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的事儿,这两个月在车友群里都炸开锅了。老李家邻居刚订了辆别克威朗,落地算下来价都没过7万,师傅在修理铺边喝茶边摇头:“这车三年前卖十几万,现在跟小面包似的,谁还敢下手早买?”其实,说起这波燃油车型涨跌,根不在厂里调价,主要还是新能源搅局搅得狠。
你随便翻一下懂车帝那堆榜单,前头十个,合资的燃油牌子占了九,捷豹、奔驰A啊这类,价格跟挤牙膏似的掉,降幅都快半辆车了。捷豹XEL最狠,师傅在群里发截图,一辆降17万多,“头回见英国洋货跌成这样”。奔驰A级降了12万多,邻居老郑还调侃:“再等几个月,说不定能碰上新车比二手都便宜。”威朗、逸动这些家用小轿车,也不示弱,价砍一半都见怪不怪。轩逸、型格、雅阁、英仕派、新奔驰C,月销量过万的那些,合同签之前都要再问一遍门口销售:“还有得谈不?”
插句八卦,前些天修车铺来俩小年轻,买的沃尔沃S60,听说一口气砍了快14万,还问技师:“这个带换道辅助啥的,真有用吗?”师傅边抽烟边嘟囔,“用归用,重点是你这钱省得值啊。”听小黄说现在S60新车连前排座椅喷水嘴都简配了点。雅阁降得也狠,上月某地单店砸了38%,买回来就嘲笑旁边亲戚:“去年入的,早晚亏路费。”奥迪A4L、奔驰C级降价都奔着12万+,听说广州车展那边试驾的人,个个盯着出清价位。
再说榜单后头的日系车,卡罗拉、天籁都算老面孔了,优惠都在5万上下,凌尚、凯美瑞这些名字出门不碰个老熟人还真喊不出来——不过车圈也传,凯美瑞有新批次小毛病,比如尾门偶尔卡死。思域降3.8万,但据群里小梁自测,今年款的隔音反倒不如19款,“高速上吹口哨都听得见。”凯美瑞下探后销量还窜近2万,日系牌子确实也被新能源和国产性价比赶得没法松口气。销售说现在单车都得加点小赠品,没几家敢硬气。
热销的那堆,宝来、君越也跟风,君越还有些存量车调试时带全液晶表盘,但买回来才发现后排座椅其实跟老款一模一样,“这不是忽悠吗?”起亚K5降幅比起去年小得多,速腾、启辰D60只算正常水平,下调个两三万,排气管还是单边。大众CC优惠奔着五六万去了,但据坊间说今年底可能有新款换脸,老车也就当清仓了。索纳塔、帝豪、迈腾这类,抄底价都跑到最低线,不降就卖不动了。
不过,降价归降价,有些配置还是挺冷门,比如我表弟新买的轩逸,卡了差速锁,但其实平时城市用完全感觉不出来,师傅说这玩意在泥路上才有点意义。车主群偶尔有人吐槽:别光看降多少,后期保养老三样(机油、滤芯、皮带)倒没啥涨,主要是现在小配件有的还涨点儿,说到底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还有人讲起油耗,新降下来的车型不少居然还是老发动机,“油嘴子没减下来,人家纯电就碾压。”
对了,前些天,一个卖奔驰的小姑娘在朋友圈发段眼红话:“新能源卷死我们了,4S都快成租赁公司。”燃油车这么喊跌,说到底还是时势。这事儿翻到了二手市场,朋友二手奔驰C一年之内砍了三回价,还好最后被出租车公司收去,说是城市限号还凑合能跑活儿——只是新车外包快不让进市区了。
最后,砍价潮里有些老库存甩完了可能真就停产了,修理铺小宋说起“这批老别克下架后维修就不好找配件了”,年轻人也都觉着,电车便宜还能蹭高速免过路费,谁还认那张老轱辘。降归降,路上能否再见老威朗、型格,谁晓得呢——不过下个雨天老李还会抱怨轿车后窗雨刮器是假的,不信可以自己去瞅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