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不装了,摊牌了,A3直接给你干到12万多。
这个新闻一出来,我脑子里就一句话: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但奥迪市场部这帮哥们儿,可能也需要集体挂个号。
因为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自家餐厅的承重墙给刨了,然后对着外面喊:各位友商,我先自爆为敬,你们看着办。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奥迪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同行放过,顺便把盘子都舔干净了。
十四五万买什么车?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玄学问题。搁五年前,你拿这个钱,老老实实去看速腾思域,顶天了给你个丐版雅阁让你感受一下B级车的空气。但现在,奥迪把四个圈直接怼你脸上,用一个几乎和高配速腾重叠的价格问你:就问你怕不怕?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里。
讲真,奥迪A3这车,你把它所有的零件拆开,平铺在地上,它就是一台精装修、换了皮肤、开了VIP会员的大众速腾。1.5T发动机,7挡干式双离合。这套动力总成,大众自己都不好意思在20万的车上用,奥迪用了,还告诉你,这叫豪华。
什么是豪华?豪华就是你明明知道这变速箱在早晚高峰走走停停的时候,可能会跳起街舞,但你看着方向盘上那四个圈,你告诉自己,这叫“运动基因的顿挫”,这叫“德味儿”。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我们聊A3值不值得买,本质上就不是在聊一台车。我们是在聊,这个“奥迪”的标,在2024年,到底还值多少钱。
奥迪说,我降4万,这标就值这个差价。
但市场的残酷在于,你以为你在定义自己的价值,实际上是消费者在用脚投票给你定价。现在这个价格,说明在大家心里,这四个圈也就值这个价了。不能再多了,再多一分钱,隔壁比亚迪汉能用配置把你活埋了。
我总觉得,现在的车企都跟进入了《道诡异仙》的世界一样,大家都在修炼,但修炼的功法都有点邪门。正常逻辑是,我技术牛逼,我用料扎实,我服务好,所以我卖得贵。现在的逻辑是,我不管,我先发疯,我用价格把所有人都逼疯,在废墟之上,活下来的那个,就是新的神。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奥迪A3这一招,就是典型的“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七伤拳。它伤害了谁?它把速腾、思域、君威这些A+级车的潜在客户,直接拉到了自己的修罗场里。你本来想买个顶配速腾,落地十五万,配置拉满,心满意足。结果一扭头,旁边奥迪4S店的销售冲你邪魅一笑:嘿,哥们儿,加一点点,四个圈开回家,干不干?
这对一个正常人的意志力,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攒钱买了把《传奇》里的屠龙刀,结果GM直接在商城里上架,99块一把,还带闪光特效。你心态崩不崩?大众的心态现在就是这样,养了这么多年的猪,刚要出栏,结果隔壁养野猪的亲戚直接把猪圈门炸了,说我的猪肉不要钱,你看着办。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精神分裂的销售,一边夸它标香,一边骂它活糙。
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场景。你,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拿着父母赞助加自己攒的十几万,来到车市。左手是本田销售,跟你讲地球梦和VTEC is the best。右手是大众销售,跟你说德系品质稳如老狗。你正犹豫呢,奥迪的销售像个雷电法王一样降临在你面前,把A3的钥匙拍在桌上,啥也不说,就那四个圈,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你所有的理性,所有的参数对比,所有的“干式双离合不行”的科普视频,在这一刻,都变成了狗屁。
因为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个社交硬通货,一个通往某种“体面”的任意门。你开着A3去参加同学会,没人会关心你的后排腿部空间,没人会问你变速箱低速是否抖动,他们只会说一句“卧槽,换奥迪了,混得不错啊”。
这一刻,这14万就值了。但能过,就是能过。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中年人,非常理解这种心态。因为人活着,很多时候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有时候比后排那个能逼死强迫症的高耸地台隆起,重要得多。那个后排隆起高得离谱,感觉都能在上面打地铺了。讲真,我上次见到这么不实用的设计还是在我家那个只能放俩橘子的果盘上。
但这车的核心矛盾也在这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是奥迪。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它只是一台奥迪。
你为了这个标,忍受了不算宽敞的空间,忍受了那个理论上存在隐患的干式双离-合,忍受了那套谈不上任何惊喜甚至有点过时的内饰。你得到的是什么?是一个鄙视链底层的豪华品牌入场券。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定位,向上,你够不着真正的奔驰宝马;向下,你又被国产新势力的配置按在地上摩擦。
它就像一件压缩毛巾,看着小,泡了水(开出去)才能膨胀开,让你暂时感觉拥有了全世界。但水一干,它还是那块小毛巾。
所以奥迪A3这波降价,本质上是一种“B格质价比”的重新锚定。奥迪疯了吗?不,它只是开窍了,或者说,是彻底悟了。它终于承认,在电动爹和国产神仙打架的时代,它那点所谓的品牌溢价,已经撑不起20万的售价了。不装了,我就是豪华品牌里的拼多多,我用极致的性价比,来收割那些对品牌还有最后一丝幻想的用户。
这是一个聪明的、但又极其悲哀的策略。聪明在于,它精准地找到了市场的缝隙。悲哀在于,一个曾经的豪华标杆,如今需要靠这种自残的方式来换取销量。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叫降维打击,这叫自我降维。
那么,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我跟你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当你开始理性分析它的优缺点,拿它和速腾比空间,和秦L比油耗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它的目标用户了。
会买它的人,根本不纠结这些。他们要的就是那四个圈的光环,哪怕这光环背后,是一堆的妥协和折中。就像有些人买苹果,不是因为它系统有多好,而是因为那是苹果。这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
所以最终的结论非常耍流氓:如果你需要靠一个车标来证明什么,那这台A3就是你现阶段的性价比之王,买它,立刻。但如果你已经过了那个需要向外界证明自己的阶段,那这台车在你眼里,可能除了标,一无是处。它就在那里,像一个玄学考试,用四个圈,精准地筛掉所有只想踏踏实实买个好工具的正常人。
就问你,这个答案,是不是很朋克?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