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在谈L5,比亚迪却在学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

讲真,最近看到比亚迪要搞产线大升级的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

这不是要升级,这是要渡劫了。

或者说,是王传福老师不装了,摊牌了,他要带着整个新能源车圈一起渡劫,要么集体飞升,要么一起被天雷劈成渣。

你以为年销480万辆是什么?是军功章吗?不,那是催命符。是悬在所有同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剑柄上还刻着“卷死你们”。

车企在谈L5,比亚迪却在学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我们先来解构一下这个所谓的“生产线大改”,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什么一体化压铸,什么9000吨大家伙。听着像三体人要锁死地球科技了。

但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是,以前大家开餐厅,你做川菜我做鲁菜,虽然也抢生意,但好歹还讲点厨艺和体面。

现在比亚迪直接把后厨改成了钢铁厂,叮叮咣咣一顿砸,直接把锅碗瓢盆连带桌子椅子一体压铸成一个“餐桌套餐”,端上来跟你说,哥们,吃吧,效率高。

特斯拉是第一个在后厨搞工业革命的,小米那个9100吨的机器更是重量级,但他们更像是修仙小说里的技术流天才,追求的是单点极致突破,讲究一个“道”。

比亚迪不一样,他不是技术流,他是玄幻小说里的资源流主角,家里有矿,什么天材地宝都自己炼。他这个一体化压铸,模具自研,设备自研,连操作设备的螺丝钉估计都恨不得是自己家后院种出来的。

这就很恐怖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不仅掀了桌子,还把桌子腿卸下来当柴火烧了,顺便把锅也给砸了卖废铁,告诉你,以后大家别吃饭了,直接啃能量棒吧,我这儿管够。

这个动作的潜台词只有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没法好好玩。

然后我们看电池,这事儿就更有意思了。方程豹豹7纯电续航干到200公里,这个数字非常有灵性。

为什么?因为它精准地卡在了一个让燃油车主心动,让增程车主沉默,让纯电车主迷惑的区间。

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真泡到油价上涨的水里,一下子就膨胀起来,让你觉得“诶,好像还挺能打?”

但真正的杀招,是那个丧心病狂的秦PLUS,纯电200公里,卖7.98万。

我作为一个开过油车也开过电车的中年人,看到这个价格,脑子里就三个字:杀疯了。

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发传单,传单上写着:“两轮的别看了,就说你呢,买个这玩意儿,至少不用淋雨。”

这套打法的核心,就跟老头乐的崛起逻辑一模一样。

车企在谈L5,比亚迪却在学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你以为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L4还是L5?是激光雷达还是纯视觉?

错了,自动驾驶的最终形态,就是中国马路上的老头乐大军。他们无视规则,走位风骚,一个鬼探头就能让你的AEB系统直接CPU干烧。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比亚迪现在就在干这个事,它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把一大批原本不属于新能源市场的用户,强行拽进了这个修罗场。

这些人开着7.98万的秦PLUS,他们不关心智能座舱,不关心零百加速,他们唯一的逻辑就是:我TMD终于不用挤地铁了。

这批用户的涌入,会彻底改变整个战场的生态。他们会像老头乐一样,用最朴素、最不讲理的需求,去冲击所有车企精心构建的“技术壁垒”和“品牌故事”。

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是。你还在聊智能座舱多么丝滑,人家直接问:师傅,去火车站多少钱?

说到品牌,就不得不提一个玄学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买个丐中丐的奔驰,也不愿意看一眼配置拉满的国产车?

为什么特斯拉车主能忍受那反人类的单踏板和堪比毛坯房的内饰?

因为这是一种信仰。奔驰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最牛逼的技术不是自动驾驶,是马斯克本人。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有多安全,他只会觉得你吵闹。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比亚迪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恰恰就在这里。它能用价格和配置打败一切对手,但唯独打不败这种“品牌玄学”。

它在高端市场的乏力,就是这个原因。你技术再牛,性价比再高,在问界和理想构建的“家庭”、“奶爸”、“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种具象化的幸福场景面前,就显得特别冰冷。

所以比亚迪现在悟了,或者说,被逼得开窍了。

既然高端打不上去,那就干脆不打了。我直接把地基给你掏空。

你们在高层打得头破血流,我直接在一楼搞大甩卖,把承重墙都给你敲了。你看这楼还塌不塌。

这个怀挡和云辇C标配,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车企在谈L5,比亚迪却在学老头乐,这才是降维打击-有驾

怀挡,是为了腾出中控台,让你放手机、放奶茶、放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让你觉得“这车空间大师啊”。

云辇C,就是把以前高配车才有的“高级感”下放,让你觉得7.98万不仅没淋雨,坐起来还挺忽悠,有一种赚大了的错觉。

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是心理问题。比亚迪终于开始学着去按摩用户心理了,虽然手法还有点像足疗店里的新手技师,但至少方向对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讲真,你看着这帮车企的操作,除了用“渡劫”和“炼丹”来形容,你还能找到更贴切的词吗?

整个行业都卷成了一颗压缩中子星,密度大到三体人看了都想把水滴开过来研究一下。

所以明年比亚迪能不能击败特斯拉?

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这已经不是一场谁击败谁的比赛了,这是一场黑暗森林里的生存战。大家不是在赛跑,是在玩谁先别断气的游戏。

比亚迪的策略,就是化身雷电法王杨永信,不停地给整个市场通电,加大,加大,再加大!电到所有人都精神恍惚,电到所有人都开始怀疑人生。

你看,我作为一个曾经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现在每天看着各种新车发布会,感觉自己像在看科幻小说的中年人,有时候真的会恍惚。就好像前几天去菜市场,那个卖葱的阿姨突然从背后掏出一把激光剑,跟我说她的葱是用量子纠缠技术种的,吃了能预防老年痴呆。你问我信不信?我不知道,但我真的被吓到了。

现在的车圈就是这种感觉,荒诞,魔幻,且充满了不讲理的活力。

所以,最终的结局可能不是比亚迪击败特斯拉,也不是小米干翻蔚小理。

而是当这场惨烈的闪电战打完,硝烟散尽,大家会发现,唯一的赢家,是那个在路边开补胎店的老师傅。

因为不管你们的车是烧油还是充电,是压铸的还是焊接的,只要在路上跑,就都得补胎。

就问你怕不怕?这才是最终极的商业闭环。

但能赢,就是能赢。管他怎么赢的。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