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能源大混战头部玩家卷生卷死,出奇招,“新势力”到底想干啥?
你说新能源车现在火不火?那可不是一般的火,简直是烧得发红发紫!7月8日出了新一周的销量榜单,十几家车企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比一个能“卷”。比亚迪、五菱、特斯拉这些老牌劲旅还没“喘口气”,后面理想、小米、岚图、零跑又刷起了存在感。一个月都没过去,车圈的排行榜已经跟蹦迪一样,一天一变脸。有人刚刚尝到胜利的滋味转眼就被拉下王座,有人前脚跌倒后脚又能爬起来捞一把“大订单”。你要说这里头真有纯靠实力说“掰扯”的?且慢,猫腻大着呢!到底是谁被“炒作吹”,谁能“装到最后”?且听俺这就来刨刨底——新势力混战,这出大戏,哪是省油的灯!
先来一道灵魂拷问最近新能源车降价潮咋突然“刹车”了?这不是前阵子还满大街打骨折的广告,转脸这就“官宣涨价”还限时抢购啦?比亚迪这回下狠手,直接发文要求全国经销商“听话”,优惠必须统一,谁都别想打价格战的“小算盘”。这可把一众嗷嗷叫着想买便宜车的消费者晾在了外头。刚习惯了“薅羊毛”的日子,一下子偃旗息鼓,心里不得劲儿的可太多了。
可送走了降价的欢乐,迎来的却是“月初交付回落”的阵阵凉意。比亚迪大佬虽然周销量还压住了台面,5万多台确实硬气,但跟6月底那8万台的火爆一比,难免气势有点虚。五菱新能源算是熬住了,勉强进了“万辆俱乐部”,可后面的吉利银河、特斯拉、小鹏一个接一个掉队。理想汽车更憋屈,昔日“万台俱乐部常驻选手”,现在却每周缩水到七八千台,连“新势力”第一的位置都让问界抢走了,眼看着头名的椅子真坐不稳。
不过啊,别急着给新势力们判死刑。这回的“顶流”,原来是问界M8、M9这些“比房子还豪华”的大号SUV。车圈高端战争打得比楼市还激烈。零跑、理想、小鹏蔚来也都不甘落后,再加上小米YU7拿出“周度锁单28万辆”这种魔幻数据,今晚还是谁能撑到最后一口气,“大戏”才刚刚开始。
来,我们“掀锅盖”看看各家车厂到底都在琢磨啥。去年你翻盘,今年我上分,谁都忍不住想当“冠军中锋”,可实际情况——月初一到,销量直接“刹车”,各家纷纷玩“返场特惠”甚至变着花样放福利。
比亚迪这波玩的是“王者归来”——终端不给乱降价,经销商谁敢私自打折?后果自负。结果,一大波等着“抄底”的用户立马犹豫了不是说新能源车都得等一等?今天降明天再降,早买早被割。可是,毛线!这回比亚迪搁这直接收紧口袋,就是不让你磨价格。可经销商看着门口客流一天天缩水,心头也直犯嘀咕,这大暑天,凉风扑脸来得挺不是滋味。
反观五菱“扛着红旗不打烊”,万元销量还能雷打不动,“人民的代步车”当得挺稳。但再往后,吉利银河单周7千多台,特斯拉5千台,听着都不算少,可跟几个月前动辄破万的数据一对比,实话说——都蔫吧了。
新势力这边,戏份可多得很。问界M8和M9靠着“高端+智能”,成功收割了手握闲钱的老板们,销量哗哗涨。零跑这种“实惠派”路线厮杀主流市场,7月第一周直接干到9千多台。理想干脆豪掷“5年免息”大礼包,L6车型价格门槛再创新低,订单数一下飙到1万多台,这就是赤裸裸的“补贴式抢单”,玩得谁都心发慌。小鹏G7首批交付也正赶上风口浪尖,试图靠新车型来“回血”——只能说,新能源拼到这份儿上,还能坐住不发狠的没几个。
别说咱,只要你平时刷个短视频,肯定见过一票“新能源车主互喷”的奇观啥“保值率极低别碰!”、“买了半年大降3万!”、“三天两头App出Bug”…一热一冷,车圈的话题可从没断过。
这热热闹闹的混战到了低潮期,表面似乎都进了“理性休整”这档子节目里。厂家把价格管住了,优惠规则也不松动,看似大家都老老实实做业绩。你瞅比亚迪、理想、问界、零跑的销售线条,稳当得很。
可实际上,早起的大哥比亚迪、高端扛旗的理想,包括“老外”特斯拉,背后的焦虑一点都没少。价格控住了,可订单量却一不小心掉头往下砸。消费者不傻,“等等党”就是不下单你说价格稳真能稳到年底?再等等保不齐还能再跌一波。当初特斯拉直接来一记“跳水折扣”,那些年头硬挺的小厂直接被拍得找不着北,现在轮到民族品牌们蜜里调油地喊“利好”了,行为模式却越来越像了。
至于小米YU7的29万锁单,那数据真能“原汁原味”吗?要知道,这“锁单”可不是最终交付的硬业绩,捂热的可能是一锅“预热汤”。网友调侃“锁单≠交车,别忘了鸿蒙空城计”……你瞅瞅,光喊口号容易,落地兑现才是门学问。
再提理想、蔚来、小鹏这三位“头部新势力”,开始时个个意气风发,如今“卖车如同熬冬”——不是被问界超车,就是被零跑穷追猛打,一个个面上笑嘻嘻,心里流着泪。月初大家销量一凉,网友早打趣“月初开门营业,月末车企焦虑。”这氛围,堪比东北大雪天排队买菜——谁也不敢慢了手,怕捞不着最后的白菜。
