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估值飙升,特斯拉押注无人出租车,两家押注新市场

这两天科技圈爆出两个大新闻,一个是Anthropic估值飙到1800多亿美元,一个是特斯拉又被吹爆了,尤其无人出租车业务被认为潜力巨大。表面上看,一个做大模型,一个做汽车和出行,俨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但是你细品一下,背后有着同样的逻辑:谁能找到一个大得吓人的新市场,并且真能把这个市场变成现实,就能获得资本的疯狂追逐。

Anthropic拿了130亿美元,一下子到1800多亿估值,这是多大的体量大家仔细算算。世界上私营科技公司估值能到这个高度的没几个,OpenAI都还在赶路。为啥投资人这么疯?不是看这家公司今年赚了多少钱,而是看未来能不能干成一件足够大、足够新的事情,提前下注,以后万一狂奔起来,赚的是别人想都没敢想的钱。所以说,泡沫有没有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相信通过技术突破能砸开一个新世界。

Anthropic的增长有多快?八个月内年化营收从10亿翻到50多亿,企业客户30万+,其中每年付10万美元以上的大客户数翻了七倍。也就是说,钱是真进来了,客户也在暴增,这就是新技术引爆新市场的典型特征。只要你能持续变现,市场需求远远超出传统行业的天花板,估值自然一路狂飙。大家其实是在博“未来你能干多少事”,而不是算过去赚了多少利润。

另外一边,特斯拉也不是吃素的,最近ARK的研报又把特斯拉捧上天,说无人出租车业务2029年就能占特斯拉90%的公司价值,同时还能撬动未来十万亿美元的出行服务市场。你那个概念想一下,传统车企卖车卖到最后市值能有多大?Uber和Lyft加一起,也才两千亿美元上下。而特斯拉能靠Robotaxi吃掉多少?没人知道,但想象空间比传统行业大太多了。

这里大家要搞清楚,新技术开辟的是“新市场”,不能老用旧的行业数据去套。特斯拉的Robotaxi不是简单抢网约车份额,更像是把出行这个事重新做了一遍。以往Uber、滴滴这类平台受限于司机成本,价格摆在那里,很多人用不起,只是偶尔打打车。而未来无人驾驶和电动化把价格定得很低,自驾车和公共交通的人都能被分流过来,市场规模一下子放大几倍几十倍都不是梦。

不仅如此,特斯拉有规模优势,Austin超级工厂天天在造车,产能爆炸,车子铺得快。像Waymo这种,需要花大钱改车,一年弄两千台都费劲;特斯拉自己造,几天就造出来一大批。还有更狠的,未来Model Y车主直接把新车拉进Robotaxi平台接单赚钱,特斯拉自己不用全额买车,也不用自己养那么多车队运营成本,这才是更大的财路。你看着它是造车,其实已经在变成出行平台了。

当然,无人驾驶技术不是儿戏。特斯拉厉害的地方,就是全球几百万辆车天天在路上跑,回传数据,AI跟着学习,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的高精地图。Waymo这种公司靠激光雷达花大价钱,得慢慢一条条路测过去,优化得很死板。特斯拉就是数据海量,给AI喂够了,遇到奇葩情况也能对付,技术进步的速度比别人快得多。只要法律上不卡它,真能一下子把市场做大。

所以这些公司,你不能用旧的估值方法去看。尤其特斯拉和Anthropic这种,“前景”比“收入”更重要。就说特斯拉,传统车厂一车一车卖,就这么多利润,估值自然有限。它要是把整个出行市场给颠覆了,市值能到多高没人敢说。Anthropic同理,它不是像OpenAI那样啥都想做,很杂,ChatGPT可以做搜索、写文章、画画啥都来,但是深度不够,用户有新鲜感但撑不住长期订阅,变现难。Anthropic杀进AI编程这个大市场,全球软件钱多、需求旺、付费意愿强,小白都能用AI搞开发,这个市场一下子被放大,想象空间跟OpenAI是两个路数。

你看这两者,核心策略都是降低门槛,让所有的人都能用,产业规模和用户群都暴涨。以前软件开发是专业领域,现在AI编程让外行都能上手;出行更是,原来谁有车谁用,价格高得离谱,换成Robotaxi后,所有人都能打,出行成本打下来,出行变成“服务”而不是“产品”,市场天花板直接打穿。大家赌的就是技术带来的“巨大新增市场”和“高替代性”。

不过这个热潮不是人人都能吃到。认知差才是决定谁赚钱的核心。等主流基金、VC把估值推上天了,普通人进去很难稳赚,只有提前认知到这个市场大风口,早点布局,或者直接去创业、加入这些赛道,才有机会。否则,等你觉得大家都在说“Anthropic有前途、特斯拉有潜力”那会儿,已经是泡沫快吹爆的时候了。

而且现在风险很大,尤其是影子股市越来越流行,Robinhood这些平台开始让未上市公司就能交易。一大堆敏感投资者进去加杠杆,估值飙得更厉害。等你能买到这些公司股份的时候,泡沫往往已经不小了,如果再碰到金融环境宽松、利率低,大家都不怕死地炒,最后收割的就是进场更晚的人。历史上这种泡沫每隔几十年就要爆一回,比如1929年那种大崩盘不是没可能发生,一旦市场情绪只剩下“接盘侠”买单,最后的代价谁来承担?

说到底,这个科技投资游戏,拼的不是你会不会算账,拼的是谁的眼光更远,谁能比别人早一步把握新机会。能做到这一点,筹码在你手里,你才有资格享受高速增长和泡沫带来的红利。等到大家都开始跟风追热点炒概念的时候,你该撤退了。只是,很少有人有这种胆识和远见,多数人都是等到满大街都说好的时候才进场,到最后不是赚钱是接别人留下的包袱。

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Anthropic和特斯拉还不算泡沫满天飞,但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不会疯狂。估值会不会撑得住,关键还是看这两家能不能一直扩大市场,能否真的让技术变现落地。等到市场参与者多了,“前瞻性”就是关键指标,你比基金早一点能进场,比散户快一秒能抽身,市场大了你赚到钱,市场凉了你能全身而退,这才是投资的真功夫。能不能前瞻地布局,核心是认知到新技术带来的新蓝海,多数行业的爆发和泡沫,都在这些逻辑下酝酿。

Anthropic估值飙升,特斯拉押注无人出租车,两家押注新市场-有驾
Anthropic估值飙升,特斯拉押注无人出租车,两家押注新市场-有驾
Anthropic估值飙升,特斯拉押注无人出租车,两家押注新市场-有驾

总之,高科技圈这些事,你不能用老眼光去看,无论是Anthropic的AI大模型编程市场,还是特斯拉的Robotaxi出行市场,都是下一个五年十年的大机会。你能不能提前行动,才是真正决定你有没有资格吃肉。未来的路还长,但机会永远都在,下手要快,认知要对,别等大家都明白了你才去跟风,那就是炮灰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