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能源车自燃,厂家回应惹争议,电池安全再受关注

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各种宣传说,这车省钱,环保,技术牛,还智能。可最近这福建宁德码头的大火,当场烧掉八辆车,现场那浓烟啊,老百姓看到谁不后怕?新能源车安全问题这一次又被大家拉出来说事。你说这车才买了一个多月,停着也没事干,突然就自己冒烟,三分钟就起了大火,那场面着实吓人。不光这台车烧了,旁边车也跟着倒霉,八辆都烧,而损失估计得两百万以上。

事情出来以后,厂家第一时间回应,说怀疑“副驾驶有易燃物”,意思是怪车主自己拿危险东西放车里。但群众不认,纷纷质问:这车为什么温度能高到76度?火怎么一下就烧这么大?放易燃物的锅到底是谁的?你车本身没保护?而且这是停着的车,也不是说边开边充电,大家就更觉得后怕。

福建新能源车自燃,厂家回应惹争议,电池安全再受关注-有驾
福建新能源车自燃,厂家回应惹争议,电池安全再受关注-有驾
福建新能源车自燃,厂家回应惹争议,电池安全再受关注-有驾
福建新能源车自燃,厂家回应惹争议,电池安全再受关注-有驾

其实,这类自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最近几年,从2018年到2024年,全国纪录在案的新能源车自燃起火事故就有一千七百多起,而且不少都是停车充电或闲置状态下自燃,根本就不是大伙以为的“开快了才危险”。今年光因“起火风险”被召回的新能源车就有三十八万多辆,厂家一发现有电池隐患全都得召回来。

电池就是新能源车的核心,这电池能量足,但也危险,特别是三元锂这种主流电池。它优点是续航长,体积重量都小,可短板也明显,稳定性一般,一充过头或有碰撞,很容易短路,内部温度瞬间爆炸性增长,形成所谓“热失控”。这时候只要有一点点诱因,电池立刻就有燃烧风险。而相对来说,磷酸铁锂电池更稳一点,没那么容易热失控,但它续航又成问题。所以,各家车企都在折腾电池技术,有的搞什么刀片电池、马赫电池,挑战穿刺测试,可现实里技术并没达到百分百安全。

电池本质就是大号能量包,谁也不敢说这玩意完全不会自燃。专家都说,现在技术再进步,总有安全缺陷,想让电池绝对不热失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厂家在玩技术、拼宣传,但现在电池安全标准其实跟不上市场扩张速度,车量一年比一年多,可正规的检测和监管还是老一套。今年还出台新规,2025年会有专门针对新能源三电系统的年检,就是说明这问题已经到不得不管的地步了。

说到责任怎么分,这事就更复杂了。车要是因自己系统缺陷烧了,厂家不能跑。但万一是车主乱放易燃品,或者改装偷电、乱充电致灾,那责任要落在个人头上。还有的停车场是充电桩爆炸,或者管理疏忽,第三方也得负责。所以这种事故后,车损往往惨烈,可真要赔偿,法务环节一圈又一圈,谁赔谁不赔一直在扯皮。保险方面,交强险财产损失最多赔两千块,八辆车烧成废铁可连个修车钱都不够,商业险虽然能补点,但你要是自己有责任,下一年保费必须涨,让人无奈。多少车主现在说:买新能源车跟抽盲盒一样,谁知道哪天会不会突然遇上自燃?

那又有人问,到底电车比油车危险吗?其实按全国统计,自燃比例不是很高,只有万分之五,比燃油车还低。这数据摆出来,厂家有话说,安全没问题。但这数值背后有猫腻,电车自燃区别是火势猛烈,一旦烧起来,电池包里储存的大能量爆发,现场扑救极难,一般灭火器不管用,得用大量水降温,而且易复燃。所以一旦烧起来,不仅车损大,人都难靠近。油车虽然一年着火的比例高,但很多都是车小范围起火,扑灭相对容易。而新能源车动不动烧成废铁,火势还容易连累周围车辆,损失特别大。

除了物理伤害,心理落差也更大。油车烧掉,人心痛,但大家心理预期很低。而新能源车呢,花了大钱,宣传得天花乱坠,智能配置一套又一套,车主以为买回“未来科技”了,可结果火灾一来,这高科技感一秒全没。你越对它有期望,事后失望越大。这几年各种广告就主打续航、配置,从来很少正面科普和提醒电池安全,厂家都是“有事我再说”,安全预警弱得不行。于是发生事故后,大家的信任分崩离析,不用媒体带节奏,老百姓自己就开始质疑安全,往往一人烧了,全网风暴,买车的人都犹豫。

现如今,大家都明白,新能源趋势不会停,而安全绝不能靠“赌运气”。车企不能只盯着续航和配置卷,要扎扎实实把电池本质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电池安全是根基,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出事就推给用户。技术提高慢,监管也得跟上。新标准要落地,别让有缺陷的产品漏网。市场大了,问题也随之增多,盯紧检测,惩罚敢于隐瞒缺陷的厂商才是硬道理。

用户角度呢,同样要规范操作。别太轻信所谓智能安全,乱改车、频繁快充、在车里放一堆爆炸品都不行。平时车子要多留意状态,不要以为新能源就“无敌”,热天充电、极端天气停放都要注意。车子是你的,安全第一,保险买全才是王道。

其实行业内早就有人说过:“安全不是噱头,而是敬畏。”从设计到生产到报废,整条线都不敢怠慢。新能源车技术还行,但遇到极端情况仍然不堪一击。每次火灾后都有人教训,但等不到下次新闻出现,大家又忽略了安全,厂家该宣传还是宣传,用户该信任还信任。

归根结底,我感觉这个事没有绝对的解。新能源车本身带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但只要电池还是主流动力,风险就一直在。谁敢保证自己买的新车绝对不烧?谁能保证路上所有人在用车时都没乱来?我们能要求厂家分管自己的锅,官方加强监管,但自己也得长心眼,别让高科技的光环蒙蔽了安全底线。

福建新能源车自燃,厂家回应惹争议,电池安全再受关注-有驾

只有大家都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游厂家不为流量忽略问题,下游用户不盲信宣传,中间新标准严格落地,才有可能减少意外。新能源车火灾不是小概率的单一事件,而是技术与责任交互的结果。厂家、用户、监管三方都不能懈怠,别把安全寄希望于一丁点运气。电车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做不好,那谁还敢买谁还敢开?下一次火灾新闻再出现前,这个行业应该彻底反思并行动。不然,受伤害的最后永远是普通车主和这个社会。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