正当大家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要沉寂下去,一个猛料直接倒翻天小米YU7上市一周,锁单28万辆!啥意思?这可是整个车圈的“奇迹单量”,活脱脱的“工业凡尔赛”。别小看小米,人家老板雷总朋友圈“截屏自嗨”,全网转发祝贺。眼看着的确卖不上万,但锁单狂飙,说明啥?人家打的是“智能+流量+性价比”三重奏!小米的粉丝经济和米粉的仙人跳,那可是任何传统车企学都学不会的活儿。
还有“鸿蒙智行”阵营,也开始发力抢市场。问界M8、M9直接“高举高打”,理想L6则放出5年免息炮弹。理想新增订单爆表,问界也不甘示弱。新产品一上阵,消费者直接被钓得不行,样车一到店,朋友圈全是晒新车提车照片。这种速度,放在前两年想都不敢想。
再瞅行业生态——销量、订单、客流、优惠……就像几股绳掺一起攥成麻花,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不想多浪费一颗“子弹”。一边抢客户,一边怕割肉,堪比“吃火锅捞底料”,每口都是看家本事。
一票“准品牌”也来蹭热点。岚图、极氪、卷得比谁都野,重磅车型随时“高调入场”。岚图FREE+打算干进新能源SUV前三,极氪坐等新车爆卖。车圈“高考”场外赛已经拉开帷幕,谁是卷王,得看谁能笑到收官。
最给力的,还得说是消费者。大家买啥都得算计三遍,先问“再等等,月底会不会再降?”再问“优惠多不多?免息咋算?”最后问“咱家新能源停楼下,邻居剐蹭能用哪家App报修?”——车企苦、用户也精,双方都在“斗心眼”。
风头过后一片太平,殊不知“暗流涌动”。看各头部玩家铆足劲保持高销量,实际咋地?优惠政策突然一调,门店客流又要下滑;新车一上市,老车瞬间陷入尴尬,库存怎么清,一茬接一茬。
这阵子,整体市场环境也不是原来那张满是蜂窝馅饼的“大蛋糕”。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一波三折,消费市场风向千变万化。厂商们头顶“达成销量KPI”大旗,脚下却踏着“价格监管、成本竞赛”的独木桥。表面看玩得风生水起,背后其实是在刀尖蹦迪。
理想汽车订单暴增背后,真能转化多少实际销量?比亚迪的绝对垄断地位,挡不住新势力的虎视眈眈。小米那场“锁单秀”,一旦批量交付出现卡顿或用户体验问题,口碑有可能瞬间“反噬”。而蔚来、小鹏这些老牌新势力,如果四季度新车型再没大爆发,早晚要被后起之秀赶超。
更大的危机是普通用户心态谁都不愿意当最后一个“接盘侠”。买车变成了一场心理战,有人自嘲“比谈恋爱累多了”行情变,就后悔前脚买,政策一动,就觉得早下单吃了亏。“等等党”的盛行,说明全民消费观念成熟了——啥优惠、送保养、0利息,统统列入考察清单。
而新势力们打了一年价格战,如今已到了“体力透支期”。再往后拼,要么拼品牌,要么搏创新。可新技术风险大、前途难料;传统车厂再挤进来,竞争天平随时可能“轰隆隆”全翻盘。这场新能源大混战,说白了就是个“谁更能扛、谁更能耗”的游戏。
朋友们,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整场新能源车市,就像东北的搓澡大爷你以为是表面搓搓泥,其实人家里头早就来个“砂纸打磨”。你买车,一会儿抢便宜一会儿瞅新车型,心想着捡漏,其实厂家盯着你的钱包比啥都清楚。别看现在什么销量风云变幻、订单数据翻江倒海,到头来赚最多的,还是那几位能整活、扛住压力的主儿。
你要说,比亚迪不让经销商降价是为了保证大家信心?服了服了,消费者买你东西怕的就是今天跌明天亏,你还想指望价格“稳定人心”,不是笑话嘛。理想L6五年免息,大伙本来图个便宜,结果后面更担心,“免息送你了,以后服务和保值能不能一块儿送?”小米锁单28万,谁知道最后真到手的有多少?这买车的门道,完全就是看谁玩得溜!
这市场别说谁能赢,一脚下去,全是泥泞路,能站稳别摔跟头,才是真功夫。啥“新势力争霸、智能引领未来”——搁这儿吹点儿玄乎玩意儿,买不起、等不起,最后还不是“打工人”站岗?
大伙觉得,新能源车市这波“统一价格”、“大促订单”真能让各位省心下单、稳定信心,还是看着车企玩套路、最后亏的还不是咱老百姓?“等等党”们能等来终极福利,还是兜兜转转依旧被收割?你是相信厂家的“水晶承诺”,还是更佩服自己算计的“小算盘”?评论区见,咱整点实在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