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规实施,重量放宽,改装受限

这次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正式实施,老百姓可能感觉还没啥动静,其实它对大家生活影响不小。咱们国家用电动车的人是真多,4亿保有量呢,这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能见着一辆。电动车现在已经是普通老百姓上班、接娃、买菜的交通工具,很多人甚至靠它跑快递、送外卖过日子。新标准一出,说白了,不管买车、卖车、造车,还是骑车,都得关注点啥。

这回新规有几个变化,咱们用大白话解读一下,和以前有啥不一样,老百姓得注意啥,别到时候稀里糊涂吃了亏。

首先,车身重量放宽了。以前铅酸电池的电动车,最多只能做55公斤,新规一出台,整车最大能做到63公斤。这8公斤看似不多,其实厂家能装上更大的电池,电动车续航一下子就能提升不少。以前你骑电动车,开个40公里就得找地方充电。现在,只要厂家把电池做大,续航可以拉到70公里不用停——上班族、送快递的可得实惠了,不用整天惦记充电,大大方便了生活。

但是,塑料件的限制却更严了——整车的塑料不能超过总重量的5.5%。这意思就是说,以后电动车刹车把、外壳啥的都得用铁制、铝制或者别的材料,用塑料太多就不合规。塑料不用自然更结实,但成本肯定涨,厂家没法偷工减料。结果自然就是电动车价格往上冒——这对想买便宜车的人来说不是啥好消息。不过话说回来,车用铁皮多了,耐用性和安全性也跟着上去了,掉皮摔碎的情况也能少些。

另一个挺受关注的变化是,对于电动车的防篡改要求。这一波算下狠心了,电池、控制器、限速器要一车一池一充一码。说白了,就是厂家装完之后,普通人甚至修理铺也很难再拆开改装啥,比如换个大电池、改个电机让速度更快。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老百姓图速度,玩命改动力,出事故了谁负责?国家借这新规,想让大家骑得安全。这下以后“改装一族”怕是要汗颜了。

还有就是北斗定位的问题。以前骑电动车只有GPS,有些甚至都没定位系统。现在只要是快递、外卖这种经营用的电动自行车,都得配北斗定位。这样可以随时定位车的位置,防止偷车,管理也方便。但咱们普通老百姓买个上下班代步车,国家没硬性要求非装北斗,这块倒算是考虑周到。想要定位车子自己可以加,没兴趣就不用管。

再说限速和断电问题。老百姓买电动车,最关心的其实就是速度和动力。这次新规明确了电动机技术标准:啥参数啊、什么电压啊,都限制好,确保再怎么踩电门,最快就是25公里每小时。哪怕你技术再高想“破解”,一但车速上了25公里,电机直接断电。这可真的下了狠手,今后谁还想“四处飞驰”,恐怕得死心了。以前改电摩的那些小哥,日子紧了。

还有个挺实用的变化,就是脚蹬可以取消了。以前不管用不用,电动车都得带脚蹬,这玩意儿有时候真是“画蛇添足”。有电谁还踏脚蹬?而且蹬起来硌脚,裙子卷进去风险又大——真是多余。现在新规可以不要脚蹬,厂家不用白花钱做个不实用的装置,骑车的人也安全些。这算是很体贴的改变,大家应该都舒服不少。

值得注意的还有啥没变。比如锂电池车还是只能55公斤,限速照旧,电机还是不超过400瓦。这些是老百姓最在意的性能参数,现在防篡改技术又一加,以后体感更强、动力更猛的电动自行车基本买不到了。市面上一些“赛电摩”动力强劲的电动自行车,留给大家的日子不多了。

另外,对于大家关心的旧电动车还能不能买——现在明说了,只要是今年8月31号以前生产的旧国标电动车,允许卖到11月30号。也就是说,想买动力猛点、续航长点、没那么多限制的老款电动车,要赶快,这最后三个月是“窗口期”,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等到12月1日以后再想买老款的,市面上就没得卖了,只能买新版,啥改装都不允许了。

电动车新规实施,重量放宽,改装受限-有驾

对于已经买了超标电动车的老百姓,有人担心以后会不会被查、被罚、查扣。实际上工信部和央视已经说了,老车可以正常用,照样上路,不用担心。国家对老百姓这一块还是通情达理。

电动车新规实施,重量放宽,改装受限-有驾

最后总结一下,新国标一出台,对于骑电动车的人说,说贵不贵,说实用也实用,反正安全性是提高了。厂家没法乱搞,修车铺也不能随便给你改,电动车速度快不了多少。但万一骑车的喜欢动力,考虑这个窗口期得赶快行动,抓紧时间买到喜欢的老标准电动车,赶快上个牌,免得以后只能买那些慢吞吞的新车,速度的幸福留不住。

不过说到这其实还得琢磨琢磨,这么多新规定出来,是不是专家拍脑袋想出来的?真的都合适吗?真的满足老百姓需求吗?真的安全了吗?其实见仁见智。有些政策的出发点肯定是为了公共安全、出行安全,但有时候专家可能没像老百姓那样天天骑车上路,不知道大家实际需求。比如限速25公里、动力400瓦就真的够吗?咱们特别是南方小城市,有些人跑得远,路上带货载人,又要上坡,有时候真觉得动力不够劲。新规一刀切,大家只能买慢车,或许带来安全,带来规矩,但也让实际用车人“掏心窝子”的那些需求被忽略了。

再比如防篡改技术——当然,没人希望电动车变成“马路杀手”随便乱飙。但有些路况差的地方,车子多一点动力,使用者其实自己能把握。如今全国一刀切,怕是商家乐,但用户难受。电动车以后肯定更贵,因为金属件多了,防篡改设计增加了成本,厂家肯定往车价上加价。再加北斗定位模块,经营用车成本也上去了,这对送快递、跑外卖的打工人来说,压力更大。

再说环保。很多新规定限制塑料用量,让电动车更结实耐摔,这点是好事。更结实意味着用得久,环保也能推进。可成本上涨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一定都承担得起,特别是经济不太好的地方。

其实,电动车新规出台,安全、环保、智能化方向是好。问题是,能不能在安全和实用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对制造商、对经销商是考验,对用户也是新选择。咱们做决定,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没有需求别着急,上有老款的能用先用着。真要买新车,也别跟风,仔细看看新规,别花冤枉钱。

电动车新规实施,重量放宽,改装受限-有驾
电动车新规实施,重量放宽,改装受限-有驾

总之,这“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是全新的起点,也是管控市场金、规范安全用车的举措。但希望以后无论制定什么政策,能多站在骑车人的角度想一想,别让“专家拍脑袋”的标准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毕竟,做政策、搞标准,最终还是为了让大家出行更省心,生活更美好。希望大家买车、骑车,都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也祝愿我们的电动车市场越来越规范,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