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刚刚公布的 10 月交付数据里,70289 台的数字让不少人直呼意外,这个同比增长超 84% 的成绩,刷新了品牌自己创下的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要知道就在几年前,这个品牌还在为首款车型 S01 的生产资质发愁,如今却能在单月把近 3 万台 SUV 家族车型交到用户手上,C10、C11、C16 三款车型订单全部过万的表现,确实耐人寻味。
很多人好奇零跑的增长密码究竟藏在哪里,看看 D19 这款新车或许能找到答案。作为行业内首个把增混电池做到 80 千瓦时以上的车型,它搭载的宁德时代超混体系电池直接打破了技术常规 —— 在同一电芯里融合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材料,既保留了磷酸铁锂的高安全性,又拿到了三元锂的高能量密度。这种创新带来的实际效果很具体,增程版 500 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用不上油;3C 峰值充电速度下,15 分钟就能从 30% 充到 80%,补能效率和燃油车加油相差无几。
更有意思的是 D19 的 V2G 反向供电功能。在用电高峰时段,用户可以把车里多余的电量返销给电网,按照每度电 0.5 元计算,每天售电 40 度的话,电池全生命周期内预计能创造超过 7 万元的收益,这笔钱差不多能覆盖多年的保险和充电费用。这种 “用电赚钱” 的模式,让电动车从单纯的出行工具变成了移动储能站,这也是不少家庭用户关注它的重要原因。
零跑一直强调 D19 是冲击 30 万元价位的产品,但了解这个品牌的人都清楚,“惊喜价格” 几乎是它的标配。从早期的 C11 增程版 14.98 万元起售,到后来 B01 车型 8.98 万元的起售价,零跑的 “半价策略” 从来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创始人朱江明曾直接把车型称为 “半价 Model 3”,这种定价逻辑背后是全域自研体系的支撑 —— 从软件到硬件、从零部件到整车,自主研发和制造让成本控制有了更大空间,比如自主封装的电池包就能比外购降低约 10% 的成本。
这种成本优势在 D19 上同样有所体现。虽然搭载了领先的电池技术,还提前满足 2026 年即将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新国标,但按照零跑过往的定价策略,最终上市价格很可能会比同级别车型低上一截。毕竟就连 50 万内销量最高的 6 座 SUV C16,也是靠着精准的定价和空间设计,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除了 D19,零跑在 11 月还有不少动作。Lafa5 已经确定将于 11 月 7 日开启预售,上市时间则瞄准了广州车展期间。这款车型目前还没有太多详细信息流出,但从零跑近期的产品节奏来看,它大概率会延续高配置、高性价比的路线,或许会在智能驾驶或座舱交互上带来新的亮点。
更让人期待的是全新 A 系列的首款车型 A10,这款定位智能精品长续航 SUV 的车型,将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从命名来看,它应该是主打通勤代步的细分市场,这也意味着零跑的产品矩阵正在向更多元的方向延伸。从 C 系列的 SUV 到 D 系列的高端车型,再到 A 系列的精品小车,零跑正在用不同定位的产品覆盖更多用户群体。
销量数据的背后,是零跑在供应链和生产端的持续发力。2024 年 10 月,零跑达成了第 50 万辆整车下线的里程碑,从 40 万辆到 50 万辆仅用了 100 余天,这个速度在新势力车企中相当亮眼。在手订单突破 4.2 万份的现状,也让它接下来的交付量有了足够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