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战略发布会不少见,但像东风奕派这样,把技术家底和未来路径一次性摊开讲的,确实需要点底气。8月1日,整合了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资源的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在武汉正式发布了名为“未来之翼”的战略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简单说就是靠“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四根柱子,把这家央企背景的新势力托举起来。
技术,被东风奕派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其构建“护城河”的关键。他们直接亮出了几项硬指标:全球首个自有160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宣称压铸车身的抗扭变形能力是传统车身的3倍;自研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装车,能量密度瞄准350Wh/kg,-30℃环境下的续航达成率要保持在70%以上;2026年还将推出全球首个超千伏高压架构的首款车型,电压平台直接拉到1200V,支持峰值12C快充,常温下充电1秒就能增加约2.5公里续航;全新的线控底盘,制动响应时间控制在100毫秒级,振动过滤能力达20赫兹级,转弯半径最小可至3.5米。这些参数,指向的是安全、续航焦虑、充电速度和驾控体验这些用户最关心的痛点。智能化方面,天元智舱3.0将匹配高通8295P或下一代8397等旗舰芯片,天元智驾方案则规划了4个级别。除了自身研发,东风奕派也明确与宁德时代、Momenta、百度、腾讯、高德等行业头部伙伴深度合作,构建技术生态圈。
除了硬实力,品牌架构的调整是“未来之翼”战略的另一核心动作,被概括为“奕派向上、风神向新”。东风纳米品牌被融入东风奕派,目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主攻方向也更清晰了——东风奕派品牌将肩负起“向上”突破的使命,除了面向主流年轻用户打造“主流科技系列”产品,更关键的是将联手华为开发“智能精品系列”,剑指中高端市场。华为的新一代乾崑智驾ADS 4.0系统和鸿蒙座舱5.0技术,都将应用于双方合作的首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这款车计划2026年上市。而东风风神品牌则被赋予“向新”的任务,定位转型为“智慧家享汽车品牌”,面向全球家庭用户。
产品攻势将紧随品牌定位展开。东风奕派科技的目标是到2028年,旗下产品矩阵扩充至20款车型,并且承诺每款车型都将“每年进化、常用常新”。其中,东风奕派品牌的双系列战略落地是重点:“主流科技系列”聚焦主流市场,强调智能和品质;“智能精品系列”则承载着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成果。东风风神品牌则将目光锁定全球节能车市场,计划到2028年在售车型达10款,主攻A级和B级核心市场,保证每年至少投放2款全新或换代产品。作为战略发布会的组成部分,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公布了限时先享价,家悦版增程17.36万起、纯电17.86万起,家享版增程18.56万起、纯电19.06万起;东风风神L8也进行了全球首秀,官方实测数据包括纯电续航248公里、综合续航2245公里、综合油耗2.4L/百公里。
眼光放得更远,东风奕派科技的“海外之翼”计划也相当具体。目标是在2027年,将海外在售车型数量扩展到30款以上,覆盖从ICE(传统燃油)、HEV(混动)到EV(纯电)多种动力形式,车型级别涵盖A0级到C级,并同时满足左舵和右舵市场需求。渠道建设方面,计划到2027年全球网点达到2000个以上。本地化生产被列为重点策略,目标是2026年本地化制造销量占比超过20%,并力争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50%以上。品牌推广则锚定10个战略市场,结合中国文化元素与当地特色IP来提升知名度。
背靠东风集团56年的造车积累和“十四五”期间超过500亿元、1.2万人的研发投入,手握超过5000件新能源智能网联专利,东风奕派科技此次发布的“未来之翼”战略,意图非常明确:整合资源、聚焦用户、技术驱动、全球布局。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启的交汇点,这家央企新势力能否凭借这双“翅膀”真正乘风启航,最终还得看这些技术参数能否如期落地,产品承诺能否兑现给用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