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到个视频,商业顾问刘润问智己CTO项娇:“奔驰舒适,宝马操控,智己代表什么? ”项娇就回了俩字:“安全。 ”当时觉得这答案太常规了,直到看见智己LS9在测试里高速爆胎后,车身只微微一晃,继续稳稳向前滑行,这才明白,安全原来可以这么酷。
爆胎瞬间,系统比你先知道
传统车里最怕的突发状况,高速爆胎绝对排前三。 时速120公里下,一个轮胎突然失压,车辆会瞬间偏移,驾驶员本能的反打方向极易导致侧翻。 智己LS9的灵蜥爆胎稳定控制系统在轮胎压力异常的毫秒级瞬间就已完成介入。
通过分布在车轮的传感器,系统比驾驶员更早感知到爆胎。 它不再依赖传统的ESP制动逻辑,是对剩余三个车轮进行独立精准的制动补偿,抵消掉爆胎产生的偏转力矩。 从爆胎到稳定,车辆只是轻微晃动一下,轨迹几乎不发生偏移。
后轮居然会自己转弯
让车身在爆胎时保持淡定的,是智己LS9那套灵蜥数字底盘3.0。 最颠覆认知的功能是双向24度后轮转向。高速上变道时,后轮会跟前轮同向转动,车身像一整块平移出去,大幅减少甩尾感。 低速时倒车入库,后轮又能反向转动,5.1米长的车开起来像两厢小车一样灵活。
这套系统与150mm双腔空气悬挂联动,过减速带时软得像船,高速过弯时又能立刻绷紧支撑。德国大陆的线控制动系统负责执行指令,刹车信号从发出到执行仅需150毫秒,比传统液压快了一倍。
车身硬得像潜艇舱
再聪明的底盘,也需要一副硬骨头撑着。 智己LS9的“十纵十一横潜艇笼式车身”名字听着就结实。 A柱、B柱和乘员舱关键位置,用的都是潜艇级热成型硼钢,强度超过1500兆帕。
去年某第三方碰撞测试里,模拟高速偏置碰撞后,它的A柱纹丝未裂,车门还能正常打开。 这种结构把碰撞力分散到整个车身,乘员舱在事故中保持完整,给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留出足够的救人空间。
它看得见“鬼探头”
安全不光是被动挨撞,更要主动避开危险。 智己LS9和Momenta合作的IM AD系统,用520线激光雷达扫视路面。 有次演示中,前方卡车突然遮挡的视野里窜出个假人,系统在1.2秒内完成识别并刹停。
更实用的是AES横向紧急避让。 当前车急刹、侧方又有空位时,系统会小幅转向绕开障碍,不是傻傻地原地刹停。 这个功能在8-130公里时速内都有效,城市里防“鬼探头”特别实用。
电池包能扛住1300℃火焰
电动车的安全底线是电池。 智己LS9的超级骁遥电池来自宁德时代,电芯可靠性号称达到十亿分之一故障率。 电池包内部用气凝胶隔开每个电芯,即使单个电芯热失控,也不会蔓延到邻居。
实验人员用喷枪对着电池包烧了1300℃,防火罩硬是扛了10分钟没让火苗窜进去。 底部的陶瓷硅橡胶层能顶住碎石撞击,毫米波雷达全天候监控电池健康,有点异常就直接报警。
当一辆车把“安全”做到极致,连高速爆胎都变成可控场景时,我们到底是在讨论交通工具,还是在讨论一个移动的生存堡垒? 如果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零事故,那么像智己LS9这样先让车在极端情况下“死不了”,是不是比单纯追求“不用人开”更接近安全的本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