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长城直营店MPV销量逆袭,高山7定价决定命运?

你说,国庆期间,我去了趟成都银泰城的长城直营店,结果发现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这家店,原本定位是“短租”,但奇妙的是,虽然周边人流量没预想那么夸张,可来这儿看车的人,画像却异常精准,和长城的目标用户高度契合。

销量?

嘿,出乎意料地能打,直接“转正”成了长期店。

这不就说明了,精准定位,比盲目追求人多,更能直击要害吗?

这事儿,让我对长城汽车的渠道策略,尤其是直营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长城在商超里布局的这些店,清一色都是直营。

唯独蓝山,是为数不多经销商和直营都能卖的车型。

而高山系列,则是完全由直营体系掌控。

我甚至隐约听到风声,蓝山未来也可能回归直营。

这背后,是不是意味着长城要打造一个更垂直、更纯粹的销售闭环?

那天探店,我看到不少人围着高山8转。

店里有台高山7是试驾车,不是摆设。

这倒是挺实在,想看7?

试驾时直接体验,省事儿。

说实话,7和8,除了车身尺寸,特别是后备箱那块儿,稍显“瘦削”外,其他方面几乎是“孪生兄弟”。

看懂了8,7的精髓也就了然了。

惊人!长城直营店MPV销量逆袭,高山7定价决定命运?-有驾

那么,7和8到底怎么选?

这得看你的“用车剧本”。

如果你不是那种三排常年满员的家庭,偶尔拉个四五个人,高山7就足够了。

关键是,当你把第三排收起来,那储物空间,简直是个“吞金巨兽”,能装下你所有的出行装备。

更何况,它还保留了二排的超大空间、便捷的上下车体验,以及同级独有的智能四驱和激光雷达。

动力系统和8如出一辙,这意味着,在操控这块儿,7同样有着不俗的实力。

再聊聊高山的“空间魔法”。

它的二排和三排座椅轨道是共用的,这让它在满载时,依然能巧妙地调整,让三排乘客都坐得舒服。

尤其对于那些停车位紧张、停车环境逼仄的家庭来说,作为市面上尺寸“最精炼”的同级MPV,高山7的地位,不容小觑。

它满足的是一部分用户在特定条件下的“刚需”。

惊人!长城直营店MPV销量逆袭,高山7定价决定命运?-有驾

然而,摆在消费者面前的,是定价这个“甜蜜的烦恼”。

高山7的预售价和高山8的差距并不大。

很多潜在买家都希望能将7的价格压到25万区间。

如果正式上市时,定价依旧如此,销售也坦言,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转投高山8的怀抱。

所以,高山7的最终定价,将是它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高山系列在销量榜上,已经悄然占据了头排位置。

9月最后一周的数据,单周销量就达到了0.27万台。

这仅仅是MPV车型,就触及了月销破万的门槛,而且这还是在高山7尚未正式上市的情况下!

这份成绩,无疑为长城直营体系注入了强心剂。

惊人!长城直营店MPV销量逆袭,高山7定价决定命运?-有驾

相比之下,蓝山虽然吸引了不少目光,大家对其大空间、高配置和性价比也颇为认可。

但或许是因为同价位区间内选择太多,消费者很难像选择高山那样,迅速做出决定。

店里还有一台摩卡,月销量屈指可数,算是被挤到了“边缘地带”。

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品牌的成功,在于其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

长城这次凭借更细分的车型序列,加上日渐稳固的口碑,以及与竞品形成巧妙的定价错位,高山这款车,其未来的市场表现,着实令人期待。

这就像古人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长城显然是在磨砺自己的“器”,为迎接市场的检验。

笔者的经验是,当一个产品能够精准地切中用户痛点,并提供超出预期的价值时,它就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高山,似乎就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它不像某些车型那样,试图包揽一切,而是专注于特定场景下的极致体验。

这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智慧。

惊人!长城直营店MPV销量逆袭,高山7定价决定命运?-有驾

那么,消费者会如何用钱包投票?

高山7的定价会是惊喜还是惊吓?

这些问题,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答。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长城高山,已经成功地在MPV市场激起了涟漪。

这股涟漪,能否汇聚成滔天巨浪?

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就像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争霸,最终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能够看清局势、抓住机遇、并能用最有效的策略取胜的。

长城高山,这次似乎找到了它的“制胜之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