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一个主要卖家用新能源车的公司,为啥要花大价钱去修专业的赛车场?
这玩意儿听起来不都是法拉利、保时捷这些超跑才玩的东西吗?
普通老百姓的代步车,跟赛道能有什么关系?
要是你也有这个疑问,那可得好好关注一下河南郑州了。
因为比亚迪,这个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赛道文化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正准备向每一个普通车主敞开大怀抱。
这事儿得从一个消息说起。
就在今年4月底,比亚迪在合肥搞了个大动作,建成了全球第一个专门给新能源车“练手”的综合试炼场,当时就在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才过了几个月,好家伙,第二个马上就来了!
地点就在郑州航空港区,定在8月14号正式亮相。
这速度,简直了!
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比亚迪管品牌和公关的老总李云飞,前几天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个短视频,标题就叫“比亚迪赛车场提前热身刷圈”。
视频里,他兴致勃勃地宣布,开业那天他要亲自开着那台百万级的国产超跑——仰望U9,去郑州的赛道上跑几圈,还开玩笑说“希望到时候可以跑出个好成绩”。
这一下就把大家的胃口给吊起来了。
那么,这个让老总都忍不住要亲自下场的赛车场,到底长啥样?
它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单调地绕圈圈的场地。
根据规划,这个赛车场坐落在郑州航空港区的豫州大道边上,除了有专业赛道必备的大直道和各种高难度弯角,让人体验一把速度与激情外,它还藏着好几个“大招”。
场地里专门开辟了越野区、浮水区、沙坡区,甚至还有一个露营区。
这简直就是一个汽车的全能主题乐园!
咱们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
在越野区,你可以开着车挑战连续的陡坡和专门模拟极端路况的交叉轴,看看你的车底盘功夫到底硬不硬;转头开进浮水区,这里有个大水池,让你能亲眼见证自己的车能安全通过多深的水,顺便考验一下车辆的密封性到底过不过关,再也不用担心暴雨天过积水路段时心里没底了;还不过瘾?
沙坡区里有高低落差巨大的沙地陡坡,完全就是把沙漠越野的场景搬到了你面前,让你体验一把冲沙的快感。
等把这些刺激的项目都玩遍了,累了,还能直接开到旁边的露营区,和朋友家人支起帐篷,办个烧烤派对,交流一下刚才的心得。
这种把极限驾驶体验和休闲社交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设计,在国内真是头一回见。
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普通车主也能在一个安全、专业的环境里,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座驾的真实性能,不管是极限状态还是日常使用场景,都能测个明明白白。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个赛车场主要就是为我们这些非专业选手服务的。
你可以开着自家的车来玩,场地只收个基本的场地费;要是觉得自己车不够劲儿,或者干脆就是想体验一下比亚迪的最新车型,也可以直接租赛车场的车,门票加租车费,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一下子就把赛车运动的门槛给拉到了地面上,让漂移、冲沙这些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酷炫玩法,变成了人人都能参与的娱乐项目。
那么问题又来了,比亚迪为啥要把这么重要的一个项目,全球第二个赛车场,放在郑州?
这背后可是一盘大棋。
其实,这座赛车场的落成,只是比亚迪在郑州宏大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郑州航空港区现在已经是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产能最大、用工人数最多的整车生产基地。
当年为了建这个厂,郑州拿出了惊人的“航空港速度”: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开工只用了37天,从开工到第一辆车下线投产只用了17个月!
这个速度放在全世界都是相当炸裂的。
就在去年,也就是2023年,这个超级工厂生产了超过20万辆新能源车,产值高达334.7亿元。
如今,这里是比亚迪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基地,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8%,先进到什么程度?
每30秒就能生产出一个动力电池电芯,不到一分钟,就有一台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从生产线上缓缓驶下。
除了工厂和赛车场,比亚迪还在郑州建了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迪空间”,投资近两亿,专门用来做科普教育和工业文化展示。
所以你看,从生产制造,到文化科普,再到驾驶体验,比亚迪在郑州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汽车生态闭环。
建赛车场,就是要把这个生态的最后一环,也就是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而这还不算完,整个郑州航空港区的野心更大。
在港区的东南部,一个总面积达到31.4平方公里的庞大“汽车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
当地的规划是,要围绕汽车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IP。
未来这里不仅会有供市民体验的“超级环线”,还会常年举办全民都能参与的汽车漂移娱乐赛,大力引进汽车改装、赛车运动、车迷社群等各种新潮业态。
他们的目标,是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永不落幕的汽车嘉年华。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文化的深刻变革。
过去,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现在,随着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汽车正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带来乐趣、激情和社交的文化载体。
而比亚迪和郑州,正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
全部评论 (0)