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上车加速,续航飙到1000km,10万家用车真能普及

你绝对不敢相信,就在前段时间,合肥街头一辆闪着液态金属光泽的奇瑞测试车成了焦点。有工程师当众剪下了电池的一角,结果呢?没漏液,没起火,车灯还亮着,车子照样能跑!这一幕被人拍下来直接火遍了全网。

没错,车上清晰标着“全固态电池”几个大字。这意味着什么?新能源车的安全革命,可能真的已经走到我们身边了。

全固态电池上车加速,续航飙到1000km,10万家用车真能普及-有驾

说到全固态电池,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是还在实验室里吗?但现实是,它已经悄悄驶上了公共道路。奇瑞那台测试车据说是猎风高性能智能猎装车,不仅看着像“液态金属”成型,还藏着400Wh/kg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组,CLTC续航直接突破1000公里,就连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环境下,续航保持率还能有85%。

而且不只是奇瑞,奔驰,宝马也在紧锣密鼓地测试自家的固态电池车型。奔驰测试的固态电池甚至据称达到了45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同样实现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这场无声的竞赛显然已经拉开了序幕。

全固态电池上车加速,续航飙到1000km,10万家用车真能普及-有驾

为什么车企纷纷押注全固态电池?原因很简单,它几乎解决了当前电动车的两大核心痛点,安全和续航。现在的液态锂电池,依靠液态电解液来传导离子,一旦电池包破损,电解液容易泄漏,短路起火的风险不小,尤其在高温天气下更让人担心。全固态电池则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解液,材料可能是陶瓷,玻璃或高分子聚合物。

这种结构不仅不易泄漏,还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外力冲击。就像奇瑞那个被剪掉一角的电池还能正常供电,这种安全性能是传统锂电池根本无法比拟的。对于有家庭的车主,或者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这种安全感可能比多一百公里续航更有吸引力。

全固态电池上车加速,续航飙到1000km,10万家用车真能普及-有驾

续航方面,主流电动车目前通常在500-700公里范围,长途出行常常需要规划充电,遇上节假日,服务区充电排队的场景屡见不鲜。而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轻松突破350Wh/kg,甚至更高,让续航里程站上1000公里大关。这意味着从北京到上海,中途可能只需要补一次电,甚至一次就能搞定,体验已经逼近甚至部分超越了燃油车。

当然,全固态电池的优势还不止这些。它的循环寿命也更长,理论上可超过3000次,低温性能也更优。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其颠覆性的竞争力。

虽然全固态电池看起来很美,但眼下要想开回家,恐怕还得等等。明年的固态电池车型,如奇瑞新纪元ET,宝马i7等,预计将主要集中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核心原因在于成本,目前全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比传统液态锂电池高出30%-50%。这样的成本,如果装在10-15万的家用车上,车企很可能亏本,消费者也难以接受高昂的售价。

全固态电池上车加速,续航飙到1000km,10万家用车真能普及-有驾

所以车企的策略很明确:先从高端市场切入,用较高的售价覆盖成本,同时树立技术高端的品牌形象,为后续技术下放铺路。

那么,全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时候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行业普遍认为,到2026-2027年,随着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的固态电池产能提升,产业链逐渐成熟,成本会开始下降。届时,全固态电池可能会先应用到20万级的中端车型,再逐步普及到15万以下的家用车市场。

全固态电池上车加速,续航飙到1000km,10万家用车真能普及-有驾

普通人想买到平价的固态电池车型,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面对全固态电池的来袭,现在想买车的消费者该怎么办?如果你预算充足,追求极致的续航和安全体验,那么明年上市的固态电池车型值得关注。

但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台10-20万的家用车,满足日常通勤和短途出游,那么现有的液态锂电池车型其实已经足够,并且价格还在持续下降,部分车型还有补贴,性价比不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