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31辆,一下子砸下来,理想汽车的朋友圈怕是要安静好几天。都说新势力就是一场大型真人秀,谁能想到理想会玩到这个地步?去年还在风头上横冲直撞,那气势,简直像刚打完鸡血的C罗,谁来都得让三分。可今年7月,交付量直接跳水,跌了40%。别说掌声,连掌掴声都格外清脆。谁还记得那句“国产新势力天花板”?现在讲出来,像在说段子。
多奇妙,几个月前,理想还在各种场合自信到溢出来。L系列上市那会儿,销售员掰着手指给你数配置,眼神里都是“哥们,这车你不买都亏”。朋友圈里,一群“理想奶爸”乐呵呵晒后排大沙发,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孩子有个可移动城堡。MEGA出来时,搞得像春晚首秀。可转眼,MEGA销量卡壳,L系列也撑不住。那些曾经的自来水用户,最近在小红书上也不怎么活跃了——一车油腻的“性价比”,难顶啊。
有天刷到个段子,说理想用户最近都在琢磨二手怎么回血。前两年那种买车等提、提车晒娃的劲头,忽然不见了。以前理想是“理财产品”,现在直接变“理赔产品”。真有点像梅西在巴黎时的表情:明明是主角,却总感觉自己像背景板。新势力现在卷得人仰马翻,问界、极氪、比亚迪轮番上场,谁还在乎你是不是“增程鼻祖”?什么奶爸、什么家用,配置全都成了标配,理想的护城河,眼瞅着被人家挖成了“观光水沟”。
说到比亚迪,别提了,价格战打得像菜市场砍价,理想这边还在喊“家庭体验感”,那边已经卷成地板价。新能源这盘棋,没点体系力根本混不下去。你以为堆堆配置、请个明星站台就能稳赢?2025年,国产车圈谁还信这一招?有意思的是,理想的数据还真不赖,累计交付1368541辆,妥妥的“销量大户”。可这数据一放到行业大屏幕上,立马成了“及格分”,谁还记得前几年那个“只要理想出新车,市场必然地震”?现在的地震仪,连波动都探测不到。
别怪市场无情,用户和“韭菜”之间只有一层朋友圈滤镜。理想靠“奶爸神器”“家庭首选”火了一阵,确实踩准了消费升级的风口。可风口这玩意,吹得快,停得也快。家用车不再是“买个身份”,大家更在乎值不值、保不保值。那些曾经在理想店里体验冰箱、彩电、按摩椅的爸妈,现在大多在问界和极氪之间纠结。上周有哥们试驾完新理想,低头看了看钱包,摇头就走。那一刻,感觉理想像极了深夜食堂的关东煮——热气腾腾,吃起来却有点寡淡。
说起车圈的迷雾,真不比球场的雾霾轻。理想的“滑铁卢”,让我想起李娜巅峰之后的转身,谁能想到网球女王会突然退场?C罗还不是被喷老、喷累,说他不行的人,第二天又在沙特联赛刷进球榜。理想去年还在“新势力顶流”宝座上,今年就成了“销量下滑”的活教材。网友的放大镜一天24小时都在线,今天检视理想,明天可能就轮到极氪、问界。你要说国产新势力神话破灭了?未必。市场的情绪比球迷还善变,昨天还在骂,明天可能就捧场。
细节才是最扎心的。理想老客户最近经常吐槽售后和保值率,连“朋友圈自来水”都沉默了。二手市场的价格跳水,像极了世界杯淘汰赛——上一秒信仰,下一秒割肉。理想的定位、产品、战略,哪儿都没毛病,可风向变了,用户的心思也变了。问界、极氪、比亚迪,谁不是一边压价一边加配?理想的独特性,变成了大家的日常菜。那些年吹捧的“增程技术”也被插混和纯电围剿,每条赛道都有人在追赶。
偶尔会想,理想会不会像C罗那样,换个赛场还能再起?毕竟,资本的心思难猜,用户的心思更难懂。理想7月交付量跳水,股价却没怎么跳水,股民们还挺乐观,仿佛都在赌一个“反转剧情”。市场的赌徒心理,谁懂啊?可做车的真不能光靠赌,用户的票才是硬通货。今天你体验不好,明天就真没人排队了。
有时候,理想汽车店里的销售员还在费尽心思给你讲配置、讲体验;门外的年轻爸妈已经在别家试驾。家和车到底能不能合二为一?理想曾经给了答案,如今又被现实拎出来反复拷问。技术、服务、体验、性价比,哪一样掉链子都不行。就像球场上没有永远的主力,只有不断换人的教练。
现在的理想,像极了退潮后的小岛,原本热闹非凡,一夜冷清。是市场太残酷,还是理想太自信?也许都有点。你说新势力的路会不会走窄?还是说下一个爆点还在后头?留言区见,唠唠你对理想汽车、对国产新势力的看法,顺便聊聊你心中的“理想生活”。别急着下结论,车圈的戏,总还有新花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