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

一位在合资车企工作八年的工程师,今年初毅然跳槽到某自主品牌新势力,工资条上的数字让他感慨:“十年前是合资挑人,现在是自主抢人。”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迎来标志性转折点——自主乘用车板块人均工资首次超越合资板块。最新发布的《2024年汽车行业薪酬和劳动用工对标报告》显示,自主板块人均年收入达17.8万元,同比增长7.7%。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合资板块人均工资则为17.4万元,同比下降1.0%。这份涵盖88万汽车人的报告,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重构。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今天,人才流向已成为产业变革最灵敏的风向标。

01 薪资逆转:自主品牌打赢人才争夺战

五年前,合资车企的薪资水平还令自主品牌望尘莫及。如今局面彻底反转,自主车企不仅销量领先,在人才争夺战中也占据上风。2024年自主板块管理人员薪资涨幅达8.3%,工程技术人员增长3.7%,营销人员上升3.5%。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而合资板块仅新能源研发和水平事业营销人员薪资微增1.4%和2.7%,其余岗位几乎停滞。

薪资逆转背后是产业格局的重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快速转型,对高端人才投入毫不吝啬。2024年自主车企研发投入使新能源相关人员平均工资达到27.39万元,同比增长4.6%。

与此同时,自主车企人员规模持续扩张,同比增长13.8%,入职率高达21.7%。合资板块人员规模则缩减7.9%,离职率(7.9%)远超入职率(1.9%)。

“为在新赛道取得优势,自主车企高薪吸纳研发人才,推动了整体薪资水平提升。”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场人才争夺战的胜负,早已写在薪资单上。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02 黄金岗位:年薪30万+的新赛道

翻阅招聘网站,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测试、智能座舱语音与AI系统测试等岗位需求层出不穷,却 “一员难求”。数据显示,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为0.38

研发领域成为最大赢家。2024年汽车研发人员平均工资约26.1万元,同比增长3.14%。细分领域中:

  • 新能源研发人员平均工资27.39万元(增长4.6%)

  • 人工智能研发人员28.87万元(增长3.65%)

  • 大数据研发人员30.52万元(增长1.26%)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销售人员也迎来黄金期。2024年营销人员人均工资上涨2.7%,其中市场销售岗以23.18万元年薪位居榜首

“运营一个视频账号的团队人数约3-5人,底薪7000~9000元,再加业绩提成。”一位自主品牌汽车主播透露。车企营销资源正加速向 “流量前线” 倾斜。

高技能技工同样抢手。工业机器人技师、自动化控制工程师等岗位入离差达4.4%1。随着工厂智能化水平提升,掌握精密制造工艺的技工成为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力量。

03 岗位重构:传统工种的转型阵痛

与热门岗位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直产普工岗位正被加速优化。2024年直产人员入离差为-4.1%,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多重因素导致这一变化: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电动车动力总成生产所需直接人工减少;AGV搬运机器人和AI视觉质检系统替代基层辅岗

“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产品结构转型等因素导致直产普工岗位减少。”报告分析指出。行业整体人员总量大幅下降,但工资总额仅略降,人均工资反升至16.3万元

在7月举行的首届汽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交流会上,东风商用车首席工种师王建清分享:“32年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初级工。未来,技术蓝领将成制造主力,相关从业者需提升技能以适应变革。”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04 百万缺口:产教融合破局人才荒

面对行业剧变,一个巨大挑战浮出水面。工信部等三部门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103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量也将达到9.2万至11.6万人

“填补百万缺口需要从高校源头开始培养,车企正向激励、当地政策支持三个维度长期投入。”业内人士强调

行业已行动起来:

  • 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委员会推出 “汽博苑”学习平台,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

  • 同济大学等高校与车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 吉利汽车推出 “繁星计划”与“大雁项目” ,构建内生型人才培养体系

嘉定区作为汽车产业高地,已集聚汽车产业链企业4500余家、高技能人才1.2万人。这种区域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正在全国复制推广。

88万汽车人薪资报告出炉:自主首超合资,年薪30万岗位激增!-有驾

技术蓝领的扳手与AI工程师的代码,销售主播的麦克风与电池工程师的检测仪,共同组成了今日中国汽车的产业图谱。当职业教育机构开始批量培养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当高校实验室与车企研发中心数据实时互通,那个百万人才缺口正在被一点点填补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汽车产业的十字路口,有人手握30万年薪的offer,有人开始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时代淘汰的从来不是行业,而是不愿转型的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