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汽车国外能开?国内却不行!原因究竟是什么?

咱们平时看国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总能瞧见这么一幕:主角开着一辆特有范儿的老爷车,可能是一辆敞篷跑车,也可能是一辆肌肉车,在公路上别提多拉风了。

再回头看看咱们自己身边,马路上跑的车,别说几十年车龄的了,就是想找一辆超过十五年的都挺费劲。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是为啥呢?

百年汽车国外能开?国内却不行!原因究竟是什么?-有驾

难道是咱们国家的车质量不行,开不了那么久?

还是说咱们的政策管得太严,不让老车上路?

这事儿聊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它背后不光是车的问题,更是一部咱们国家汽车社会发展的变迁史。

首先,咱们得把这个“老爷车”的概念弄清楚。

一说起老爷车,很多人脑子里可能还是那种百八十年前,长得跟个铁皮马车似的,还得用手摇才能发动的古董。

说实话,那种车现在基本都待在博物馆里当宝贝供着呢,那可是文物。

别说在中国,就是在国外,你也不可能开着一辆1920年的福特T型车去超市买菜,那不现实,警察叔叔看见了都得过来跟你合个影然后劝你赶紧开回去。

我们通常在国外街头能看到的,那些让人羡慕的老爷车,大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生产的汽车。

这些车设计经典,机械质感强,而且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只要保养得好,日常开一开是完全没问题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为什么这些三四十年前的车,在国外能留下来,在咱们这儿却成了稀罕物?

答案就藏在咱们国家关于汽车报废政策的一步步变化里。

这事儿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

那时候,私家车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百年汽车国外能开?国内却不行!原因究竟是什么?-有驾

马路上跑的,要么是单位的公车,要么是“二八大杠”自行车。

在那个环境下,国家对于私家车的管理政策,也带着那个时代的特点。

1997年的时候,咱们国家有个规定,私家小汽车的使用年限是10年,到了年限就得强制报废。

你想想,在那个年代,能买得起私家车的都是凤毛麟角,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汽车是普通家庭重要私有财产”的普遍共识。

所以这个政策在当时有它的合理性,主要是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没考虑到后来汽车会这么快普及。

这么一来,一辆在1997年之前购买的汽车,不管车主多爱惜,保养得多好,它的“生命”在法律上就已经被定格在了十年。

时间来到2000年以后,情况开始变了。

随着咱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买车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广告词,成了很多人奋斗的目标。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猛增,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十年报废这个规定有点太“一刀切”了。

我花大价钱买的车,开得好好的,凭什么十年就非得变成一堆废铁?

这种呼声越来越高,政策也顺应民意做出了调整。

从2000年开始,私家车的强制报废年限从10年延长到了15年。

百年汽车国外能开?国内却不行!原因究竟是什么?-有驾

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让很多车的寿命得以延长。

但说到底,这还是有个“大限”,一辆2002年出厂的崭新帕萨特,不管你对它有多少感情,到了2017年,它依然得跟主人告别。

这就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国家的汽车就像是设定了固定程序的消耗品,很难沉淀下来形成所谓的汽车文化。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

这一年,国家出台了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取消了对非营运的私家小汽车的强制报废年限!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引导报废”的规定。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意味着,从法律上讲,你的爱车终于可以“长命百岁”了。

它的寿命不再由日历来决定,而是由它的实际车况和你的养护水平来决定。

只要你的车能通过年检(车龄超过15年后是半年一检),理论上你就可以一直开下去。

这一下,就为咱们国家未来出现自己的“老爷车”打开了一扇大门。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国外。

为什么人家那么多老车能活到今天?

百年汽车国外能开?国内却不行!原因究竟是什么?-有驾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进入汽车社会比我们早得多。

当咱们还在为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奋斗的时候,汽车在美国、欧洲早就是家家户户的代步工具了。

他们比我们早了整整几十年完成了汽车的普及。

所以,他们关于汽车的法律法规也更早地进入了成熟和精细化的阶段。

他们很早就把汽车视为重要的私有财产,没有搞过这种按年份“一刀切”的强制报废。

相反,他们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历史车辆”或者叫“经典车”的管理体系。

比如在美国,一辆车只要车龄超过25年,并且车况保持得比较好,就可以申请一个“老爷车牌照”。

挂上这种牌照,不仅是一种荣誉,还能享受很多优惠,比如保险费用更低,年检要求也更宽松,甚至可以豁免一些新的排放法规。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套从法律到文化都鼓励保留老车的环境,才让那些经典车型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所以说,咱们国家街上老车少,并不是因为车不好,也不是咱们不爱车,而是我们走过了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汽车保有量从几百万辆爆炸式增长到几亿辆的这短短二十年里,为了应对交通、安全、环保等一系列巨大压力,我们采取了一些阶段性的、相对严格的管理办法,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就像一个孩子在快速长身体的时候,衣服总得换得勤一些。

现在,咱们的汽车社会已经越来越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人性化。

2012年取消了报废年限,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可以预见的是,再过个十年、二十年,那些在今天看来还很新的车,比如设计经典的第六代高尔夫,或者是一台精心呵护的皇冠,只要车主愿意保留,它们就能堂堂正正地行驶在路上,成为我们中国自己的“老爷车”,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和故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