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打死不买这5种车!配置坑钱又难用,新手避雷必看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辛苦攒了好几年的钱,谁都想买到一辆称心如意、开着舒坦的好车。

可一走进汽车销售店,面对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介绍,很多人就容易犯迷糊。

各种听起来特别高级、特别有科技感的配置,似乎不选就跟不上时代了。

老司机打死不买这5种车!配置坑钱又难用,新手避雷必看-有驾

但实际上,很多看似光鲜亮丽的配置,在咱们日常用车当中,不仅用处不大,甚至还会带来不少麻烦和额外的开销。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们,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门道,他们选车,往往会刻意避开一些华而不实的配置,把钱花在真正有用的地方。

咱们先来说说那个几乎成了“高档车”标配的全景天窗。

销售人员总会告诉你,这玩意儿能让车里显得特别敞亮,空间感十足,带家人朋友出去玩,白天看蓝天白云,晚上看星星,多有情调。

听着确实很美好,但现实往往是另一回事。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夏天。

咱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夏天都是高温暴晒,车顶从铁皮换成了一大块玻璃,这就好比给车子盖了个温室大棚。

别看它有一层薄薄的遮阳帘,但在烈日底下,那点遮挡作用微乎其微。

有实际测试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暴晒,带全景天窗的汽车,车内温度要比普通车顶的高出好几度。

一上车,整个车厢就像个烤箱,空调得开到最大才能勉强降温,油耗或者电耗自然也就上去了。

再者,就是漏水的风险。

天窗的密封全靠一圈橡胶条,新车的时候还好,可经过几年风吹日晒雨淋,橡胶老化是迟早的事。

一旦密封不严,外面下大雨,车里可能就跟着下小雨,顶棚内饰洇出一片水渍,看着就糟心。

去修理吧,这可不是小钱,疏通排水管还好,要是更换密封条,费用动辄上千,实在不划算。

老司机打死不买这5种车!配置坑钱又难用,新手避雷必看-有驾

很多车主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天窗,却要为它承担这些潜在的风险和成本。

说完了天窗这个看得见的“坑”,咱们再聊聊一个看不见,但用起来同样闹心的功能——自动启停。

这个功能的初衷是好的,在等红灯或者短暂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从而节省燃油,减少排放。

听起来很环保,很智能。

但在咱们国内,尤其是大中城市,上下班高峰期的路况是什么样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走走停停,堵车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自动启停就显得特别“神经质”。

你刚踩下刹车,车停稳了,发动机“噗”一下熄火了。

可零点几秒后,前车往前挪了一米,你又得赶紧抬起刹车跟上,发动机又“嗡”的一声启动,车身还伴随着一阵抖动。

在拥堵路段,车辆就在这样不断的“熄火-启动”中反复折腾,不仅驾驶体验极差,让人心烦意乱,对发动机和电瓶也是一种持续的损耗。

更关键的是,它省油不省钱。

自动启停系统需要搭配专门的AGM或者EFB电瓶,这种电瓶的价格比普通电瓶要贵上好几倍,一块动辄两三千元。

而频繁的启停工作,会大大缩短电瓶的寿命。

我们来算一笔经济账,就算自动启停百公里能帮你省下半升油,一年下来省的油钱可能也就几百块,可两三年后换一块昂贵的启停电瓶,省下的油钱全搭进去还不够。

所以,很多老司机一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功能给关掉。

老司机打死不买这5种车!配置坑钱又难用,新手避雷必看-有驾

接下来要说的是换挡拨片。

这个安装在方向盘后方的小拨片,看起来确实很有赛车的范儿,给人的感觉特别运动。

很多并非运动取向的家用车,也把它作为高配车型的卖点之一。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车主来说,这个配置的实际使用率低得可怜。

在城市里开车,我们追求的是平顺和便利,一个D挡走遍天下是常态。

现在的自动变速箱已经非常智能,你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只要深踩油门,变速箱自己就会迅速降挡,响应比大多数人手动操作要快得多、准得多。

真正需要用到手动模式的场景,比如下长坡利用发动机制动,使用挡杆操作也完全足够,甚至更符合操作习惯。

换挡拨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装饰品,为了这个一年也用不上一两次的“摆设”,去多花几千块钱升级到高配车型,实在是没有必要。

再谈谈车内的真皮座椅。

一提到真皮座椅,很多人就会联想到“豪华”“高档”。

但实际体验下来,如果没有座椅通风和加热这两个功能的配合,真皮座椅的舒适性可能还不如 качественные的仿皮或者织物座椅。

它的缺点非常明显,就是“冬冷夏热”。

夏天,车子在太阳下停放一段时间,黑色的皮质座椅表面温度能高到烫屁股,坐上去的一瞬间那叫一个“酸爽”。

冬天,它又变成了冰冷的铁板,一坐上去寒气逼人。

而且,真皮座椅还特别“娇气”,需要定期清洁和上油保养,否则时间长了容易因为干燥和摩擦而产生裂纹,影响美观。

老司机打死不买这5种车!配置坑钱又难用,新手避雷必看-有驾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国产车企使用的高级仿皮材料,在观感、触感和耐用性上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不仅好打理,而且成本更低,舒适性也并不差。

所以,与其追求一个“真皮”的名头,不如选择一套带有通风加热功能的座椅来得实在。

最后,我们来聊聊大尺寸轮毂。

不可否认,大轮毂配上扁平比较低的薄轮胎,确实能让车子看起来更精神、更具运动感,视觉效果非常好。

但这份“帅气”的背后,是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的。

首先就是舒适性的牺牲。

轮毂越大,轮胎的胎壁就越薄,轮胎吸收和过滤路面颠簸的能力就越差。

这就意味着,你开车时会感觉到路面更多的细碎震动,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车身的跳动会非常明显和生硬,影响乘坐舒适性。

同时,薄胎壁也更容易在遇到坑洼时发生鼓包甚至爆胎,轮毂也更容易被磕伤。

其次是高昂的使用成本。

尺寸越大的轮胎,价格就越贵,而且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一条18寸的轮胎可能七八百块,而换成20寸或者21寸的,一条可能就要两千块以上,换一套胎的差价就非常可观了。

此外,更大更重的轮毂还会增加车辆的簧下质量和滚动阻力,直接导致油耗或电耗的增加。

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效果,却要牺牲舒适性,并承担更高的轮胎更换和燃油成本,这笔账算下来并不划算。

总而言之,汽车厂家为了区分高低配车型,营造产品的高级感,会推出很多看似诱人的配置。

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车时一定要保持清醒,从自己的实际用车需求出发。

像车身稳定系统(ESP)、倒车影像和雷达、座椅通风加热、自适应巡航这些能够在安全、便利和舒适性上带来实质性提升的配置,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花钱去选择的。

别再被那些华而不实的营销噱头迷惑了双眼,理性消费,才能买到一辆真正适合自己、省心又实用的好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