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排队到凌晨?那是上个月的事了。”上海一家蔚来门店里,销售顾问靠在崭新的ES8展车旁,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和一种“过来人”的熟稔。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试驾车钥匙烫手,客户的热情几乎要掀翻屋顶。
热度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像潮汐一样。
谁能想到呢,9月20号那天晚上,当李斌在NIO Day 2025的舞台上, почти (almost) 用喊的方式报出“29.88万元”这个数字时,现场那种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仿佛要把整个会场都点燃。这个价格,用电池租用方案,直接把一台旗舰级SUV的身价拉进了30万以内。要知道,上一代ES8刚出来的时候,起步价可是52.8万。
这一刀,砍得够深,也够准。市场还没来得及惊呼蔚来是不是要放低身段,李斌自己先给出了答案:这不是跳水,是“回到合理区间”。他说得轻描淡写,背后却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化,以及整个价格体系的重新梳理。甚至他还透露,这个价格比上一代车还能有更好的毛利。这话听着,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语言艺术。
当然,光有价格还不够。新款ES8几乎把蔚来能给的全都给上了。冰箱、彩电、零重力座椅这些已经被同行玩出花样的配置,蔚来不仅跟上,还做得更彻底。车长5米28,轴距3米13,内部空间大得有点夸张,李斌管它叫“中国体量最大的纯电SUV”。自研的神玑NX9031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超过四颗英伟达的Orin-X,还有900V超充平台,5分钟补能超过250公里。
技术和配置堆砌得明明白白,就是冲着那些追求家庭舒适和科技感的客户去的。预售开启后10天内,超过15万人参与了试驾,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一切。门店的销售人员说,锁单量大概摸到了六七万台的边,上市前公司就储备了一万多辆现车,但现在下单,APP上显示的提车周期是24到26周,差不多半年。
订单量,这个蔚来高管嘴里永远的“禁地”,即便媒体在群访中轮番上阵,也没能撬开一条缝。但行动是骗不了人的。蔚来内部紧急决定增加产能,计划到年底把月产能提升到4万台,甚至承诺,如果今年产能跟不上订单,蔚来会补贴用户明年的购置税差额。这种姿态,既是安抚,也是一种自信的炫耀。
有机构的投资专家私下里说得更直接,“今晚应该能把今年的产能锁完”,他们内部的销售专家预测锁单率会超过50%。你看,资本市场永远比普通消费者更先嗅到金钱的味道。
然而,发布会的高潮过后,门店里的销售们却有着更现实的考量。试驾的高峰确实过去了,晚上十点基本就能收工。ES8的热度还在,他们想借着这波客流,顺便推销一下公司的其他车型,加快清库存。毕竟,乐道L90的火爆就曾成功带动了L60的销量。
这才是生意场上的真实逻辑。一款爆品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本身能卖多少,更在于它能为整个品牌带来多大的流量和关注度,然后将这些“热量”传导给其他产品。李斌的军令状是在第四季度实现月销5万辆,只靠ES8和L90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当喧嚣散去,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乘热打铁”。ES8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才是蔚来真正想要抓住的。至于品牌形象会不会因此变得模糊?或许在绝对的销量数字面前,这已经不是李斌当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这场仗,必须先赢下来。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