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多少公里,需要前后轮胎对调?老司机:别等车胎偏磨了才后悔!
咱开车的都遇见过这种情况:明明才换没多久的胎,方向盘却开始跑偏,仔细一看,前轮花纹都快磨平了,后轮却还挺新——这时候多半是该给轮胎“挪挪位”了。别觉得轮胎对调是小题大做,这事儿做得好,能多跑几万公里,做得不好,可能半路就出幺蛾子。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轮胎到底该咋换、啥时候换,看完能帮你省不少换胎钱。
先说说为啥非得给轮胎“挪窝”。说白了,车子四条胎,干活多少差老远了。尤其是咱们常见的前驱车,前轮可不是光跟着跑就行——转向靠它,刹车时重心往前压,大部分制动力也得它扛,发动机的重量还全压在前头。你想啊,天天又转又刹又负重,前轮磨得能不快吗?
有数据统计,前驱车的前轮磨损速度差不多是后轮的1.5倍。就像人走路,总用一只脚使劲,那只鞋肯定先磨破。我邻居大哥开辆前驱SUV,两年没调过胎,前段时间换胎时才发现,前轮花纹深度只剩2毫米,后轮还有5毫米,等于白白浪费了后轮一半的寿命,换四条胎多花了小两千,这钱省下来加几箱油不香吗?
后驱车情况刚好反过来,后轮得负责驱动,磨损比前轮快;四驱车更复杂,四个轮子都使劲,但受力还是不均,时间长了也会磨得一边高一边低。要是长期不调,不光浪费轮胎,还可能出危险——前轮磨太狠,雨天容易打滑;左右胎纹不一样,高速可能跑偏,方向盘都握不住。
那到底啥时候调最合适?多数人可以记个大概数:每跑8000到10000公里调一次。但这不是死数,得看你咋开车、跑啥路。
要是你天天在市区代步,堵车多,车速慢,刹车起步都温柔,轮胎磨得慢,按8000-10000公里调就行;要是总跑高速、盘山路,或者经常走坑坑洼洼的烂路,轮胎被石子硌、被急刹磨,磨损会加快,建议6000-8000公里就调一次;还有些朋友开车猛,爱急加速、急刹车,轮胎总在“紧绷”状态,那得更勤点,5000-7000公里就得换次位。
要是一年跑不到5000公里,比如就周末开两圈,那不用卡着里程数,看轮胎实际情况就行。比如发现前轮花纹明显比后轮浅,或者方向盘有点跑偏,这时候就得赶紧调了。
调轮胎也不是随便瞎换,不同车型有不同的“换法”,弄错了反而伤胎。
前驱车最常见,调法是“前轮顺移,后轮交叉”:左边前轮直接挪到左边后轮,右边前轮挪到右边后轮;而后轮得交叉换,左边后轮换到右边前轮,右边后轮换到左边前轮。这么换是因为前轮磨得多,挪到后轮“歇口气”,后轮交叉到前轮,能让磨损更均匀。
后驱车刚好反过来,是“后轮顺移,前轮交叉”,毕竟后驱车后轮磨损快,得换去前轮“分担压力”。
四驱车就更讲究了,大多得用“X型对调”:左前换右后,右前换左后,就像画个X,这样能让四个轮胎受力更均衡。不过具体咋换,最好翻下车主手册,或者让修车师傅看,别自己瞎琢磨。
还有种特殊情况:要是你家轮胎是“定向胎”,胎面上有箭头标着滚动方向,这种胎只能前后对调,不能左右换。比如左前轮只能换到左后轮,右前轮换到右后轮,要是交叉换反了,箭头方向不对,轮胎抓地力会下降,跑起来还可能“嗡嗡”响。
换完之后还有几件事得做,不然等于白换。
首先是调胎压。很多车前后胎压要求不一样,比如前轮要2.3bar,后轮2.1bar,换了位置就得按新位置的标准调,不然胎压不对,要么磨胎肩,要么磨胎面,白瞎了对调的功夫。
其次,要是换完之后方向盘抖,尤其是高速上抖得厉害,那得做个动平衡。轮胎换了位置,重量分布可能变了,动平衡没做好,跑快了轮子晃,时间长了还会伤轴承。
另外,要是换完发现车子跑偏,方向盘不正,可能得做四轮定位。不过这情况不多见,一般是轮胎磨损太不均才会这样,平时正常对调很少需要。
现在很多车有胎压监测,换完胎别忘了让师傅重置一下传感器位置。不然可能左边轮胎没气了,仪表盘却显示右边有问题,误导你判断。
最后给几个实在建议:每次去保养,让师傅顺手看看轮胎磨损,该调就一起做了,花不了几分钟;别自己在家瞎换,没举升机不安全,换完也没工具做动平衡;平时多留意轮胎,看有没有鼓包、裂纹,花纹里的小石子及时抠掉,这些都能让轮胎用得更久。
轮胎是车子的“脚”,保养好了才能跑得稳、跑得远。你家车上次调轮胎是啥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换完之后更顺手的情况?评论区聊聊,给新手司机支支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