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挡风玻璃性能优化的重要性
汽车前挡风玻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采光效果、热舒适性以及空调能耗。太阳光透过玻璃会导致车内温度升高,不仅加速内饰老化,还会增加空调负荷和燃油消耗。景颐光电研发的专业光学检测设备,能够精确分析汽车玻璃的透射率、反射率等关键参数,为开发高性能透光隔热玻璃膜提供科学依据。
二、吸收型透光隔热膜技术
吸收型透光隔热膜主要采用ATO(锑掺杂氧化锡)等吸热材料来吸收红外辐射,实现隔热功能。景颐光电的研究表明:
在ATO材料中掺杂TiO₂可显著提升性能
ATO/白色TiO₂复合膜可使车内降温6℃,空调节电27%
ATO/黑色TiO₂膜近红外阻光率达86%,可见光透过率约62%
采用磁控溅射、化学沉积等方法可制备ATO多层复合膜。例如ZnO/ATO双层膜可阻挡96%紫外光和66%近红外光,同时透过80%可见光;ATO/AgNWs/ATO三层膜在550nm处透光率达85.7%。
虽然吸收型膜具有优异的光谱选择性和隔热性能,但存在热量二次辐射问题,难以保证持久隔热效果。
三、反射型透光隔热膜技术
反射型透光隔热膜通过磁控溅射在PET基材上沉积贵金属形成多层膜结构,反射红外光。景颐光电重点研究了以下材料:
ITO膜:
应用最广泛的透明导电氧化物
可见光透光率和红外发射率受退火温度、薄膜厚度影响
10nm厚ITO薄膜红外发射率79%,太阳光平均透过率94%
ITO/Ag/ITO多层膜在优化厚度下可见光透过率>88%,红外反射>90%
SnO₂膜:
可见光波段透光性良好
不同制备方法影响性能表现
喷雾热解制备的Ga掺杂SnO₂薄膜平均透光率>70%
磁控溅射Zn-N共掺SnO₂膜透光率>85%
新型反射膜如透明热镜膜和自清洁透明热镜也展现出优异性能。但反射型膜存在光反射率高、易产生眩光等问题。
四、低辐射膜(Low-E膜)技术
低辐射膜对近红外辐射低反射率,对远红外辐射高反射率,实现热能单向流通。景颐光电的研究发现:
单银Low-E膜(约5层)可见光透射率≈90%,红外反射率高于75%
双银Low-E膜(约9层)红外反射率>95%,可见光透过率≈75%
引入金属晶种层可改善Ag层连续性,提高性能
ZnO/Ag/ZnO膜可见光透过率70%,红外反射90.6%
引入Al₂O₃缓冲层可将Low-E薄膜可见光透过率从67%提升至79%
虽然Low-E膜性能优异,但目前主要用于制造复合中空玻璃,成本较高。
五、电致变色玻璃膜技术
电致变色玻璃膜通过电场驱动实现光透过率、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可逆调节:
在漂白态下光透过率增加
在着色态下光透过率减小
WO₃薄膜可实现从透明到深蓝色的转变,两种状态下光透过率均可达到80%以上
六、专业检测设备解决方案
景颐光电研发的汽车玻璃透光率检测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可测量特定角度下的光谱透射比
计算多项光学参数(TL、Ta、Tr等)
直接对成品玻璃进行无损测量
测量位置和角度可自由调节
具备数据存储和打印功能
该设备为汽车玻璃光学性能检测提供了成熟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对透光率的精准测量,为各类透光隔热膜的研发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技术进步,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正朝着智能化、变色管理等方向发展,景颐光电将持续为行业提供创新的测量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