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妥协了,市场下,新能源车集体降价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小鹏汽车要出增程版车型了。

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咦?小鹏不是最瞧不上增程的吗?”没错,这事儿确实有点戏剧性。

咱们的主角,小鹏汽车,尤其是它的老板何小鹏,过去可是纯电路线的坚定支持者,现在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想通了,还是被逼无奈?

小鹏妥协了,市场下,新能源车集体降价-有驾

这棋下得到底是早是晚?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

时间得先倒回两年,也就是2022年那会儿。

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里,关于纯电好还是混动(包括增程)好的争论特别激烈。

何小鹏当时的态度非常明确,可以说是“纯电派”的一面大旗。

他公开说,小鹏汽车在2020年就内部讨论过要不要搞混动,最后经过很艰难的思考,决定放弃。

为啥呢?

他的理由是,增程和插混这些,虽然能帮着燃油车主过渡到新能源,短期内看着市场挺大,但他觉得这阵风刮不长,估计到2023、2024年,大家就不怎么感冒了,最终还是会选择纯电动车。

这番话,说白了就是觉得增程技术有点“落后”,是个过渡方案,做这个没啥意思,小鹏要坚持做代表未来的纯电技术。

这话说得很有骨气,也给小鹏汽车立下了一个不为短期利益所动、追求技术理想的“人设”。

可市场这东西,它从来不跟你讲情怀,只用最真实的数据说话。

何小鹏当年的预测,现在回头看,可以说是被市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咱们来看看数据有多打脸。

小鹏妥协了,市场下,新能源车集体降价-有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从2021年到2023年,增程汽车的销量增长率分别是多少呢?

206%、116%、173%!

你没看错,连续三年都是三位数的高速增长,这哪有半点要“衰退”的影子?

到了2024年,这股势头还在继续,全年销量预计能到116.7万辆,同比增长接近八成。

这个速度,不仅远远超过了新能源车市35.5%的平均增长水平,更是在纯电、插混、增程这几个细分市场里排第一。

市场占有率也从2021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3.6%,一路涨到了2024年的9.1%。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中国的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包做出了选择。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纯电动车好是好,环保、提速快,但充电桩还没普及到村村通,节假日上高速排队充电的新闻也看得不少,里程焦虑这个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很多人面前。

增程车呢,就像是给电动车背上了一个“充电宝”,平时在市区用电,省钱又安静;真要跑长途或者找不到充电桩了,加上油就能跑,心里踏实。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特点,正好切中了当下很多家庭用户的痛点。

眼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理想汽车就靠着增程这一招,成了新势力里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就连以前和小鹏一样坚持纯电的零跑汽车,自从推出了增程版车型,销量立马就上去了,还比预期更早地实现了盈利。

小鹏妥协了,市场下,新能源车集体降价-有驾

还有极氪、阿维塔这些品牌,也都纷纷推出了增程车,市场反响都不错。

当身边的同学都靠着这门“偏科”拿了高分,你再坚持自己的“全科理想”,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毕竟,公司不是研究院,得先活下去,得有利润,才能继续投入研发,去追求更远大的目标。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今天这一幕。

小鹏汽车在工信部申报了新款X9,产品名称清清楚楚地写着“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

何小鹏自己也出来说话了,还给这套技术起了个很霸气的名字,叫“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说“鲲”就是超级增程,“鹏”就是纯电,意思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个态度转变不可谓不彻底。

但是,现在才反应过来,是不是有点晚了?

这就好比一场热闹的宴席,人家早就开吃了,山珍海味都上了好几轮,你现在才匆匆忙忙赶到,发现桌上虽然还有菜,但好东西不多了,而且围着桌子吃饭的人比刚开席时多了好几倍。

最新的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今年上半年,增程车的销量虽然还在涨,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只有16.5%,在新能源三大类里垫底了,连行业平均增速都没跑过。

6月份的数据更平淡,同比增长不到8%。

这说明,增程这个市场的红利期正在过去,竞争已经白热化,从一片蓝海变成了血雨腥风的红海。

小鹏妥协了,市场下,新能源车集体降价-有驾

小鹏现在才下场,面对的将是理想、问界这些已经站稳脚跟的强大对手,想杀出一条血路,难度比两年前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当然,晚了也比不到强。

小鹏现在急需提振销量和利润,这是最现实的考量。

从公司财报看,情况正在好转,毛利率连续几个季度提升,亏损也在减少,今年上半年交付量还超过了去年全年,这其中,主打性价比的MONA系列新车M03功不可没,半年就卖了8万多辆。

这说明小杜在调整策略后,确实找回了一些市场感觉。

现在推出增程车,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去抢占那些因为里程焦虑而不敢买纯电车的客户。

按照小鹏的规划,未来几年要推出至少5款增程车,覆盖轿车和SUV,决心很大。

可就在小鹏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自家后院却起火了。

最近,网上关于小鹏P7+车型转向机存在设计缺陷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车主反映问题,心里很不安。

面对用户的集中关切,按理说,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调查、解释、给出解决方案。

但小鹏汽车这次却选择了“沉默”,官方渠道迟迟没有正式的回应。

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实在是下下策。

你一边宣传自己是“用户型企业”,凡事都听用户的,一边在用户最关心的安全问题上装聋作哑,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这种言行不一,对品牌信誉的伤害是巨大的。

信任这东西,建立起来需要好几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要一件事。

当老用户觉得你不负责任时,潜在的新用户自然也会打个问号:这家公司的车,我还能放心买吗?

这种信任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即将上市的小鹏X9增程版,给小鹏的“自我救赎”之路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