么就是被充电桩给“坑”了。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要想搞明白为啥八小时还没充满,咱们得先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一辆电动车,正常情况下充满电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这可不是凭感觉猜的,它背后有一套非常简单的科学计算方法。
你可以把电动车的电池想象成一个空水池,把充电器想象成往水池里灌水的水管。
那么,灌满这个水池需要多长时间,就取决于两件事:一是水池子有多大,也就是电池的容量(单位是安时AH);二是水管子有多粗,也就是充电器的充电电流有多大(单位是安A)。
所以,理论上的充电时间,大致上就是用电池的容量除以充电器的电流。
不过,因为充电过程不是百分之百高效的,总会有点能量损耗,而且最后阶段需要小电流慢充来确保完全充满,所以我们通常还要在这个结果上再乘以一个1.2左右的系数。
咱们拿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电动车来实际算一下,你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种是最大众化的,很多人代步用的48伏20安时电池的电动车。
这种车子原装的充电器,电流一般是3安。
套用咱们刚才说的算法:20安时除以3安,再乘以1.2,算下来正好是8个小时。
你看,不多不少,刚刚好。
第二种是跑得稍微远一点的,比如60伏20安时的电池,它的充电器电流会大一些,通常是4安。
咱们再算一下:20安时除以4安,再乘以1.2,结果是6个小时。
比第一种还要快。
第三种是续航能力更强的,比如一些外卖小哥用的72伏32安时的“大电驴”,它的电池容量大,充电器也更猛,电流能到5安。
算下来:32安时除以5安,再乘以1.2,大约是7.6个小时。
你看,就算是这种大容量的电池,在8个小时之内也完全能充满了。
从这些实打实的计算结果来看,无论是哪种主流的电动车,只要用的是和电池相匹配的原厂充电器,充电时间基本都在8小时以内。
很多电动车品牌的说明书,比如像雅迪这样的,都会明确告诉你,充电时间请控制在8小时内,如果长时间过充,电池就容易发热鼓包,寿命会大大缩短,甚至有安全隐患。
这就奇怪了,既然科学计算和厂家建议都说8小时足够了,那为什么我们现实生活中,在小区公共充电桩上充电,经常会感觉时间被无情地拉长了呢?
甚至有车主抱怨,自己的48伏车子充了12个小时,指示灯都还没变绿。
这背后的原因,说出来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既无奈又气愤,其实就是两个字:利益。
小区里那些扫码充电的充电桩,它的收费模式是关键。
绝大多数这类充电桩,都不是按照你实际充了多少度电来计费的,而是按照你占用了充电口多长时间来计费的。
这就好比你去停车场停车,人家是按小时收你的停车费,而不是按你车子占了多大地方来收费。
在这种规则下,作为充电桩的运营商,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当然是你的车子能尽可能久地插在上面。
你充电的时间越长,他能收到的费用就越多。
为了实现这个“拉长时间、增加收入”的目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运营商就会在背后动一些手脚。
最常见的手段,就是私自调低充电桩的输出电流。
本来你的车子应该用3安的电流来充,8小时就能充满,他偷偷在后台把电流给你限制到1.5安甚至更低。
还是用刚才那个水池和水管的比喻,他把原本应该哗哗流水的大水管,给你换成了一根滴滴答答出水的小吸管。
这样一来,充满同样大小的水池,时间自然就要翻倍,可能需要12个、15个小时甚至更久。
你的充电时间被延长了,运营商的钱包也就更鼓了。
你以为你是在为电池充电,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钱是花在了无谓的等待时间上。
这种做法不仅让你多掏了冤枉钱,更严重的是,它对你的电池是一种持续的伤害。
这种长时间的低电流充电,会让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活性降低,容易产生结晶,堵塞电离子的通道,结果就是电池容量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耐用,续航里程眼瞅着往下掉。
本来能用三年的电池,可能一年多就报废了。
这笔账算下来,真的是亏大了。
花更多的钱,买来了更差的充电体验和一块提前衰老的电池,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对小区的充电桩是又爱又恨,宁愿自己想别的办法,也不想再当这个“冤大头”。
当然,很多人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心里有气,可能会选择一些极端的充电方式,但在这里必须给大家敲响警钟,有些做法的危险性,远比多花几块钱充电费要严重得多。
第一种绝对禁止的,就是从自己家里拉一根长长的插线板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飞线充电”,或者把电动车推到楼道、甚至自己家里充电。
这种行为极其危险,因为家用的插线板和电线,它的设计标准是给电视、冰箱这些小功率电器用的,根本承受不了电动车充电时那种持续的大电流。
时间一长,电线和插座就会严重发热,非常容易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新闻里那些电动车在楼道里爆燃,瞬间火光冲天的悲剧,几乎都是这么来的。
这已经不单单是素质问题了,更是违法行为。
现在全国各地消防部门都在严查,一旦被发现,罚款是小事,万一真的引发了火灾,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第二种需要极力避免的,是一些会严重损伤电池的坏习惯,尤其是在夏天。
比如,刚骑着车子跑了很远的路回来,电池本身就很热了,这时候千万不要马上就插上充电器,让它先自然冷却半小时以上,等于是让它“喘口气”。
同理,刚充满电,充电器刚跳绿灯,电池也处在温度较高的状态,也别立马就骑上车去跑长途,让它也稍微“冷静”一下。
还有就是,不要把车停在大太阳底下暴晒着充电,高温是电池寿命最大的杀手,这样做等于是在给电池“火上浇油”,会急剧加速电池的老化。
频繁使用路边那种号称“10分钟充满”的快速充电站,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种超大电流的充电方式,就像是给电池打强心针,偶尔应急可以,如果经常使用,你的电池会比别人提前好几年“退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