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高估的5款车型 销量奇高,但投诉也是最多,想买请慎重
各位车友,晚上好。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遥不可及的超跑,也不聊刚上市就炒得火热的新势力,就聊聊咱们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国民神车”。你有没有发现,有些车,好像满大街都是,4S店一问,销量冠军,朋友买了都说好,可自己真要下手时,心里又犯嘀咕:这么火的车,真的就十全十美吗? 别急,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从最早的奥拓一路摸爬滚打到现在的老司机,我今天就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销量高,未必就代表产品力真的强; 有时候,那火爆的销量背后,可能藏着不少“不能说的秘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几款“销量奇高,但投诉也是最多”的车型,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想买的朋友,可真得慎重再慎重。
先说说那位常年霸榜的“常青树”——日产轩逸。这车,简直就是紧凑级轿车里的“社交货币”,路上随便一瞅,十辆车里至少有俩是它。为啥这么火?“日产大沙发” 这个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座椅的舒适度在同级别里确实是顶流,开长途或者堵车时,腰不酸背不痛,这体验,谁开谁知道。再加上那1.6L自吸+CVT的动力组合,虽然谈不上激情,但胜在平顺省油,对于家用代步来说,“够用”俩字足以概括。但问题来了,这么舒服的车,真就完美无瑕? 别忘了,投诉量最大的恰恰也是它。变速箱的顿挫感,尤其是在低速蠕行或者急加速时,那一下“咯噔”,懂的都懂。车漆薄、车身轻,小刮小蹭就露底,这几乎成了日系车的“通病”。更让人头疼的是,A柱的盲区不小,对于新手或者个子不高的司机来说,转弯时总得小心翼翼。你说,为了那张“大沙发”,牺牲了安全性和驾驶质感,这笔账,你算得过来吗?
再来看看新能源领域的“卷王”——比亚迪宋PLUS DM-i。这车一出,简直是“神仙打架”的终结者。DM-i超级混动系统,“5.9秒破百,百公里油耗不到1升”,这数据一甩出来,多少合资对手都得抖三抖。空间大、配置高、续航长,关键是价格还实在,难怪能月月霸榜。但,真就一点缺点没有? 我实话实说,高速上的噪音控制,真的一言难尽。胎噪、风噪、发动机噪音,一上100码,那声音就“嗡嗡”地往耳朵里钻,想安静地听首歌都难。悬挂调校偏硬,过个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那“哐当”一声,车里的人就得跟着“蹦迪”。还有那辅助驾驶系统,车道保持总感觉方向盘在“左右摇摆”,自适应巡航也不会提前预判前车减速,用起来心里总有点没底。一台号称“家用舒适”的SUV,却在舒适性和智能化上打了折扣,这“卷”出来的销量,是不是有点“虚高”?
大众朗逸,这名字在很多人心中就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德系品牌,保有量大,维修方便,油耗还低,6AT变速箱更是“开不坏”的象征。特别是那211发动机, 开过的朋友都说,市区代步,高速巡航,稳稳当当,确实省心。市场优惠还大,落地价相当诱人。但,这“省心”背后,也有代价。悬挂调得那叫一个“硬朗”,过个井盖都得提心吊胆,后排乘客的腰可能就要受罪了。车内硬塑料遍地,异响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时间一长,各种“哐哐”声此起彼伏。更别提那可怜的驾驶辅助配置了, 都202X年了,顶配才给到L1级,跟现在动辄L2+的车型比,简直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你说,为了那点品牌光环和所谓的“德系品质”,忍受着糟糕的乘坐体验和落后的科技,值当吗?
哈弗H6,曾经的“SUV销冠”,国民神车的名号响当当。外观大气,内饰看着也挺有科技感,动力响应积极,开起来确实“蛮爽的”。不到15万落地, 买台空间大、动力足的SUV,家用绰绰有余。但,这“神车”的光环下,问题也不少。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爆漆”问题,不少车主反映,开了没多久,车漆就开始起皮、脱落,这可不是小问题,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品控和用料。低速时变速箱的顿挫感也很明显,底盘同样偏硬,过个坑洼,车里的人能清晰地感受到路面的“问候”。一台主打家用的SUV,连最基本的漆面质量和行驶平顺性都做不好,这“冠军”的含金量,是不是要打个问号?
最后说说那位“省心代名词”——丰田凯美瑞。“开不坏的丰田” 这句话深入人心,安全性高,油耗低,保养便宜,开个十几万公里基本不用大修,这省心程度,确实让很多家庭用户心动。但,这“省心”也换来了不少妥协。隔音效果差,时速刚过40,发动机的噪音就传进来了,长途驾驶耳朵可就遭罪了。刹车脚感偏软,紧急制动时总感觉信心不足。新车异味重,暴晒通风一两周才能缓解,对家人健康是个潜在威胁。就连那号称平顺的CVT变速箱, 在20-35km/h这个最常用的市区速度区间,加减速时也会有明显的顿挫感。一台以“省心耐用”为卖点的车,却在驾乘舒适性和细节体验上频频“翻车”,这“口碑”是不是有点被过度神化了?
聊了这么多,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心里是不是也有了自己的判断。销量高,确实代表了大众的选择,但选择多,不代表选择对。 每一款车都有它的优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清它的缺点,尤其是那些被销量光环掩盖住的“硬伤”。买车不是买白菜,动辄十几二十万,关系到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用车体验。所以,当面对这些“被严重高估”的“神车”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从?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你心中,还有哪些“销量神话”其实是“口碑泡沫”?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