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

七月末的重庆,热得像个蒸笼。那天去长安基地看第四代逸动下线仪式,一路上手机导航都快被晒黑了。厂区外面聚着不少媒体和本地车友,有人还拉着横幅拍照,说是“见证新央企第一枪”。其实现场气氛挺松散,大家一边聊着老逸动的事儿,一边等新车揭幕。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说起来,这十几年中国轿车市场变得太快。2011年我刚毕业,那会儿自主品牌轿车基本没啥存在感——买家用还是认合资,大街上到处都是熟悉的标志、丰田、本田标。一位邻居老刘当时买了台初代逸动,还被小区里的人嘲笑“图便宜”。可现在呢?谁还敢随便说国产不行?

翻回头看,这款卖了13年的国民家轿,到底靠什么站稳脚跟?有次洗车房闲聊,一个开过三代逸动的大哥说:“你别光看外观,每一代换下来,其实最值钱的是它那个蓝鲸动力。”他自称跑高速多,经常往返渝贵线,“百公里油耗不到六个油”,比他表弟那台同级日系省心多了。而且这发动机据他说就没出过大毛病,顶多偶尔火花塞积碳,他自己拆下来清理一下,又能跑几万公里。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完美。有个群友去年提的新款,说副驾驶座椅加热开关藏得太深,每次老婆要用都找半天;还有人吐槽原厂轮胎偏硬,在重庆绕城高架遇上下雨天打滑。他后来索性换成米其林PS4,说抓地好很多,就是贵点。

今年这第四代刚出来,就有人在群里晒配置单。听销售顺嘴一提,新版主打智能化升级——比如搭载那个DeepSeek AI语音助手,据说识别四川话也行(我试了一句“今朝吃火锅没得?”倒真能反应)。中控屏幕尺寸大了一圈,但有师傅提醒过:夏天地板温度高,中控附近容易发烫,用久了最好贴膜防止老化。这种细节,以前没人在意,现在用户越来越挑剔,都盯着这些小地方问东问西。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技术参数那些事,我向维修师傅打听过。他们讲,这次发动机喷油压力搞到500Bar,不懂原理但听起来就唬人。据一个修蓝鲸机头的小哥讲:“动力强是真强,不过要注意定期换正品滤芯,不然雾化不好,高压泵容易磨损。”身边有老司机实际测过,从南岸加满油一路到成都郊县还能剩两格,比之前那批车型耐跑些。但话又说回来,新手司机经常忘记检查胎压报警系统,有一次差点把轮毂磕废——这种低调安全配置其实很救命,只是平时不显山露水罢了。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关于空间和舒适性,我亲戚家的二娃每周末都坐后排去学钢琴,她妈夸后排腿部空间宽敞,比以前他们家的飞度舒服多啦。不过座椅填充偏硬,小孩睡觉时间长会喊屁股麻。我帮忙查资料才发现,这一代用了方舟笼式结构,碰撞成绩不错,可惜宣传时候只字未提。有意思的是,有些冷门功能,比如主驾玻璃升降带延迟关闭,下雨停车不用急慌慌关窗户,小细节做得挺贴心,但很多第一次用的人根本不知道,还以为坏掉卡住咧!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还有件趣事:前年某次朋友聚餐,我们仨分别开不同年代的逸动车型来蹭饭,被保安调侃成“三兄弟齐聚”。仔细对比才发现,从早期模仿合资,到现在智能互联、内饰质感提升,每一步变化都有痕迹。甚至有人专门收集历年限量色号涂装,说旧版金属漆更耐刮,现在流行亮面灰但补漆费劲。这种只有铁粉才懂的小众八卦,在官方介绍里永远不会出现,却构成生活里的真实体验碎片。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如今长安正式挂牌成为直管央企,对我们普通用户其实最直接影响还是售后网点和配件供应。不少修理铺老板私下议论:“以后零件进货渠道可能更规范,但价格估计涨不了多少。”前阵子市区一家授权店还免费帮我检测底盘胶套磨损,说是响应集团‘服务升级’政策。我倒觉得,只要像这样踏踏实实做产品,把售后做好,让大家买得放心、养护省心,比啥噱头广告都有用处。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至于未来嘛,会不会再出混动车型或者纯电版本?坊间传闻不少,不过销售顾左右而言他,只让关注公众号推送。我想,无论怎么变革,对于多数家庭一辆靠谱、省心、不闹脾气的A级家轿,总归还是日子里的顶梁柱吧。不抢风头,也不怕岁月催老,该陪伴的时候就在身边,不声不响撑起柴米油盐的小幸福——或许这就是十三年来无数普通家庭选它留下来的原因吧?

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家轿新阶段起步记-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