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7月终于拿到全薪,哪吒汽车复工潮开启,近50家投资方参与

哪吒汽车的桐乡工厂员工7月全额发了工资,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炸醒了仍在关心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人。

好久没看到这么振奋的车企复苏信号了——大家还记得前几个月工厂楼下那种死气沉沉的样子吗?

如今实打实地全薪到账,这不仅意味着企业的账上终于有了钱,更是对一直咬牙坚守员工的最大肯定。

员工7月终于拿到全薪,哪吒汽车复工潮开启,近50家投资方参与-有驾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已经有快50个投资意向方跃跃欲试要参与哪吒的重组复工,难道真的有可能逆风翻盘?

哪吒汽车的这几年,简直可以用“跌宕”来形容。

曾几何时,它是新能源领域里以性价比著称的新秀。

那会儿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还是年轻上班族,谈起哪吒都是“便宜实用”,“再不买就没了”。

可是便宜的代价,就是公司赚得也不多,不论卖多少台,利润都是捉襟见肘。

2023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动辄几万元的降价像洪水一样袭来,市场上各路神仙都在拼命“烧钱换人气”。

本来哪吒的优势就是价格,谁料这条路一夜之间变成了全行业常规操作,你低我还能更低。

更难的是,哪吒原本依赖的网约车和租赁用户市场很快也“装不下新车”了,基本盘直接坍塌。

产品本身问题也越来越多,听说有车主吐槽各种小毛病,“新车就进修理厂”。

公司资金链也就越来越紧张,开始拖欠供应商货款和税款,几年下来积攒的口碑一夜反转,危机直接摆到了台面上。

到了2024年,哪吒的销量大跳水。

全年才卖6.45万辆,仅为去年同一时期的一半都不到。

年末,原CEO张勇离任,创始人方运舟亲自挂帅,拿出六大改革方案:说要搞IPO、拓展海外、提升技术云云。

但说起来容易,真改革起来难——产品线和销售网点都跟不上,外加现金流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挡住下滑的局面。

今年1月的销量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只有110辆,相比一家街头面包店月销量都未必好到哪去。

3月,方运舟被限制高消费名下股权还被冻结;5月13日,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

朋友圈里不少行业朋友都在感叹,“又一家新势力倒下了”。

其实哪吒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前有威马汽车,后有爱驰。

和哪吒一样,威马的危机也是从低技术投入、高市场压力开始,最后陷入分崩离析的困境。

爱驰则从一开始就市场定位不清、融资困难,最后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这些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过去几年中国造车新势力狂奔之后的阵痛期。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哪吒并没有就这么宣告结束。

进入2025年后,合众新能源的管理人通过阿里资产等平台招募重整投资人,截至8月4日,意向方已经达到了53家。

而且就在7月,桐乡工厂员工竟然收到了全额工资。

这一幕让人想起许多有关“复工奇迹”的报道,但和那些仅仅靠官宣“打鸡血”不同,这次是真金白银发到手上的实锤。

桐乡的工厂并未冷清下来,反倒因为人手骤减而变得格外忙碌。

留守员工不仅要大扫除、盘点物料、测试设备,还得频繁接受外来考察团队和投资意向方的参观。

前几天桐乡下起小雨,工厂门口的保安还自豪地和新来的小伙子说:“哥们,终于有希望了”。

与此同时,哪吒还在全国重新梳理销售网络,核查哪些门店、加盟网点还愿意继续跟公司“共进退”。

有消息称,部分地区的销售岗位已经重新开始招聘,不少老员工私下里表示“只要能正常发工资,还是愿意回来再拼一把”。

对于很多底层的家庭来说,汽车厂的工作没有多高大上,却是最靠谱的饭碗。

重组这条路其实没有那么轻松。

投资人要看账面数字、未来规划,更要判断行业趋势下这个品牌该怎么走。

有人担心哪吒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威马——重组计划拖延、工厂停产、员工工资难发,最后不了了之。

也有人觉得,毕竟背后还有不少地方资源和产业链合作伙伴,万一哪吒真能挺过这一关,说不定还能重新找回曾经的市场地位。

说实话,光靠外部投资其实远远不够。

错失技术创新的几年,新能源大势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亚迪、理想、小鹏们卷出了天际,产品和技术早就不是几年前能比的水平。

哪吒那些“以价换量”“只靠低端市场求生存”的策略,已经彻底被现实打了回头。

眼下最关键,是要在复工的底气里看见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更有竞争力的新车型和切实改善的服务机制。

业内的专家也有异议。

有人说像哪吒这样“翻船”的公司,就该用市场的铁律淘汰,为行业做一次痛苦但必要的自我净化。

可也有人感叹中国新能源这十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若每个做过创新、留下口碑的品牌都不能给一点宽容、留一条路,未来怕是只有寥寥几个巨头唱独角戏,创新空间也未免太小。

不少哪吒的老用户还在等待“那台说好今年能交付的车”,也有人忐忑:“以后配件坏了还能修吗?”

朋友圈讨论最热的一个问题是:“50多个投资意向会不会到最后都只是看热闹?”

对这样的忐忑,我倒是有点乐观——一来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汽车产业链安全、相关政策鼓励行业洗牌后的新一轮创新;二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庞大的制造业工厂不能说关就关,保生产、保就业始终还是刚需。

如果说某天哪吒真能“复活”,我最盼望的是能别再走回头路,坚持把品牌做实,把质量和技术补上来,这大概才是最该听进心里的“教训”。

这场复工复产,或许只是长夜里刚刚点亮的一盏灯。

要不要把命运交给投资者的市场手,还是能否凭技术创新赢回市场,只能静观其变。

风雨过后见彩虹——希望哪吒汽车的故事,不只是一本教科书上的关门总结,而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升级阵痛下的一个小小希望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