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但凡是关心汽车的朋友们,可能都听说了这么个事儿。
广汽集团公布了7月份的销量成绩单,这份报告一出来,好多人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广汽本田给吸引过去了,但这次可不是因为卖得有多好,恰恰相反,是因为它的销量数字实在是有点让人大跌眼镜。
咱们平时在马路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本田车,那个曾经得排队甚至加价才能买到的热门品牌,7月份的销量竟然一下子掉了一半还多,同比下降了超过50%。
这到底是怎么了?
难道那个以发动机技术好、皮实耐用著称的本田,突然之间就不受大家待见了吗?
这背后肯定不简单,咱们今天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让人吃惊的数字。
根据广汽集团官方发布的消息,广汽本田在今年7月份,总共就卖出去了16033辆车。
这个数字可能单独听着没什么概念,但咱们得有个对比。
跟去年同一个月比,销量直接就少了超过一半,那个跌幅是51.81%。
这可不是什么市场正常的小波动,这简直就像是坐过山车,从山顶一下子冲到了谷底,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销量的“大地震”。
其实呢,广汽本田现在这个局面也不是一天两天突然出现的。
你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销量下滑已经有好几年了。
从2021年开始,它的销量曲线就跟下了坡一样,一年比一年低,到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年头了。
就说去年2024年一整年,它也就卖了47万多台车,比前一年又少了四分之一还多。
很多人都觉得,跌了这么久,今年总该稳住了吧?
可现实比想象的还要残酷,今年1月到7月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它的总销量跟去年同期比,又下滑了将近30%。
想当年,广汽本田手里的牌那可是相当的好。
像雅阁、皓影、飞度这些车,哪一个不是同级别里的明星产品?
雅阁在B级轿车里,常年都是大家买车时绕不开的选择,是很多人心里的标杆;皓影作为CR-V的兄弟车型,在SUV市场里也是卖得风生水起。
可现在呢?
一个月一万六千多台的销量,分摊到旗下那么多款车型上,每款车能卖出去的数量就显得有点可怜了。
这种天上地下的巨大反差,真的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那个我们熟悉的、强大的本田,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弄明白广汽本田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咱们就不能只盯着它自己看,得看看整个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说白了,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太快了,可以说整个汽车市场的玩法都变了。
这几年,咱们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这条路上跑得飞快。
像比亚迪,还有那些造车新势力,它们推出的电动车,给咱们消费者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你现在坐进一辆国产的新能源车里,第一感觉就是科技感十足。
中控台上那么大一块屏幕,跟平板电脑似的,想听歌、想导航,动动嘴就行了,语音控制非常方便。
还有那个智能辅助驾驶,在高速上能帮你控制车速和车距,开车轻松多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大家伙儿都从用按键的老款手机,一下子换成了最新的智能手机,体验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东西。
咱们再回头看看广汽本田这样的合资品牌,它们在电动化转型这方面,给人的感觉总是慢了半拍,甚至有点跟不上节奏。
它虽然也推出了电动车,比如那个叫e:NP1极湃1的,但是在市场上的声音却不大。
为什么卖不好呢?
很多买过或者试驾过的朋友都觉得,这些车开起来、用起来,总感觉差了点意思,不太像是专门为电动时代设计的车,更像是在原来燃油车的基础上修修改改,把发动机换成了电池和电机,但骨子里的东西没变,智能化体验跟咱们国产的新能源车比起来,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数据是最不会骗人的。
今年7月份,咱们自主品牌卖出去的车里,新能源车的比例已经高达74.9%了。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现在每卖出去4台国产车,就有3台是新能源的。
而那些主流的合资品牌呢?
这个比例只有可怜的6.7%。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差距了,简直就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当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电动车的安静、平顺和智能化之后,你再给他们一台传统的燃油车,或者是一台体验不怎么好的电动车,他们自然就会用自己的钱来投票,选择更好的产品。
更让人担心的是,在产品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同时,广汽本田引以为傲的质量口碑也受到了一些冲击。
就在今年年初,因为转向机存在安全隐患,广汽本田一下子召回了超过50万辆车,其中就包括型格、皓影这些正在卖的主力车型。
这对于一个一直以“质量可靠”为金字招牌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本来销量就在下滑,这么一折腾,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当然了,把板子全打在广汽本田身上也不完全公平。
从整个广汽集团来看,日子也过得挺不容易的。
集团7月份的总销量下降了15%以上,今年以来的累计销量也下降了近13%。
销量不好,直接影响的就是赚钱。
根据预测,广汽集团今年上半年可能要亏损18到26个亿,这跟去年同期还赚了15个多亿比起来,反差太大了。
不过,在一片不太乐观的数据里,也不是没有亮点。
同是广汽旗下的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在7月份就卖得不错,销量达到了5.8万辆,还增长了8.23%,成了集团内部的“优等生”。
这背后,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功不可没。
在大家对纯电动车的充电和续航还有些担心的时候,丰田的混动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折中方案,既比纯油车省油,又没有里程焦虑,正好满足了很多讲究实用的家庭的需求。
再看看广汽自己的品牌,广汽传祺和主打新能源的广汽埃安,表现也有些疲软。
传祺的销量在下滑,而曾经一度是新能源销量黑马的埃安,7月份的销量也下降了超过25%。
埃安之所以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它以前很多车都卖给了网约车市场,现在这个市场饱和了,竞争也激烈了;另一方面,在普通消费者市场,它面临着来自比亚迪等众多强手的围攻,压力非常大。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广汽集团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
也不是。
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积极想办法自救。
一个叫做“番禺行动”的三年计划已经全面启动了,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下了大决心的。
具体的做法,可以说是多管齐下。
一方面,是和科技巨头华为进行深度合作,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要一起开发高端智能电动车。
这可不是简单地买个华为的屏幕来用,而是从最底层的技术开始合作,要把华为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看家本领都用上。
这给了人们很大的期待。
另一方面,广汽自己也在下大力气研发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比如全固态电池,这要是搞成功了,那可是能解决现在电动车很多痛点的。
除了技术上发力,在市场上也在想办法。
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那就把眼光放到国外去。
今年以来,广汽的汽车出口业务增长得非常快,还在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国家建了工厂,准备在海外大干一场。
这既是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越来越自信的一种表现。
总而言之,现在的汽车市场就像一个大浪淘沙的战场,变化非常快,谁要是跟不上节奏,就很容易被淘汰。
对于广汽集团来说,眼前的困难确实不小,如何能更快地完成转型,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是他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