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

咱们身边有不少朋友,家里都有一辆开了快十年的燃油车。

这车吧,说它老,它还能每天勤勤恳恳地载着我们上下班、接送孩子;说它好吧,开起来总觉得跟新车那会儿不是一回事了。

很多人会把这归结于自己保养得不够好,或者干脆觉得车老了就这样,是正常现象。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些情况,是几乎所有燃油车都绕不开的宿命,就像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机能会自然下降一样。

而这些事情,汽车厂家在卖车给你的时候,销售顾问是绝对不会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的。

今天咱们就用最普通的大白话,聊聊这些“十年之痒”背后的真相。

首先,最让大家有切身体会的一点,就是油耗。

这东西的变化,比咱们的体重还实在,真金白银地体现在每个月的加油开销上。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您不妨回忆一下,十年前刚提车那会儿,比如一辆很常见的日系或德系家用轿车,发动机排量在1.8升左右,那时候可能百公里也就七八个油,跑高速还能更省。

可到了现在,同样的路况,甚至您的驾驶习惯因为年龄增长变得更加“佛系”,但这车的油耗却可能悄无声息地涨到十个、十一个,甚至更高。

这多出来的油钱,一年算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是不是积碳太多了,没错,积碳确实是主要原因之一。

您可以把发动机想象成我们家里的燃气灶,新的时候,出气孔干干净净,火苗又蓝又旺,热效率高。

用久了,油污和杂质会堵塞出气孔,火苗就变得发红发黄,看着火挺大,实际上烧开一壶水要花更长的时间,也更费燃气。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发动机也是一个道理,积碳附着在活塞、气门和喷油嘴上,就会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动力输出效率降低,电脑为了维持正常的动力,就只能下令多喷油,油耗自然就上去了。

但问题不止于此。

发动机里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零件,叫氧传感器。

它的作用就像一个“品鉴师”,安装在排气管里,专门“闻”汽车尾气,然后判断刚才的燃烧是油多了还是油少了,再把信息反馈给汽车电脑,让电脑调整下一次的喷油量。

这个零件长期在高温废气中工作,时间长了就会老化、迟钝,就像一个味觉失灵的厨师,做菜时盐放多放少全凭感觉,那菜的味道肯定不稳定,发动机的油耗也就会变得时高时低,但总体趋势一定是往上走的。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就算您花钱去做了全套的发动机清洗,换了火花塞,换了氧传感器,短期内可能会有好转,但过不了多久,油耗又会慢慢涨回来。

因为还有一个无法逆转的问题,就是发动机内部的机械磨损。

气缸和活塞环经过上亿次的往复运动,它们之间的间隙会变大,密封性会下降,每次燃烧爆炸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从缝隙中“溜走”,动力损失了,自然就要靠多烧油来弥补。

其次,就是让人头疼的电子系统故障。

如果说油耗高是慢性病,那电子系统出问题就像是突发性的神经紊ikey。

老车的仪表盘,今天亮个发动机故障灯,明天跳个ABS防抱死系统的警报,后天又提示你哪个车门没关好,但你检查了一圈发现明明都关得严严实实。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开到修理厂,师傅用电脑把故障码一消,暂时好了,可没过几天,同样的灯又亮了,反反复复,让人心烦意乱。

更别提那些常见的小毛病了,比如车窗升降突然不听使唤,按下去没反应,或者升到一半又自己降下来;中控大屏幕偶尔死机,导航卡在半路,音乐也放不出来;空调的按键失灵,想开冷风它偏要吹热风。

这些问题虽然不影响车子开动,但极大地降低了用车体验。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车内密密麻麻的线束和各种电子模块老化了。

一辆车里的电线总长度加起来有好几公里,它们常年在发动机舱的高温、底盘的潮湿和车门的反复开合中工作,绝缘皮会变脆开裂,接头会氧化生锈,导致接触不良,信号传输就出了问题。

这里要特别提一个很多老车主都遇到过的“大坑”,就是天窗的排水管。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这根不起眼的管子老化堵塞后,下雨天的雨水排不出去,就会顺着车顶内饰板流进车厢,把地毯下面的各种控制电脑给泡了,那维修费用可就不是几百块钱能解决的了。

在这个方面,我们就能看到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巨大优势。

传统燃油车的电子系统,就像一个老式单位,各个部门(电子模块)各自为政,靠无数根电话线(线束)联系,线路一老化,沟通就出问题。

而现在我们国产的新能源车,普遍采用了更先进的中央集成式电子架构,整辆车更像一部智能手机,大部分功能由一个高性能的“大脑”统一控制,很多软件问题,厂家直接通过网络进行OTA升级就解决了,就像手机系统更新一样,车主根本不用跑修理厂。

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大量的线束,从根本上降低了未来线路老化的风险,也代表了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正确方向。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最后,也是压垮很多老车主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底盘的松散和异响。

新车的时候,底盘给人的感觉是“整”的,过个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伴随着“砰、砰”两声闷响,车身就稳稳地过去了,干净利落。

可车龄一长,同样的路况,传到车里的声音就变成了“咯吱咯吱”、“哐当哐当”的交响乐,车身还要多余地晃悠好几下才能稳定下来。

在高速上行驶,会感觉方向盘有点发飘,不再像以前那么沉稳;转弯的时候,车身的侧倾也明显变大,让人缺乏信心。

这种“散架”的感觉,根源在于悬挂系统里大量的橡胶衬套和球头老化了。

这些橡胶件的作用,就像我们人体的关节软骨,负责在金属部件之间起到缓冲和连接的作用。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必出3大毛病,车企闭口不提,车主必须知道-有驾

经过十年上百万次的挤压和拉伸,再加上风吹日晒和油污腐蚀,它们会变硬、开裂,失去原有的弹性。

软骨坏了,骨头之间就开始“硬碰硬”,各种异响和多余的振动就随之而来。

同时,因为连接处出现了虚位,车轮的定位参数也会跑偏,导致方向盘不正、吃胎等一系列问题。

就算你下决心花一大笔钱,把底盘所有的摆臂、衬套、球头、避震器全都换成新的,也很难完全恢复到新车那种紧致如初的感觉。

因为车身骨架本身,这个由无数钢板焊接而成的主体,也存在金属疲劳。

它在十年的使用中,承受了无数次的扭曲和应力变化,整体的刚性已经不可避免地下降了。

这就像一位老人,就算换了新的人工关节,但骨骼本身已经疏松,终究无法和年轻人比硬朗。

所以,当一辆燃油车走过它的黄金岁月,这些变化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这背后是物理定律和材料科学在起作用,并非简单的好好保养就能完全对抗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