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年检又整了个活儿,叫什么“三增六减”。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特别科学,特别为我们着想。但讲真,每次看到这种一本正经的改革,我就想笑。你以为是减负?其实是换个姿势继续折腾你,顺便看看谁不老实。不装了,摊牌了,年检的本质就是一场大型服从性测试,现在只是测试的科目变了而已。
先说那个新增的轴距检测,这玩意儿坏了菜了,简直就是对着所有改装车爱好者的天灵盖来了一记雷电法王杨永信的十万伏特。以前,总有那么些精神小伙,觉得把车趴在地上,轮子歪成外八字,再配个比脸还大的尾翼,就是JDM的灵魂附体。你开着这么一辆“压缩毛巾”上路,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是藤原拓海,准备在秋名山漂移。
但你以为你在玩《头文字D》,结果车管所的大爷觉得你在玩《道诡异仙》,看你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即将坐化的心素。他根本不关心你的姿态有多帅,你的数据有多炸裂,他只关心他的测量尺放上去,那个数字会不会超过5%。你跟他讲情怀,他跟你讲法规,你跟他讲信仰,他跟你讲数据。这不就是鸡同鸭讲,典中典吗?最好的改装,就是不出改装件。
然后是轮胎花纹检测,这个我必须给个好评。因为我真的见过太多心比天大的司机,车胎磨得跟光头强一样,还在高速上玩闪电战。他们总觉得,爆胎这种事,是玄学,是命运,跟轮胎花纹没有半毛钱关系。直到车在高速上跳起了华尔兹,他们才开始思考人生。官方说不能低于1.6毫米,还贴心地教你用一元硬币去比。这个操作就非常接地气,非常老干部,非常不互联网。我喜欢。因为对于广大连游标卡尺是啥都不知道的用户来说,掏出一块钱硬币,就是他们对科学最朴素的理解。这比你跟他讲什么三电系统、激光雷达靠谱多了。
说起来,我上次自己换备胎,拧螺丝拧得满头大汗,感觉腰都要断了。人到中年,真的不能跟腰子过不去。
接下来,就是这次改革的灵魂所在——取消动力检测。这个我必须得说两句。我,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眼睁睁看着检测员小哥一脚油门把我的小破车干到五千转,发动机发出那种垂死的悲鸣,我的心都在滴血。那感觉就像是把你家养了多年的老狗送去兽医那,结果兽医二话不说先给它来了个电击治疗,还问你“看,是不是精神多了?”精神个屁啊!妈的,想起来就来气!
你一辆家用车,平时就买菜接娃,最高转速可能都没上过三千。结果每年都要被拉到那个被称作“检测站”的渡劫台,强行给你来个渡劫飞升,发动机的任督二脉都要被捅穿了。现在取消了,属于是放大家一条生路,功德无量。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年检比作渡劫飞升,可能有点夸张,但那种忐忑和不安,真的没差。
但是呢,取消大灯检测这事儿,我又觉得有点草率。尤其是对那些老车车主,比如我同事那辆2012年的卡罗拉,车灯亮度已经不是黄不黄的问题了,那是薛定谔的亮,亮不亮全看缘分。现在不检测了,他反而慌了,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害怕。有时候觉得他们管得太宽,有时候又觉得他们撒手不管了,就很矛盾。这就好比一个严厉的班主任突然跟你说,以后不查作业了,你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怀疑他是不是要搞期末总清算。
更有意思的是各地的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北京那边还在用肉眼看底盘,主打一个“赛博朋克靠瞅”。广东那边已经上了底盘扫描仪,三体人看了都得喊一声专业。你说这标准统一在哪了?统一在收费上了。这就是现实,你必须接受现实。
所以,这新规到底是省心还是添堵?
跑网约车的王师傅算了一笔账,省了两次检测费,但万一轮胎因为磨损超标,得提前换,里外里可能还亏了。这种纠结,才是大多数普通车主最真实的写照。我们不关心技术,不关心政策的宏大叙事,我们只关心口袋里的钱,和下一次去检测站,会不会又被告知“不合格”。
说到底,年检改革的本质不是为了让你更省心,也不是为了让你更安全。它的本质,是让你明白一件事:你的车,终究不是你一个人的车。你只是个临时的驾驶员,真正的车主,是那本红头文件。悟了吗?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